第22課 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岳麓版學案)
16. 解題思路:如果題目不直接指出觀點先歸納出材料中的中心思想,找出觀點,這是回答好第二問的前提。然后再用演繹法去看材料是如何體現這一觀點的。注意題目的規定性是“如何體現”。做此類題目是一定要從材料中折射出基本理論,敘述時要做到基本理論與材料的有機結合。
參考答案: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國正在按照依法治國的原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材料一表明:為確保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我國立法機關按照立法程序制定了大量的法律,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
材料二表明:行政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行政,否則也要受到法律制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只有依法行政,才能把依法治國落到實處。
材料三表明:司法機關必須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只有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能有效打擊腐敗,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材料四表明: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為依法治國奠定了群眾基礎。
17.(1)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初步實踐階段,主要集中在君主憲制和民主共和制的實踐探索上。(1分)康有為等維新派開始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儒家思想結合。主張實行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實行維新變法,結果失敗;(2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把西方的國家學說發展為三民主義,并以此為指導發動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2分)
(2) 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或1949年新中國成立)(4分)
(3) 民主政治主要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4分)
(4)艱巨性:民主與法制還不夠完善;封建習慣與作風還經常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經常存在;公民的民主與法制意識有待提高。(任答2點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