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歷史選修三專題一第二三課導學案
【綜合探究】
關于美國參戰問題:
(1)一戰爆發后,美國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目的?
(2)1917年,美國參戰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帶來的影響是什么?
【鞏固應用】
1、在巴爾干問題上矛盾最激烈的是( )
a、俄國與英國 b、英國和德國 c、俄國與奧匈 d、英法俄與奧匈
2、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塊石碑,碑文是:“19xx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這里用他的子彈,表達了我們人民對爆虐的反抗和對自由的向往。“當時”他的子彈射向
a、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b、奧國皇帝儲斐迪南大公
c、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d、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
3、在下列各項中,使巴爾干半島成為“歐洲火藥桶”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理位置 ②民族矛盾 ③資源豐富 ④大國干預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在一戰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戰線是 ( )
a、東線 b、西線 c、南線 d、歐洲戰場
5、使德軍速戰速決計劃破產的戰役是( )
a、馬恩河戰役 b、凡爾登戰役 c、日德蘭海戰 d、索姆河戰役
6、一戰的規模從歐洲階段轉變到全球階段是在( )
a、19xx年 b、19xx年 c、1917年 d、1918年
7、下列關于美國正式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原因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援助英法協約國集團 b、維護世界和平
c、爭奪世界霸權 d、遏制俄國二月革命的影響
8、在一戰中,德奧集團戰敗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美國參戰 b、俄國退出戰爭
c、意大利倒向協約國一方 d、協約國綜合實力占優
9、“20世紀初,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形成但又過時。”導致這種“過時”的最主要原因是:
a.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b.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
c.列強力量對比的變化 d.局部戰爭的不斷變化
10、19xx年,歐洲各國在海牙召開了第二次和平大會,其主要任務是制定“盡可能人道”的戰爭行為準則。從以后十年的歷史看,這樣的“準則”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阻止戰爭的爆發 b.承認了戰爭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