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歷史選修三專題一第二三課導學案
材料一宣稱采取“不偏不倚”的態度,而材料二顯示美國明顯偏于協約國。這種前后矛盾的表現正說明美國統治集團不甘心置身事外,而是打著“中立”的旗號,積極地參與戰爭,表現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結果:在戰爭進行了兩年多的時間,雙方都精疲力竭的情況下,美國于1917年迫不及待地參加對德作戰。
第三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簡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后果,認識世界大戰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理解識記、合作探究、習題演練等方式完成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大戰的危害,為和平事業而努力。
【重點難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課前預習】
1、 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失敗的原因
2、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和影響
【知識梳理】
一、戰爭引起革命
1、參戰國的革命與獨立:
①俄國十月革命: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影響歐美工人運動;
②德國與匈牙利:
原因:俄國十月革命首先取得成功,為歐洲許多國家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指明了方向。
表現:德國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無產階級革命等。
結果:都遭到失敗。
意義:作為社會主義的偉大嘗試,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2、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高漲:
①原因:一戰期間,列強的奴役與掠奪,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國忙于戰爭,一定程度上放松控制,使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業有所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隊伍得以壯大;
②意義: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奠定了二戰后摧毀殖民體系的基礎。
二、摧毀四大帝國
1、1918年戰況
(1)1918年3月至7月,____________發動五次攻勢,結果損失慘重,戰爭的主動權轉移到____________手中。
(2)1918年8月,協約國聯軍全線出擊,迅速突破德軍防線。
(3)1918年9月,保加利亞士兵發動起義,保加利亞政府宣布投降。
(4)1918年10月,____________宣布投降,退出戰爭。
(5)1918年,____________土崩瓦解,11月3日正式投降。
2、一戰結束
(1)1918年11月,德國爆發____________革命,推翻德皇威廉二世的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政府。
(2)1918年11月11日,德國同協約國集團簽訂____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3、中東歐政治版圖發生劇變:一戰摧毀了四個帝國—--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誕生了一批民族獨立國家。
三、大戰的影響
1、大戰給世界造成巨大損失,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2、戰爭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力量對比,導致世界格局變化:西歐相對衰落和美日崛起,
3、戰爭引起革命與獨立的浪潮: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嚴重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力量,奠定了二戰后摧毀殖民體系的基礎。
4、戰爭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
①一戰成為一系列新技術發展的催化劑:飛機進入實用階段、汽車取代馬車、缺乏原料國家大力發展化學合成技術等等
②一戰促使政府機構改變職能: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職能加強
③一戰改變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戰運動高漲與和平主義思潮盛行一時;社會主義理想和觀念的影響
5、戰爭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反而制造了許多新的矛盾,這些新矛盾為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播下了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