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②推進了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
2.完善——中共xx大
(1)召開:1997年9月在北京召開。
(2)內容: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和公有制實現形式提出新論斷: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非公有制經濟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3)意義:xx大作出的重要論斷,是中國共產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認識深化。
問題研討
1.請結合世界現代史的史實說明“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這一觀點。
(1)美國羅斯福新政采取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方法解決經濟危機,即計劃的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二戰后被西方國家廣泛采用。
(2)蘇聯曾經實行新經濟政策,利用市場機制發展經濟并取得極大地成功。
因此,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社會主義也有市場。
2.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何突出的特點?
(1)在所有制結構上,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因為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征。要通過公平競爭發揮國有企業在市場運行中的主導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要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防止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3)在宏觀調控上,國家既有能力,也應當實行有力的宏觀調控。
3.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歸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怎樣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
(1)理論上: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解決了姓“資”姓“社”的爭論,指出“計劃”和“市場”不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構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1997年中共xx大,對我國的所有制結構和公有制實現形式進行一系列創新,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2)實踐上:1992年,開始起步;1993年,進入新階段;xx年,初步建立。
4.有人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是一樣的,兩者沒有本質區別。想一想,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不正確。
市場經濟是一種自主經濟、平等經濟、競爭經濟、開放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相結合,它不僅具有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定和特征,同時又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的市場經濟。其特征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由于公有制為主體,因而國家對市場具有很強的調控能力。
互動探究
問題
仔細閱讀下列兩組圖片,回答問題。
第一組 過去購物要憑票搶購
第二組 今日商品任意挑選
請回答:
(1)兩組圖片分別反映了怎樣的經濟體制?它們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2)從第一組圖片到第二組圖片的轉變,黨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措施?
(3)根據兩組圖片談談你的認識。
點撥
仔細閱讀圖片及相關文字,可知第一組圖片反映的是改革開放前的情況,第二組圖片反映的是當前的情況。由此,兩組圖片所反映的經濟體制及黨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便很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