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遺傳密碼的破譯(選學)
學習導航
1.學習目標
(1)說出遺傳密碼的閱讀方式。
(2)說出遺傳密碼的破譯過程。
2.學習建議
(1)“克里克的實驗”是比較深奧的知識,可采用與英文句子類比的方法,使復雜的問題更容易理解。
(2)遺傳密碼的破譯過程是本節的主要內容,可通過比較分析“尼倫伯格和馬太實驗”的設計思路的差異,初步理解遺傳密碼的破譯方法。即克里克通過研究堿基的改變對蛋白質合成的影響推斷遺傳密碼的性質,這種方法不需要理解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就能推斷出密碼子的總體特征,但不是直接證據,而且工作量大。尼倫伯格通過建立蛋白質體外合成系統,直接破解了遺傳密碼的對應規則,這種方法快速、直接,但是這種方法的建立需要首先了解細胞中蛋白質合成所需要的條件。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錯誤的是( )。
a.克里克t4噬菌體實驗不能證明苯丙氨酸的密碼子是uuu
b.克里克t4噬菌體實驗表明遺傳密碼的閱讀方式是非重疊的閱讀方式
c.尼倫伯格和馬太的實驗可以說明三個堿基決定一個氨基酸
d.以上兩個實驗對遺傳密碼的破譯都做出了貢獻,促進了科學的發展
2.某個真核細胞中的dna可以轉錄出mrna的個數是( )。
a.1 b.2 c.3 d.多個
3.下圖為mrna的一段堿基序列,其中含有的遺傳密碼子有( )。
↓起點
gguucgcacgcuu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4.在下列基因的改變中,合成出具有正常功能蛋白質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在相關基因的堿基序列中刪除或增加一個堿基對
b.在相關基因的堿基序列中刪除或增加二個堿基對
c.在相關基因的堿基序列中刪除或增加三個堿基對
d.在相關基因的堿基序列中刪除或增加四個堿基對
5.最早提出3個堿基編碼一個氨基酸的科學家和首次用實驗加以驗證的科學家分別是( )。
a.克里克、伽莫夫 b.克里克、沃森
c.摩爾根、孟德爾 d.伽莫夫、克里克
6.尼倫伯格和馬太采用蛋白質的體外合成技術進行的實驗沒有說明( )。
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導致了多聚苯丙氨酸的合成
b.尿嘧啶的堿基序列編碼由苯丙氨酸組成的肽鏈
c.結合克里克的研究成果,得出與苯丙氨酸對應的密碼子是uuu
d.細胞提取液中的遺傳信息控制合成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鏈
7.某信使rna上有1800個堿基,則該信使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鏈上最多有多少個氨基酸?( )
a.200 b.300 c.400 d.600
8.在遺傳密碼子的閱讀方式驗證實驗中,克里克沒有證明的是( )。
a.3個堿基決定一個氨基酸
b.遺傳密碼從一個固定起點開始,無間隔
c.遺傳密碼以非重疊的方式閱讀
d.遺傳密碼與氨基酸之間的對應關系
9.在下列試管中,能合成多肽鏈的是( )。
a.除去dna和mrna的細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酪氨酸
b.除去dna和mrna的細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絲氨酸
c.除去dna和mrna的細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苯丙氨酸
d.除去dna和mrna的細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半胱氨酸
10.尼倫伯格和馬太采用了蛋白質體外合成技術,成功地揭示了決定苯丙氨酸的密碼子為uuu。你認為該實驗中的最關鍵操作是( )。
a.利用除去dna和mrna的細胞提取液
b.利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c.在每支試管中只加入一種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