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1課時)
第2節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1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
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情感態度】:
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關注蛋白質的新進展
二、教學重、難點:
氨基酸的結構及其形成蛋白質過程、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是本節重點;而氨基酸形成蛋白質過程和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是本節的難點。
三、教學用具:
ppt幻燈片、蛋清、試管、熟雞蛋、食鹽、清水。
四、課前準備: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一)引入
(二)氨基酸
(三)蛋白質的結構
教師活動
以學生實際生活經驗,設問作為引入。嬰兒要以奶為主要食物,因為奶是一種還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蛋白質對人體的生長發育為什么這么重要呢?安利蛋白粉實際上是水解植物蛋白,里面還有氨基酸,那么氨基酸與蛋白質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把蛋白質水解后,可以得到一類有著共同結構的物質,叫做氨基酸。用幻燈片展示幾種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式,引導學生觀察,找出氨基酸化學結構的共同點。然后進行小結:氨基酸的共同結構是什么;造成有多種氨基酸的原因是什么——r基團。讓學生看一些課本沒有的例子,以及一些不是氨基酸的例子讓學生嘗試分析。
介紹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可以把9種必需氨基酸展示給學生看,指導學生選擇食物時如何注意氨基酸的均衡吸收。必須氨基酸:賴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纈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設問: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只有20種,但是蛋白質的種類成千上萬,單單一個細胞里面的酶估計就有8000種以上,這20種氨基酸是怎么樣組成千差萬別的蛋白質呢?引導學生觀察p21 “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示意圖”,以問題作為引導。1、蛋白質是由什么組成的?
2、20種氨基酸為什么能構成多種的蛋白質?
3、氨基酸與氨基酸之間是依靠什么進行結合?
4、你怎么理解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歸納總結氨基酸的結構:
1、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雖然只有20種,但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量種類不同,就可以構成各種不同的蛋白質
2、氨基酸是怎么樣通過肽鍵相連的(板書或者幻燈片展示縮合的過程)(可以嘗試讓學生
學生活動
觀察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式,找出共同點。
閱讀p21 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示意圖,討論問題并進行交流。
教學內容
(四)蛋白質的功能(五)課后練習以及擴展內容(六)科學史話、科學前沿(七)本節小結
教師活動
跟著老師做一兩個范例)3、肽鏈最后如何構成蛋白質分子的,可以簡單滲透一點蛋白質的各級結構。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蛋白質的種類、空間結構。
旁欄部分:用實際的例子推導出,水分子數量=肽鍵數目=氨基酸數目-肽鏈數目。
用演示實驗簡單介紹關于蛋白質變性的內容
引導學生閱讀p23內容,然后進行歸納。1、生物體的基本結構物質:肌肉干重80%、皮膚70%、血液90%;2、生命化學反應的主要物質,簡單講講酶的重要性;3、有運輸能力;調節生命活動,例如某些蛋白質類的激素;免疫功能。
1、對、對;2、a(羧基與氨基要連在同一個c上);3、b。
學生活動舉出一些蛋白質相關功能的其他例子。與老師共同完成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