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
第2節 課標解讀dna分子的結構特點是dna特定功能的基礎,因此在本小節教材的一開始就,聯系其結構講述了dna分子的復制功能。這部分知識是理解后面幾節內容的基礎,因此是本節教材的教學重點。在此基礎上,教材又講述了dna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即通過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首先通過講述兩種rna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作用,闡明了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過程。然后,用遺傳學的中心法則對遺傳信息的傳遞(dna分子的復制)和表達(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功能進行小結。本小節的教學內容是本節教材的教學難點。學習目標
(1)理解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和dna分子的復制過程,掌握運用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分析問題的方法。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和原理。
(3)掌握翻譯的概念和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的組成。
(4)理解從dna→rna→蛋白質的一系列連貫的過程。重點(1)dna的復制過程及特點(2)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和原理(3)中心法則難點(1)dna的復制過程(2)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和原理測試一、選擇題:
1.在dna復制的過程中,dna分子首先利用細胞提供的能量,在 的作用下,把兩條螺旋的雙鏈解開: a.dna連接酶; b.dna酶; c.dna解旋酶; d.dna聚合酶.
2.1條染色體含有1個雙鏈的dna分子,那么,1個四分體中含有:
a.4條染色體,4個dna分子 b.2條染色體,4條脫氧核苷酸鏈
c.2條染色體,8條脫氧核苷酸鏈 d.4條染色體,4條脫氧核苷酸鏈
3.dna分子具有多樣性的原因是:
a.dna是由4種脫氧核苷酸組成的 b.dna的分子量很大
c.dna具有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d.dna的堿基對有很多種不同的排列順序
4.構成雙鏈dna的堿基是a、g、c、t4種,下列那種比例因生物種類不同而變化:
a.(g+c)/(a+t) b.(a+c)/(g+t) c.(a+g)/(c+t) d.g/c
5.一個由15n標記的dna分子,放在沒有標記的環境中培養,復制5次后標記的dna
分子占dna分子總數的:
a.1/10 b.1/5 c. 1/16 d.1/25
6.某dna分子共有a個堿基,其中含胞嘧啶m個,則該dna分子復制3次,
需要游離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數為:
a.7(a-m) b.8(a-m) c.7(a/2 -m) d.8(2a-m)
7.生物界這樣形形色色、豐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在于:
a.蛋白質的多樣性; b.dna分子的復雜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