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教學設計
1.教學重點(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中間物質──rna的基本單位、化學組成和種類,以及它與dna在組成、結構、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異同;
(2)理解基因表達的轉錄和翻譯的概念和過程;
(3)比較轉錄和翻譯的異同;
(4)認知和區分相關概念:遺傳信息、遺傳密碼、反密碼子;
(5)計算問題:基因(dna)堿基、rna堿基和氨基酸的對應關系。
2.教學重難點
(1)理解基因表達的轉錄和翻譯的概念和過程
(2)認知和區分相關概念:遺傳信息、遺傳密碼、反密碼子;
(3)計算問題:基因(dna)堿基、rna堿基和氨基酸的對應關系,以圖解方法解決。
3.教學建議
結合教材有關轉錄和翻譯的圖解或模型動畫演示。
4.課時安排
3 課時
5.教學過程
學習
階段 教師組織和引導 學生
活動 教學
意圖
導學
引入課題
學生自學
教師指導
學生自學
教師講解
思考討論
教師講解
思考討論
與生活聯系,激發學習和探究知識的興趣
教師導學
設置問題情境 播放2分鐘《侏羅紀公園》電影。
提問:電影中的科學家是怎么使已滅絕的動物復活的?
(回答:復活的恐龍是科學家利用提取恐龍的dna培育繁殖而來的。)
教師引導:基因就像一張藍圖,生物體就是根據這張藍圖用蛋白質構建起來的。
思考:基因(dna)在細胞核中,而蛋白質的合成是在細胞質的核糖體上進行的,在細胞核的基因如何控制在細胞質中的蛋白質的合成呢?
教師指出:在dna和蛋白質之間,有一種中間物質──rna充當信使。
復習舊知:兩種核酸(dna和rna)在化學元素、基本單位、化學組成、結構、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區別
(列表,閱讀課文10分種,學生填寫)
一、細胞中的兩種核酸的比較
dna rna
組成元素 c、h、o、n、p
基本單位 脫氧核苷酸(4種) 核糖核苷酸(4種)
化學組成 一分子磷酸
脫氧核糖
a、t、c、g 一分子磷酸
核糖
a、u、c、g
結構 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一般單鏈結構
功能 編碼復制遺傳信息,控制蛋白質合成 傳遞遺傳信息,并通過蛋白質表達出來
分布 細胞核的染色體,線粒體,葉綠體 細胞質的核糖體
另外,教師補充:rna的在細胞中有三種:
mrna(信使rna),trna(專運rna),rrna(核糖體rna)。
設問:dna→rna→蛋白質之間的關聯?(學生閱讀課文10分鐘,小組發言。)
二、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
(一)轉錄:圖示p63圖4-4以dna為模板轉錄rna的圖解。利用視頻:顯示轉錄過程。
1.定義:轉錄是在細胞核內進行的,是以dna雙鏈中的一條為模板,合成mrna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