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 白 質(精選12篇)
蛋 白 質 篇1
蛋 白 質教學目的1.掌握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了解蛋白質的用途,并初步了解酶的特性及其用途。2.培養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思維能力。3.讓學生初步了解蛋白質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學過程一、蛋白質師;蛋白質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是組成細胞的基礎物質。請列舉生物體內哪些器官含蛋白質較多?生:動物的肌肉、皮膚、血液、乳汁、毛發、蹄、角等含蛋白質較多。生:植物的各種器官,尤其是種子含蛋白質最多(例如麥粒中含18%)。師:由此可見,生命是蛋白質存在的一種方式。這種跟生命現象密切相關的蛋白質,它的組成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先通過實驗分析!緦嶒灐 1.分別抽取兩根棉布條和毛料纖維,放在火焰上灼燒、聞味。師:由上述實驗現象能得出哪些結論?(經議論后回答。)生:根據可燃且有焦臭味,說明棉布和毛料除含有碳、氫、氧元素外,還含有其它元素。師:蛋白質里含有氮元素,還普遍含有硫元素。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很大,是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分子量可達幾萬、幾十萬乃至上千萬。例如,核蛋白的分子量就超過兩千萬。我們在生物課上已經知道,如此龐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也是由基本結構單元構成的,即氨基酸。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α一氨基酸。請列舉生物課中已熟悉的幾種簡單的氨基酸!苍u注:利用學生已學過的生物學知識,不僅簡捷自然,也有利于化學學科與其它相關學科的聯系,開闊學生視野!成;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通過投影介紹幾種重要的α-氨基酸,并對α-碳原子加以說明。)師:請根據氨基酸分子的結構特點推論它的主要化學性質。生: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一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應,又能跟堿反應,具有兩性。師;現在從動植物體內蛋白質水解產物中分離出來的氨基酸有幾百種。但是,構成主要蛋白質的氨基酸只有20多種!揪毩暋空埻瓿上铝谢瘜W方程式,指出生成物是什么,并標出肽鍵。這個反應跟學過的哪類反應類似?這個反應跟酯化反應類似。兩個氨基酸脫去1分子水,縮合成二肽。n個氨基酸脫去n-1個水分子,縮會成多肽。師;2o多種氨基酸跟蛋白質的關系,好像字母跟單詞的關系,它們可以形成無數種蛋白質。不同的蛋白質,組成的氨基酸種類和排列順序各不相同,所以蛋白質的結構是很復雜的。研究蛋白質的合成和結構,從而進一步探索生命的本質,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1971年又合成豬胰島素,在人類揭開生命奧秘的偉大歷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蛋白質是α-氨基酸縮聚的產物。蛋白質分子中還存在殘留的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質也具有兩性。此外,蛋白質還有一些重要性質,我們一起通過下面的實驗來認識!緦嶒灐1.用聚集的小手電筒觀察雞蛋白溶液的丁達爾現象。【思考】蛋白質溶液屬于哪種分散系?為什么?2.鹽析(邊實驗、邊觀察。)【思考】(1)什么叫鹽析?它的特點是什么?(2)鹽析有哪些應用?(經實驗、閱讀后回答。)生:蛋白質在濃無機鹽溶液中因膠體凝聚而析出,叫做鹽析。鹽析是可逆的,表示如下: 師:采用多次鹽析法,可以分離和提純蛋白質。3.變性【思考】1.什么叫蛋白質變性?這個過程的特點是什么?除實驗涉及之外,還有哪些因素能引起蛋白質變性?2.蛋白質變性有哪些應用?(1)醫療上高溫消毒殺菌的原理是什么?(2)有人誤服重金屬鹽,如鉛鹽、銅鹽、汞鹽等,應該怎樣急救?(3)為什么注射針劑前要用衛生酒精對皮膚消毒?(4)為什么40%的甲醛溶液(俗稱福爾馬林)可用作制生物標本的常用藥劑?(經思考、議論后回答。)由蛋白質變性引起的蛋白質凝結是不可逆的。 師:蛋白質變性凝結后喪失可溶性,還失去生理活性。生:(1)醫療上高溫消毒殺菌,就是利用加熱使蛋白質凝固,從而使細菌死亡。(2)誤服重金屬鹽,可以服用大量牛乳、蛋清或豆漿,以吸收重金屬鹽解毒,免使人體蛋白質變性中毒。(3)用衛生酒精擦洗皮膚,能使皮膚表面附著的細菌(體內的蛋白質)凝固變性而死亡,達到消毒殺菌,避免感染的目的。(4)甲醛使蛋白質凝固變性,使標本透明而不渾濁,說明甲醛溶液能長期保存標本,不影響展示效果。4.顏色反應【實驗】可從課本任選一二。師:蛋白質可以跟許多試劑發生顏色反應。這種反應能用于蛋白質的檢驗。蛋白質的應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后自行歸納)。(1)重要的營養物質——生命的物質基礎(2)工業上的應用①紡織工業——蠶絲、羊毛②皮革工業——動物毛皮經鞣制后作原料③感光材料工業——動物膠(白明膠)是制感光材料的片基④塑料工業——制酪素塑料〔評注:在教學中應十分重視聯系實際,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化學知識。此處結合生活和生產知識得當,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進行了“學以致用”的教育!扯、酶簡介【實驗】【投影】酶是有生物活性(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質。它有高效專一的催化活性!揪毩暋1.下式表示某蛋白質分子結構的一部分,用箭頭和(a)、(b)、(c)、(d)標出分子中不同的化學鍵。當蛋白質水解時,斷裂的鍵是( )。答案:(c)2.含有下列結構片斷的多肽,在胃里水解時不可能產生的氨基酸是( )。(c)h2n—ch2cooh (d) 答案:(d)【布置作業】a、b兩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都是c9h11o2n。(l)a是天然蛋白質的水解產物,經光譜測定顯示,分子中不存在甲基(—ch3)。(2)b是分子式為c9h12的芳香烴經硝化后的唯一產物(硝基連在芳環上)。①寫出a、b的結構簡式。②通過本題的分析討論,就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異構方面,你能作出什么推論?試列舉l~2個實例。(2)碳數相同而結構相似(或含一個苯環)的一元氨基酸和一元硝基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除本題a、b外,實例還有乙氨酸(ch2nh2——cooh)和硝基乙烷(ch3ch2no2)。它們的分子式都是c2h5o2n。丙氨酸(ch3chnh2——cooh)和硝基丙烷ch3ch2ch2no2或(ch3)2chno2,它們的分子式都是c3h7o2n。教學說明選學(課本中的小體字)部分,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靈活處理。專家評注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環節,是使學生主動地獲得知識、技能和發展能力的關鍵陣地。本節課重視發揮課堂教學的效能,教學內容組織得比較系統和嚴密;重視聯系實際,并適當進行多種教與學的活動;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名師授課錄·高中化學》1997年第1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1]
教學教案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蛋 白 質 篇2
蛋 白 質
教學目的
1.掌握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了解蛋白質的用途,并初步了解酶的特性及其用途。
2.培養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思維能力。
3.讓學生初步了解蛋白質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過程
一、蛋白質
師;蛋白質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是組成細胞的基礎物質。請列舉生物體內哪些器官含蛋白質較多?
生:動物的肌肉、皮膚、血液、乳汁、毛發、蹄、角等含蛋白質較多。
生:植物的各種器官,尤其是種子含蛋白質最多(例如麥粒中含18%)。
師:由此可見,生命是蛋白質存在的一種方式。這種跟生命現象密切相關的蛋白質,它的組成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先通過實驗分析。
【實驗】 1.分別抽取兩根棉布條和毛料纖維,放在火焰上灼燒、聞味。
師:由上述實驗現象能得出哪些結論?(經議論后回答。)
生:根據可燃且有焦臭味,說明棉布和毛料除含有碳、氫、氧元素外,還含有其它元素。
師:蛋白質里含有氮元素,還普遍含有硫元素。
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很大,是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分子量可達幾萬、幾十萬乃至上千萬。例如,核蛋白的分子量就超過兩千萬。我們在生物課上已經知道,如此龐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也是由基本結構單元構成的,即氨基酸。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α一氨基酸。請列舉生物課中已熟悉的幾種簡單的氨基酸。
〔評注:利用學生已學過的生物學知識,不僅簡捷自然,也有利于化學學科與其它相關學科的聯系,開闊學生視野!
生;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
。ㄍㄟ^投影介紹幾種重要的α-氨基酸,并對α-碳原子加以說明。)
師:請根據氨基酸分子的結構特點推論它的主要化學性質。
生: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一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應,又能跟堿反應,具有兩性。
師;現在從動植物體內蛋白質水解產物中分離出來的氨基酸有幾百種。但是,構成主要蛋白質的氨基酸只有20多種。
【練習】請完成下列化學方程式,指出生成物是什么,并標出肽鍵。這個反應跟學過的哪類反應類似?
這個反應跟酯化反應類似。兩個氨基酸脫去1分子水,縮合成二肽。n個氨基酸脫去n-1個水分子,縮會成多肽。
師;2O多種氨基酸跟蛋白質的關系,好像字母跟單詞的關系,它們可以形成無數種蛋白質。不同的蛋白質,組成的氨基酸種類和排列順序各不相同,所以蛋白質的結構是很復雜的。研究蛋白質的合成和結構,從而進一步探索生命的本質,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1971年又合成豬胰島素,在人類揭開生命奧秘的偉大歷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蛋白質是α-氨基酸縮聚的產物。蛋白質分子中還存在殘留的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質也具有兩性。此外,蛋白質還有一些重要性質,我們一起通過下面的實驗來認識。
【實驗】1.用聚集的小手電筒觀察雞蛋白溶液的丁達爾現象。
【思考】蛋白質溶液屬于哪種分散系?為什么?
2.鹽析(邊實驗、邊觀察。)
【思考】(1)什么叫鹽析?它的特點是什么?
。2)鹽析有哪些應用?
(經實驗、閱讀后回答。)
生:蛋白質在濃無機鹽溶液中因膠體凝聚而析出,叫做鹽析。
鹽析是可逆的,表示如下:
師:采用多次鹽析法,可以分離和提純蛋白質。
3.變性
【思考】1.什么叫蛋白質變性?這個過程的特點是什么?除實驗涉及之外,還有哪些因素能引起蛋白質變性?
2.蛋白質變性有哪些應用?
。1)醫療上高溫消毒殺菌的原理是什么?
。2)有人誤服重金屬鹽,如鉛鹽、銅鹽、汞鹽等,應該怎樣急救?
。3)為什么注射針劑前要用衛生酒精對皮膚消毒?
。4)為什么40%的甲醛溶液(俗稱福爾馬林)可用作制生物標本的常用藥劑?
。ń浰伎肌⒆h論后回答。)
由蛋白質變性引起的蛋白質凝結是不可逆的。
師:蛋白質變性凝結后喪失可溶性,還失去生理活性。
生:(1)醫療上高溫消毒殺菌,就是利用加熱使蛋白質凝固,
從而使細菌死亡。
。2)誤服重金屬鹽,可以服用大量牛乳、蛋清或豆漿,以吸收重金屬鹽解毒,免使人體蛋白質變性中毒。
。3)用衛生酒精擦洗皮膚,能使皮膚表面附著的細菌(體內的蛋白質)凝固變性而死亡,達到消毒殺菌,避免感染的目的。
。4)甲醛使蛋白質凝固變性,使標本透明而不渾濁,說明甲醛溶液能長期保存標本,不影響展示效果。
4.顏色反應
【實驗】可從課本任選一二。
師:蛋白質可以跟許多試劑發生顏色反應。這種反應能用于蛋白質的檢驗。
蛋白質的應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后自行歸納)。
(1)重要的營養物質——生命的物質基礎
。2)工業上的應用
、偌徔椆I——蠶絲、羊毛
、谄じ锕I——動物毛皮經鞣制后作原料
、鄹泄獠牧瞎I——動物膠(白明膠)是制感光材料的片基
④塑料工業——制酪素塑料
〔評注:在教學中應十分重視聯系實際,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化學知識。此處結合生活和生產知識得當,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進行了“學以致用”的教育!
二、酶簡介
【實驗】
【投影】酶是有生物活性(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質。它有高效專一的催化活性。
【練習】1.下式表示某蛋白質分子結構的一部分,用箭頭和(A)、(B)、(C)、(D)標出分子中不同的化學鍵。當蛋白質水解時,斷裂的鍵是( )。
答案:(C)
2.含有下列結構片斷的多肽,在胃里水解時不可能產生的氨基酸是( )。
(C)H2N—CH2COOH (D)
答案:(D)
【布置作業 】
A、B兩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都是C9H11O2N。
(l)A是天然蛋白質的水解產物,經光譜測定顯示,分子中不存在甲基(—CH3)。
(2)B是分子式為C9H12的芳香烴經硝化后的唯一產物(硝基連在芳環上)。
、賹懗鯝、B的結構簡式。
②通過本題的分析討論,就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異構方面,你能作出什么推論?試列舉l~2個實例。
(2)碳數相同而結構相似(或含一個苯環)的一元氨基酸和一元硝基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除本題A、B外,實例還有乙氨酸(CH2NH2——COOH)和硝基乙烷(CH3CH2NO2)。它們的分子式都是C2H5O2N。丙氨酸(CH3CHNH2——COOH)和硝基丙烷CH3CH2CH2NO2或(CH3)2CHNO2,它們的分子式都是C3H7O2N。
教學說明
選學(課本中的小體字)部分,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靈活處理。
專家評注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環節,是使學生主動地獲得知識、技能和發展能力的關鍵陣地。本節課重視發揮課堂教學的效能,教學內容組織得比較系統和嚴密;重視聯系實際,并適當進行多種教與學的活動;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ā睹麕熓谡n錄·高中化學》1997年第1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1]
蛋 白 質 篇3
第二節 細胞中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1、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認同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b)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關注蛋白質研究的新進展。
【學習重點】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和功能多樣性。
【學習難點】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方法指導】合作探究、自主歸納
【自主探究】
知識點三: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
【閱讀】p20~21相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a級由于組成蛋白質多肽鏈的氨基酸在 、 、 上的不同,以及構成蛋白質
的多肽鏈在 和 上的不同,因此蛋白質分子結構是多樣的。
知識點四:蛋白質的功能(見課本表格)
a級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
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如細胞膜、染色體、肌肉中的蛋白質;
2、有些蛋白質有 作用:如各種酶;
3、有些蛋白質有 作用:如肌肉中的一些蛋白質;
4、有些蛋白質有 作用:如血紅蛋白、載體蛋白、脂蛋白等;
5、有些蛋白質有 作用:如胰島素、生長激素等;
6、有些蛋白質有 作用:如抗體。
【自我測評】
a級1. 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和肌肉中的蛋白質的結構不相同的原因 ( )
a. 所含氨基酸的種類不同 b.所含氨基酸的數目不同
c.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d.所含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和空間結構都不同
a級2. 下圖表示有關蛋白質分子的簡要概念圖,下列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
a.a中肯定含有s元素 b.每種蛋白質一定含有20種氨基酸
c.多肽中b的數目等于c的數目 d.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功能的多樣性
a級3. 下列不屬于植物體內蛋白質功能的是( )
a.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b.催化細胞內化學反應的酶
c.供給細胞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 d.根細胞吸收礦質元素的載體
b級4. 我國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種具有鎮痛作用而又不會像嗎啡那樣使病人上癮的藥物——腦啡肽,下面是它的結構簡式。請根據此化合物的結構分析回答:
。1)該化合物有___________個氨基和___________個羧基。
。2)該化合物是由______個氨基酸失去_____個分子水而形成的,這樣的反應叫作____ ___,該化合物叫_________肽。
。3)該化合物有_________種氨基酸構成,造成氨基酸種類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____。
。4)蛋白質分子結構是極其多樣的,原因是組成各種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的__ ___不同,
____ __成百上千,____ _變化多端,由肽鏈構成的蛋白質的___ ___千差萬別。
蛋 白 質 篇4
第2節 課標解讀dna分子的結構特點是dna特定功能的基礎,因此在本小節教材的一開始就,聯系其結構講述了dna分子的復制功能。這部分知識是理解后面幾節內容的基礎,因此是本節教材的教學重點。在此基礎上,教材又講述了dna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即通過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首先通過講述兩種rna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作用,闡明了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過程。然后,用遺傳學的中心法則對遺傳信息的傳遞(dna分子的復制)和表達(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功能進行小結。本小節的教學內容是本節教材的教學難點。學習目標
(1)理解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和dna分子的復制過程,掌握運用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分析問題的方法。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和原理。
(3)掌握翻譯的概念和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的組成。
。4)理解從dna→rna→蛋白質的一系列連貫的過程。重點(1)dna的復制過程及特點(2)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和原理(3)中心法則難點(1)dna的復制過程(2)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和原理測試一、選擇題:
1.在dna復制的過程中,dna分子首先利用細胞提供的能量,在 的作用下,把兩條螺旋的雙鏈解開: a.dna連接酶; b.dna酶; c.dna解旋酶; d.dna聚合酶.
2.1條染色體含有1個雙鏈的dna分子,那么,1個四分體中含有:
a.4條染色體,4個dna分子 b.2條染色體,4條脫氧核苷酸鏈
c.2條染色體,8條脫氧核苷酸鏈 d.4條染色體,4條脫氧核苷酸鏈
3.dna分子具有多樣性的原因是:
a.dna是由4種脫氧核苷酸組成的 b.dna的分子量很大
c.dna具有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d.dna的堿基對有很多種不同的排列順序
4.構成雙鏈dna的堿基是a、g、c、t4種,下列那種比例因生物種類不同而變化:
a.(g+c)/(a+t) b.(a+c)/(g+t) c.(a+g)/(c+t) d.g/c
5.一個由15n標記的dna分子,放在沒有標記的環境中培養,復制5次后標記的dna
分子占dna分子總數的:
a.1/10 b.1/5 c. 1/16 d.1/25
6.某dna分子共有a個堿基,其中含胞嘧啶m個,則該dna分子復制3次,
需要游離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數為:
a.7(a-m) b.8(a-m) c.7(a/2 -m) d.8(2a-m)
7.生物界這樣形形色色、豐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在于:
a.蛋白質的多樣性; b.dna分子的復雜多樣;
c.自然環境的多種多樣; d.非同源染色體組合形式多樣.
8.由120個堿基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堿基對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攜帶不同的遺傳信息,其種類數最多可達:
a.4120 b.1204 c.460 d.604
9.決定dna遺傳特異性的是:
a.脫氧核苷酸鏈上磷酸和脫氧核糖的排列特點 b.嘌呤總數與嘧啶總數的比值
c.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d.堿基排列順序
10.1個dna復制成2個dna,這兩個攜帶完全相同遺傳信息的dna分子彼此分離發生在:
a.細胞分裂間期
b.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c.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有絲分裂后期
d.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絲分裂后期
11.對染色體、dna、基因三者關系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每條染色體上含有一個或兩個dna,dna分子上含有多個基因
b.都能復制、分離和傳遞,且三者行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細胞內的遺傳物質
d.生物的傳種接代中,染色體的行為決定著dna和基因的行為
12.大豆根尖細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堿基a、g、c、t的核苷酸種類數共有:
a.8 b.7 c.5 d.4
13.dna復制,轉錄和翻譯過程中所需要的原料物質分別是:
a.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b.核糖核苷酸,脫氧核苷酸,氨基酸
c.脫氧核苷酸,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d.核糖核苷酸,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14.一段信使rna上有30個堿基,其中a和g有12個,轉錄出該信使rna的一段dna中的c和t的個數以及翻譯合成一條多肽鏈時脫去的水分子數分別是:
a.30個,10個 b.30個,9個 c.18個,9個 d.12個,10個
15.一段信使rna具有xx個堿基,那么轉錄它的基因雙鏈中胸腺嘧啶和鳥嘌呤的總數是:
a.10000個 b.xx個 c.30000個 d.4000個
16.由n個堿基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條多肽鏈組成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則該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大為:
a.na/6 b.na/3-18(n/3-1) c.an-18(n-1) d.na/6-18(n/6-1)
17.下列各項中,哪一項是蛋白質合成所不需要的:
a.mrna b.核糖體 c.trna d.內質網
18.一種細菌mrna由360個核苷酸組成,它所編碼的蛋白質長度是多少:
a.約360個氨基酸 b.約1080個氨基酸
c.整120個氨基酸 d.少于120個氨基酸
19.在人體細胞中,遺傳信息的流動過程不包括①dna復制②rna復制③轉錄④逆轉錄⑤翻譯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③④
20.人體中具有胰島素基因和血紅蛋白基因,兩者:
a.分別存在于不同組織的細胞中 b.均在細胞分裂前期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復制
c.均在細胞核內轉錄和翻譯 d.轉錄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碼子翻譯成相同的氨基酸
二.填空題
21.根據dna分子復制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dna分子的 能夠為復制提供精確的模板;它的 保證了復制能準確無誤的進行.
(2)dna復制的時間一般是 和 .
。3)dna復制所需的原料是 ,它們能嚴格地“對號入座”是因為 .
。4)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含有一條 和一條 ,因此,dna分子的復制方式被稱為 復制.
。5)子代dna分子和親代dna分子的堿基對排列順序是 的;而子代dna的母鏈與新鏈之間的堿基排列順序是 的.
。6)如果一個dna分子連續復制3次,則形成的新dna分子中,有 條新合成的多核苷酸鏈.21.(1)獨特的雙螺旋結構 兩條鏈上的堿基均能與游離的脫氧核苷酸嚴格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配對 (2)有絲分裂間期 減數第一次分列間期(3)四種游離的脫氧核苷酸 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4)母鏈 子鏈 半保留 。5)完全相同 互補的 。6)14
22.根據蛋白質合成中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在下面表格中的空白處填入相應的字母并回答問題
。1)丙氨酸的密碼子是 ,決定合成該氨基酸的dna上的堿基是
(2)第二個框中氨基酸應是 ,請從下面的備選答案中選出:半胱氨酸(ugc),絲氨酸(ucc),蘇氨酸(acg),精氨酸(agg)
dna雙鏈
a鏈
c
a
b鏈
g
信使rna
c鏈
a
轉運rna
d鏈
g
a
g
氨基酸
。3)dna雙鏈中 鏈為轉錄模板鏈,遺傳信息存在于 鏈上,遺傳密碼存在
于 鏈上
(4)如若合成胰島素,其含有51個氨基酸酸,控制合成的基因上,與合成氨基酸有關的基因中至少含有 個脫氧核苷酸22.(1)gca cgt (2)半胱氨酸 (3)a a c (4)306
蛋 白 質 篇5
一、選擇題
1.占肝細胞干重50%以上的有機物是( )。
a.水 b.蛋白質 c.脂質 d.核酸
2.組成蛋白質的主要氨基酸約有20種,人們區別不同種類氨基酸的依據是( )。
a.肽鍵位置的不同 b.所含氨基的多少不同
c.所含羧基的數目不同 d.r基團的不同
3.下列結構屬于肽鍵的是( )。
4.谷氨酸的r基為-c3h5o2,在一個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數分別是( )。
a.4,4 b.5,4 c.4,5 d.5,5
5.已知20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現有一蛋白質分子由兩條多肽鏈組成,共有肽鍵98個,此蛋白質的分子量接近( )。
a.12 800 b.12 544 c.11 036 d.12 288
6.一條由10個氨基酸分子經脫水縮合而成的肽鏈中含有—nh2和—cooh的最小數目是。
a.11和11 b.10和10 c.9和9 d.1和1
7. 構成運輸載體和淀粉酶所必需的化學元素是( )。
a.c、h、o、n b.c、n、o、p
c.h、o、n、p、 d.16種元素
8.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分子,它含有兩條多肽鏈,其中a鏈含21個氨基酸,b鏈含30個氨基酸,即共有51個氨基酸,那么胰島素分子中含有的肽鍵數目是( )。
a.51個 b.50個 c.49個 d.1個
9.一個由n條肽鏈組成的蛋白質分子共有m個氨基酸,該蛋白質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 )個。
a.n b.m c.m+n d. m-n
10.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是相對穩定的,但也有很多因素可導致蛋白質變性失活。下列哪些現象屬于蛋白質的變性?
、匐u蛋清中加入少許食鹽可觀察到白色絮狀沉淀 ②煮熟的雞蛋不能恢復原狀 ③毛發燃燒發出焦臭味 ④雞蛋清遇濃硝酸變成黃色 ⑤豆漿加熱再加入石膏而成豆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1.有些氨基酸因缺乏合成的中間產物而無法在人體細胞內合成,這類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下列各項中,屬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
a.谷氨酸 b.賴氨酸 c.丙氨酸 d.天冬氨酸
12.生物體內的蛋白質結構千差萬別,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不同 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順序不同 d.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13. 生物界在物質組成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能通過下列哪一項得到說明?( )
a.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基本一致 b.構成淀粉的基本單位是相同的
c.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基本相同 d.各種生物體的蛋白質種類是相同的
14. 兩個氨基酸縮合成二肽產生一個水分子,這個水分子中的氫來自( )。
a.氨基 b.r基 c.氨基和羧基 d.羧基
15. 下面關于蛋白質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每種蛋白質都含有c、o、h、n四種元素
b.不同生物體內蛋白質種類是相似的
c.每種蛋白質都含有一條或幾條肽鏈
d.蛋白質空間結構的差異是導致其功能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非選擇題
16. 下圖是某物質結構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該物質名稱為 。
。2)該化合物共有 種氨基酸縮合而成,氨基酸縮合后形成的化學鍵是指圖中的 。
(3)該物質水解時需要 個水分子,此過程除了需要水分子外,還需要 的參與。
17.細胞中,糖類、蛋白質、脂肪都可以作為能源物質,但動物若長期嚴重饑餓,需大量分解蛋白質作為能源時,就會危及生命,其原因是有些蛋白質是構成 的重要物質,有些蛋白質又是調節的重要物質。因此,當蛋白質作為重要能源消耗時,就會使 。
18.某物質的結構通式如下面結構所示,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此類物質通稱為 ,它是構成 的基本單位。
。2)生物界中此類物質約有 種, 決定其種類的是通式中的 。若此物質中含有兩個氨基,它們的位置應分別在 。
(3)牛胰島素是由51個此類物質組成的兩條多肽鏈,共有 個肽鍵,兩條肽鏈至少含有 個氨基和 個羧基,可分別表示為 和 。
。4)當它與另一個同類分子結合時的方式稱為 ,形成的化學鍵叫做 ,可表示為 ,反應后的產物是 。
。5)某物質的r基若為—ch2—co—ch3時,此物質的結構簡式可表示為 。
19.科學家從小麥銹菌中提取了一種多肽分子,稱取該多肽415 g,完全水解得到505 g化合物,設氨基酸的平均摩爾質量是100 g/mol,求該多肽是由幾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氨基酸之間發生脫水縮合的部位是 。假如該多肽鏈只有9個氨基酸組成,用三種蛋白酶水解得到5段短鏈(n表示氨基酸一個末端,每3個字母表示一種氨基酸)。
ala-leu-asp-tyr-val-leu;
n-gly-pro-leu; n-gly-pro-leu- ala-leu;
asp-tyr-val-leu;tyr-val-leu。
請確定這條多肽鏈的序列: 。
蛋 白 質 篇6
第2節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1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
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情感態度】:
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關注蛋白質的新進展
二、教學重、難點:
氨基酸的結構及其形成蛋白質過程、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是本節重點;而氨基酸形成蛋白質過程和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是本節的難點。
三、教學用具:
ppt幻燈片、蛋清、試管、熟雞蛋、食鹽、清水。
四、課前準備: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ㄒ唬┮
。ǘ┌被
。ㄈ┑鞍踪|的結構
教師活動
以學生實際生活經驗,設問作為引入。嬰兒要以奶為主要食物,因為奶是一種還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蛋白質對人體的生長發育為什么這么重要呢?安利蛋白粉實際上是水解植物蛋白,里面還有氨基酸,那么氨基酸與蛋白質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把蛋白質水解后,可以得到一類有著共同結構的物質,叫做氨基酸。用幻燈片展示幾種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式,引導學生觀察,找出氨基酸化學結構的共同點。然后進行小結:氨基酸的共同結構是什么;造成有多種氨基酸的原因是什么——r基團。讓學生看一些課本沒有的例子,以及一些不是氨基酸的例子讓學生嘗試分析。
介紹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可以把9種必需氨基酸展示給學生看,指導學生選擇食物時如何注意氨基酸的均衡吸收。必須氨基酸:賴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纈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設問: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只有20種,但是蛋白質的種類成千上萬,單單一個細胞里面的酶估計就有8000種以上,這20種氨基酸是怎么樣組成千差萬別的蛋白質呢?引導學生觀察p21 “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示意圖”,以問題作為引導。1、蛋白質是由什么組成的?
2、20種氨基酸為什么能構成多種的蛋白質?
3、氨基酸與氨基酸之間是依靠什么進行結合?
4、你怎么理解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歸納總結氨基酸的結構:
1、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雖然只有20種,但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量種類不同,就可以構成各種不同的蛋白質
2、氨基酸是怎么樣通過肽鍵相連的(板書或者幻燈片展示縮合的過程)(可以嘗試讓學生
學生活動
觀察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式,找出共同點。
閱讀p21 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示意圖,討論問題并進行交流。
教學內容
。ㄋ模┑鞍踪|的功能(五)課后練習以及擴展內容(六)科學史話、科學前沿(七)本節小結
教師活動
跟著老師做一兩個范例)3、肽鏈最后如何構成蛋白質分子的,可以簡單滲透一點蛋白質的各級結構。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蛋白質的種類、空間結構。
旁欄部分:用實際的例子推導出,水分子數量=肽鍵數目=氨基酸數目-肽鏈數目。
用演示實驗簡單介紹關于蛋白質變性的內容
引導學生閱讀p23內容,然后進行歸納。1、生物體的基本結構物質:肌肉干重80%、皮膚70%、血液90%;2、生命化學反應的主要物質,簡單講講酶的重要性;3、有運輸能力;調節生命活動,例如某些蛋白質類的激素;免疫功能。
1、對、對;2、a(羧基與氨基要連在同一個c上);3、b。
學生活動舉出一些蛋白質相關功能的其他例子。與老師共同完成練習
蛋 白 質 篇7
第三節 蛋白質和維生素教學要求:1.知道蛋白質、維生素都是有機化合物,知道蛋白質的組成元素;2.了解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關系,知道蛋白質是分子結構復雜的高分子化合物,通過簡單實驗了解蛋白質的一些性質特征;3.了解蛋白質的營養作用,知道人們熟知的幾種維生素的名稱、來源和作用、從哪些食物中可以攝入蛋白質的維生素能力目標:1.能夠通過實驗方法,掌握簡單鑒別化學纖維、毛發纖維2.能過通過實驗現象了解蛋白質變性,及其應用情感目標:1.能夠了解蛋白質、維生素的知識基礎上,懂得營養物質的重要性;2.激發學生對日常生活的食品的探究的熱情,開拓學生的視野教學重點及難點:1.蛋白質與氨基酸的關系; 2.蛋白質的性質; 3.蛋白質、維生素與人類健康的關系。探究實驗:1.探究蛋白質的一些性質;2.鑒別棉布及羊毛材料知識整理:一、蛋白質1.蛋白質的存在:人體及動物的肌肉、血液、毛發和各種酶中,富含蛋白質的食品有肉、魚、牛奶、豆類及豆制品(如豆腐)、蝦、醬油等。2.蛋白質的作用:是人體必需的重要營養成分之一,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礎物質。 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如果蛋白質攝入量不足,會使人生長發育遲緩、體重減輕、發生貧血。3.蛋白質與氨基酸的關系: 蛋白質的組成元素主要是碳(c)、氫(h)、氧(o)、氮(n)等。 食物中的蛋白質在胃、腸中的酶及體內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生成可被小腸吸收的氨基酸。氨基酸被人體吸收,再重新結合成人體所需的各種蛋白質。一部分蛋白質和氨基酸在體內的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生成含氮的尿素等物質。 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松花蛋(皮蛋)表面的松花即谷氨酸鈉。4.蛋白質的一些性質:
加入試劑
水
飽和硫酸銨溶液
加熱
乙酸鉛溶液
濃硝酸取1支試管,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質滴入如右一些試劑,觀察現象。
呈半透明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黃色凝聚物
再繼續添加一定量水
——
呈半透明狀
無明顯變化
無明顯變化
無明顯變化
物理變化or化學變化
——
物理過程
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
結論:蛋白質在鹽溶液中,其溶解性變小,該過程又稱為鹽析,屬于物理變化。蛋白質在受熱或者遇到濃硝酸、重金屬鹽(如銅鹽、鉛鹽、鋇鹽、汞鹽)等化學物質后,會發生變性,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是化學變化。除此之外,蛋白質遇到70%酒精溶液及甲醛等也會發生化學變化而變質。注意:人如果重金屬中毒后,應該立即食用雞蛋清或牛奶來解毒。在許多食品中,都容易霉變,注意,該類物品發生霉變后,能產生一種毒性較大的物質——黃曲霉素。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食用霉變的食品。實驗內容:鑒別棉線、羊毛線、化纖實驗方法:取樣,點燃后,觀察現象。實驗現象:棉線燃燒后,沒有氣味,產生灰燼松脆。 羊毛線燃燒后,產生一股燒焦羽毛的氣味,產生的灰燼松脆; 化纖燃燒后,沒有氣味,燃燒剩余物產生熔球現象,較硬。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該方法進行簡單的鑒別。二、維生素1.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及制劑:蔬菜、水果、魚肝油、復合維生素含片等。2.維生素的作用:保證人的正常發育,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3.維生素的來源:人體所需的大部分維生素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故不能偏食4.維生素的組成:維生素是分子組成和結構都較為復雜的有機物。5.認識某些維生素(1)溶解性:維生素a微溶于水,維生素d不溶于水,但都易溶于油脂,故其制劑都是油狀的。維生素b、c能溶于水。但加熱時均易受到破壞,vc在堿性情況下也容易受破壞。(2)某些維生素的作用及存在 維生素a:維持正常的視覺反應及骨骼發育,存在于魚肝油、肝臟、水果中等。 維生素c:又稱抗敗血酸。具有酸性及還原性。與血液凝固有密切關系,主要存在于水果中。維生素c具有酸性和還原性。故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的吸收而使骨質鈣化,維持正常的骨骼,存在于魚肝油、牛奶、
蛋 白 質 篇8
[課標要求] 嘗試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 [知識梳理]一.背景知識 1.常用的蛋白質分離提純技術有 和 等。其中 技術最為快捷靈敏,簡便易行。 2.電泳現象: 。 3.電泳技術分離蛋白質的原理: 。 4.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age): 。 二.實踐案例——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1.材料用具(略) 2.活動程序 (1)點樣: 新配制血清5μl,與 質 量 濃 度 為0.4g/ml的 蔗 糖 溶 液 及 質 量 分 數為 的 指示劑等體積混勻后,用 加樣器吸取5μl樣品,小心加到電泳樣品槽的膠面上。 (2).電泳:打開穩壓穩流電泳儀的電源,將電流調節至 ma,待樣品進入分離膠后,改為 ma,當溴酚藍前沿距離硅膠框下緣 時,將電流調回零。關閉電源。 (3).染色:取出凝膠,放入質量分數為 的 中,染色與 同時進行,使染色液沒過膠板,染色 。 (4).脫色:用體積分數為 的 浸泡漂洗數次,每隔 更換脫色液,直至底色脫凈,背景清晰。 (5).烘干膠板:將已脫色的凝膠板放在保存液中浸泡 然后將凝膠板放在兩層透氣玻璃紙中間,自然干燥即可獲得血清蛋白的電泳譜帶。 3.結果分析 (1)分析沒有出現電泳譜帶的原因 (2)通過辨認電泳譜帶可初步判斷血清中蛋白質的種類 三.探究活動 1.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和檢測 提取原理:當ph= 時,酪蛋白的溶解度降低,并析出沉淀。用 除去酪蛋白中的脂肪后,即得到純的酪蛋白。 檢測原理:酪蛋白中的酪氨酸,能與 起顏色反應,首先生成白色沉淀,加熱后變成 。 2.卵清蛋白的分離 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技術分離(同上) 四.意義 1.胰島素的提純 2.對細胞癌變做出診斷 [復習指導]本節課復習以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age)為例,以電泳技術分離蛋白質的原理為基礎,注重電泳技術的主要的步驟,明確點樣、染色、脫色等在整個實驗中的地位,明確各步驟所用試劑以及它們的作用。 [典題解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蛋白質中含有游離的氨基,是堿性電解質 b.蛋白質中含有游離的羧基,是酸性電解質 c.蛋白質在電場中可以向與其自身所帶電荷相同的電極方向移動 d.蛋白質在電場中可以向與其自身所帶電荷相反的電極方向移動 [解析] 電泳技術分離蛋白質的原理:蛋白質中既含有游離的氨基,又含有羧基,屬于兩性電解質,并且蛋白質在一定ph條件下帶有電荷,作為帶電離子,蛋白質在電場中可以向與其自身所帶電荷相反的電極方向移動。 [答案] d。
蛋 白 質 篇9
一、教材分析
在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4章第1節“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中,
轉錄和翻譯過程抽象復雜——學生難理解,較多物質和細胞結構參與——學生易混亂,涉及到必修1和必修2中多個章節內容——學生已遺忘,而本節的突破對本模塊學習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沒有本節內容的揭示,很多的現象無法解釋,很多的研究無法進行,很多的生物技術無法操作…。
基于以上考慮,把本節分為2課時,遺傳信息的翻譯為第2課時。
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⑴運用數學方法分析推測堿基與氨基酸的對應關系。⑵使用多種方式概述遺傳信息的翻譯。⑶不同智能傾向的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和自尊心。⑷認同與人合作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是:如何突破將翻譯的抽象復雜轉化為直觀形象?又如何突破將翻譯的靜止插圖轉化為動態圖形?我們用了flash動畫、剪紙模型、打比方的方式,學生不僅看到了,做到了,也想到了,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學習。
二、教學準備
1、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翻譯過程的flash
2、準備翻譯的剪紙模型共15套(1套/4人)
核糖體(1個) 氨基酸(12個) mrna(1個) trna(8個)
三、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一:運用數學方法分析推測堿基與氨基酸的對應關系
【教師導入】flash演示轉錄過程,那么轉錄的mrna進入細胞質以后又是如何合成蛋白質
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翻譯(板書)。首先,了解翻譯概念:
【學生閱讀】課本p64概念
【教師提問】mrna是如何翻譯成蛋白質?我們先要知道mrna的堿基與氨基酸的對應
關系是怎樣的?
【學生討論】至少要多少個堿基的不同排列順序才能夠決定20種不同的氨基酸?
【學生推測】可能是3個堿基決定1個氨基酸
【教師講解】1961年英國的克里克和同事用實驗證明一個氨基酸是由mrna的3個相鄰
堿基決定,即密碼子,1967年科學家已將20個氨基酸的密碼子全部破譯。
(p65表4-1)20種氨基酸的密碼子表。
【教師提問】
這段mrna包含了幾個密碼子?,對應的氨基酸是什么?
【學生查表】回答
【教師啟發】查表過程中你們發現密碼子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指導】補充、歸納、
1、1個密碼子決定1種氨基酸;1種氨基酸可能有1個或多個密碼子;
2、有3個終止密碼,2個起始密碼,在64個遺傳密碼中,能決定氨基酸的只有61個;
3、通用性: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碼子表。
【教師提問】 mrna進入細胞質后,與核糖體結合起來,形成合成蛋白質的“生產線”。
有了“生產線”,還要有“搬運工”, 是誰將氨基酸搬到這條“生產線”上的呢?
【學生回答】trna
【教師出示】圖片介紹認識trna的反密碼子
并查出trna攜帶的氨基酸
a a u c u a u a g
【學生查表】查出反密碼子對應的密碼子對應的氨基酸的種類
學生活動二:使用翻譯的剪紙模型動手模擬翻譯過程
【教師引導】現在我們來看翻譯的過程(板書),flash演示翻譯過程。
【教師講解】我們人為將這個過程分為4個步驟:第一步mrna與核糖體結合后,攜帶
甲硫氨酸的trna首先與mrna的aug互補配對,進入位點1;第二步攜帶
組氨酸的trna以同樣的方式進入位點2;第三步甲硫氨酸與組氨酸形成肽鍵,
并脫離占據位點1的trna而轉移到占據位點2的trna上;第四步核糖體沿
mrna移動,讀取下一個密碼子,原占據位點1的trna離開核糖體,占據
位點2的trna進入位點1,一個新的攜帶氨基酸的trna進入位點2,繼續
肽鏈的合成。重復步驟2、3、4,直到核糖體讀取到mrna的終止密碼。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用翻譯的剪紙模型動手模擬翻譯過程。
【教師指導】注意學生操作幾個問題:氨基酸如何進入核糖體、肽鏈如何形成、核糖體移動
方向、trna重復使用、終止密碼不對應氨基酸等
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的成果。(鼓掌表揚)
學生活動三:使用貼近生活經驗的打比方體驗翻譯過程的和諧美
【教師出示】為了大家能更好理解翻譯,下面我們打個比方。
如果我們把 trna比作大人
那么大人( ? )有2個特異端,即左手和右手,左手拿電影票( ? ),右手領著自己的孩子( ? ),來到電影院( ? ),找到座位號( ? ),將自己的小孩安排下,離開電影院。這樣,這許多小孩( ? )就通過大人( ? )領著( ? ),按照電影院座位號( ? ),排成了一定順序( ? )。
【學生討論】回答:trna、反密碼子、氨基酸、核糖體、遺傳密碼、氨基酸、trna、攜帶、
mrna上的遺傳密碼、多肽
【教師歸納】翻譯的條件(板書)
【教師指導】實際上翻譯是一個快速的過程,指導學生看書p67。
學生活動四:使用表格、概念圖、圖解建構知識框架
【教師出示】提供表格比較轉錄和翻譯
場所 模板 原料 產物 遺傳信息傳遞方向
轉錄 1? 2? 3? 4? 5?
翻譯 6? 7? 8? 9? 10?
【學生搶答】以4大組為單位
【教師提問】在轉錄和翻譯過程中蛋白質中氨基酸數目與mrna 、dna中堿基數目的關系。
【學生思考】有的回答6︰3︰1,也有的回答3︰3︰1
【教師演示】用幻燈片演示6︰3︰1的關系
【學生練習】
1、圖示屬于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的翻譯步驟,
該步驟發生在細胞的細胞質中核糖體上。
2、圖中b是 mrna e是 trna d是 核糖體
3、這段mrna 中包含了 4 個密碼子。
4、已知trna一端的三個堿基是cau,它所運載的氨基酸是:d
a.組氨酸(cau)b.甲硫氨酸(aug)
c.酪氨酸(uac)d.纈氨酸(gua)
5、一個dna分子含有堿基60個,那么經這一階段后合成的一條多肽鏈中氨基酸有 10 個,
最多含有肽鍵 9 個
【教師總結】基因的表達過程是在細胞中完成的。肽鏈合成后,就從核糖體與mrna的復合
物上脫離,經過一系列步驟,被運送到各自的崗位,盤曲折疊成具有特定空間結
構和功能的蛋白質分子,開始承擔細胞生命活動的各項職責。
四、教學反思
本校生源較差,老師經常整頓好紀律后,從頭講到尾,表面上學生聽了,但考試成績依然不理想,學習興趣也不濃。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如何真正落實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的課程理念?本節課中運用數學方法推測、使用模型模擬、貼近生活經驗的打比方、小組討論、搶答問題等方法,調動不同智能傾向的學生學習積極性,給更多學生提供展示自我、表現自我、認可自我的機會,課堂氣氛即活躍又嚴謹,目標達成率高,課后學生愿意與老師交談,教師的成就感也明顯提高。
蛋 白 質 篇10
第二課時 溫故而知新 提問學生回答:1、dna復制的定義2、復制的過程3、復制所需條件,完成表格:4、dna復制發生的場所?是 生物的性狀是通過 來體現的,那么基因攜帶的遺傳信息是如何通過蛋白質表達的呢?基因在 內,蛋白質的合成發生在 內,有一個使者把dna上基因攜帶的遺傳信息從細胞核里傳遞到細胞質中去,這個使者是rna。講授新知識1、rna分子是由 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通常呈 結構。核糖核苷酸分子中含 、 和 ,堿基分別 、 、 、 。其中與dna中不同的堿基是 2、轉錄是以dna中的一條單鏈為模板,游離的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在dna依賴的 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鏈的過程。學生閱讀教材第49頁,完成關于轉錄過程總結的以下表格:場所原料模板酶原則能量3、翻譯(1)概念:在細胞質的核糖體上,氨基酸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的過程(2)實質:將mrna中的堿基序列翻譯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3)密碼子(64個):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堿基。其中61個決定氨基酸,aug為起始密碼;uag、uaa、aga為終止密碼。(4)反密碼子:trna上的3個堿基,可以與mrna上的密碼子互補配對,有61種。閱讀教材第51頁,完成關于翻譯過程總結的以下表格:場所原料模板酶原則能量4、中心法則:遺傳信息傳遞的過程。遺傳信息由dna通過轉錄傳給信使rna,再由信使rna通過翻譯傳給蛋白質;或dna通過復制傳給dna的過程。學生用箭頭完成, 表示為: nda rna 蛋白質(性狀)鞏固性練習:(課堂完成,檢測課堂學習效果)1、信使rna的來源是:( ) a、由dna轉錄而來 b、 由dna翻譯而來 c、由dna轉變而來 d、 由dna復制而來2、“密碼子”是指:( ) a、核酸上特定排列順序的堿基 b、dna特定排列順序的堿基 c、信使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堿基 d、轉運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堿基3、下列對轉運rna的描述,正確的是( )a.每種轉運rna能識別并轉運多種氨基酸 b.每種氨基酸只有一種轉運rna能轉運它c、轉運rna能識別信使rna上的密碼子 d.轉運rna轉運氨基酸到細胞核內4、mrna中核苷酸序列與( )a.某一個trna分子核苷酸序列互補 b.所有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補c.dna分子兩條鏈的核苷酸序列互補 d、dna分子一條鏈的核苷酸序列互補5、一個運轉rna的一端堿基為cga,此運轉rna運載的氨基酸是:( ) a、精氨酸(cga) b、 絲氨酸(agu) c、 谷氨酸(gag) d、 丙氨酸(gcu)6、dna的主要功能是遺傳信息的:( ) a、儲存與分配 b、 轉錄與翻譯 c、儲存與釋放 d、傳遞與表達7、基因控制性狀表現的主要途徑是:( ) a、rna 蛋白質 (性狀) b、 dna 蛋白質(性狀) c、rna dna 蛋白質(性狀) d、dna rna 蛋白質(性狀)8、某基因中含有1200個堿基對,則由它控制合成的含有兩條肽鏈的蛋白質分子中最多含有肽健的個數是 ( ) a.198個 b.398個 c.400個 d.798個答案:1、a 2、c 3、c 4、d 5、d 6、d 7、d 8、b拓展性練習:(課后完成,形成知識遷移)1、下圖示“中心法則”,請根據圖回答: (1)指出圖中數碼表示的過程名稱: 1、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2)圖中箭頭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下列過程進行的場所: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5、___________(4)圖示過程中,能體現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數碼是______________ ,配對 的規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條多肽鏈中有氨基酸500個,則合成該多肽鏈的信使rna至少有_______個 堿基,其基因中至少有_________個堿基。思考題1、一條多肽鏈中有肽鍵299個,則作為合成該多肽鏈模板的信使rna分子和轉錄信使rna的dna分子至少要有堿基多少個? ( )a 、300; 600 b、 900;1800 c 、897;1794 d 、600;9003、某生物基因單鏈的一段是┅ g –c – a – g – a – c – a – a – a┅ ,若以此鏈為模板,經轉錄翻譯形成的多肽鏈上所對應的氨基酸順序是( )。①苯丙氨酸uuu;②天冬氨酸gac③亮氨酸cug; ④賴氨酸aaa⑤精氨酸cgu; ⑥丙氨酸gcaa ①③⑤ b ⑥②④c ②④⑥ d ⑤③①4、著色性干皮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起因于dna損傷。深入研究發現患者體內缺乏dna修復酶,dna損傷后不能修補從而引起突變。這說明一些基因( )a、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從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狀b、是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結構,從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狀、c、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從而控制生物的性狀、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狀,發生突變后生物的性狀隨之改變思考題答案:1、d 2、d 3、c學習性自我形成評價:1、對這節課的主要知識內容,我掌握的程度是:( )a、完全掌握; b、基本掌握; c、部分掌握; d、未掌握。2、對課堂作業,我完成的程度是( )a、獨立完成; b、討論后完成; c、只能完成小部分; d、不能完成3、這節課我的收獲與感悟:4、我還沒弄懂的地方是:
蛋 白 質 篇11
朊毒體是人與動物的非常規致病因子 ,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的慢性進行性破壞,那么關于一種以朊毒體(prion)形式活動的蛋白質閱讀理解附答案是怎樣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一種以朊毒體(prion)形式活動的蛋白質閱讀理解附答案,歡迎閱讀。
《一種以朊毒體(prion)形式活動的蛋白質》閱讀材料一種以朊毒體(prion)形式活動的蛋白質
科學家最近的發現將有助于解釋記憶存儲這一最不為人所知的大腦活動。其中的關鍵因素是一種以朊毒體(prion)形式活動的蛋白質。
發表在月刊上的研究報告說,這種蛋白質在朊毒體狀態時會發揮好的作旦,而此前普遍的看法是,有朊毒體活動的蛋白質是有毒性的,至少不能起到正常作用——正如瘋牛病等神經變性疾病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樣。
懷特羆德生物醫學研究所負責人蘇珊.林德奎斯特說:“我們已經對記憶存儲的原理有了一些了解,但一直不清楚關鍵的存儲手段是什么。此次研究揭示了可能的存儲手段,不過讓人驚奇的是,‘朊毒體活動’竟然在其中發揮著作用。”
蛋白質功能的關鍵是其形狀,大多數蛋白質在共存在期間只保持一種形狀。朊毒體是能突然改變形狀或發生錯誤交疊的蛋白質。它們不僅自身發生錯誤交疊,還會影響同一類型的其它蛋白質也出現這種現象。就已知的情況來看,這類錯誤交疊的蛋白質會停止正常功能,然后死亡或是對細胞——最終對組織——產生致命作用。
因此研究人員在發現這種名為CPEB的蛋白質具有特定朊毒體特征時感到非常驚訝。它與維持長期記憶有關,位于中樞神經系統突觸上,這是大腦中連接神經的樞紐。
記憶就被存儲在這一約有1萬億個神經細胞和突觸的復雜網絡中。隨著經歷和知識的不斷增多,新的樞紐形成,老的則不斷加強。CPEB合成的蛋白質會隨著記憶的形成加強突觸,使突觸可以長期保存這些記憶。
研究人員從海參中提取了CPEB,將它與其它蛋白質混合,然后觀察它們在多種酵母模型中的活動。結果發現,CPEB改變了形狀,并使其它蛋白質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功能恰似朊毒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CPEB在朊毒體狀態下仍然發揮了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質合成。
研究表明,在哺乳動物的神經突觸中,CPEB的朊毒體特征可能就是使突觸和神經細胞存儲長期記憶的機制,科學家計劃對這一理論做進一步的研究。
《一種以朊毒體(prion)形式活動的蛋白質》閱讀練習題1.下列對“朊毒體”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是在瘋牛病等神經變性疾病研究中發現的一種病毒。
B.是一種能突然改變形狀或發生錯誤交疊的蛋白質。
C.是位于中樞神經系統突觸上的一種蛋白質。
D.是哺乳動物的神經突觸中用以存儲記憶的細胞。
2.對“這種蛋白質在朊毒體狀態時會發揮好的作用”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朊毒體在發生錯誤交疊時仍保持了正常的功能。
B.朊毒體在記憶存儲過程中會發揮好的作用。
C.CPEB在朊毒體狀態下仍保持了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質合成。
D.CPEB合成的蛋白質會隨著記憶的形成加強突觸,使突觸長期保存這些記憶。
3.下列推斷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CPEB在朊毒體狀態下仍能發揮正常功能的事實,證明此前人們對朊毒體的認識是錯誤的。
B.了解CPEB在記憶存儲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客觀上對揭示瘋牛病等神經變性疾病的病理不無幫助。
C.CPEB合成的蛋白質會隨著記憶的形成加強突觸,這實際上就是“朊毒體活動” 在發揮作用。
D.由于可能的記憶存儲機制已經發現,人類大腦中記憶活動的奧秘很快就會揭開。
4.文中揭示的可能的記憶存儲手段是什么?請簡要回答
《一種以朊毒體(prion)形式活動的蛋白質》閱讀答案1.B
2.C
3.C
4.CPEB
在朊毒體狀態下仍發揮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質合成,所合成的蛋白質會隨著記憶的形成加強突觸,使突觸和神經細胞長期保存這些記憶
蛋 白 質 篇12
學習導航
1.學習目標
(1)區分遺傳信息、遺傳密碼(密碼子)、反密碼子。
遺傳信息是指dna(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狀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遺傳密碼又叫密碼子,是指信使rna中能決定蛋白質中氨基酸排列順序的核苷酸排列順序。
反密碼子是指轉運rna中能識別信使rna上相應遺傳密碼的核苷酸排列順序。
三者的主要區別有兩點:一是存在的位置不同,遺傳信息存在于dna(基因)中,遺傳密碼存在于信使rna上,反密碼子存在于轉運rna上;二是作用不同,遺傳信息的作用是控制生物性狀,遺傳密碼的作用是決定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反密碼子的作用是識別遺傳密碼。遺傳信息通過決定遺傳密碼和反密碼子中核苷酸排列順序來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從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比較dna與rna在組成、結構、功能等方面的異同。
(3)概述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的概念和過程。
(4)從場所、模板、條件、原料、產物等方面比較轉錄和翻譯異同。
(5)運用數學方法,分析堿基與氨基酸的對應關系。
2.學習建議
第4章基因的表達新教材新學案生物②必修(a版)(1)學習本節知識首先通過比較dna與rna的異同,了解rna的分子結構;再比較trna、mrna、rrna,明確它們的作用。
(2)要結合教材有關轉錄圖解或模型動畫演示,弄明白通過轉錄,即堿基互補配對(a-t、g-c、t-a、a-u)實現了遺傳信息由dna到mrna的傳遞;再通過翻譯過程,在核糖體中實現了遺傳信息由mrna(密碼子)到蛋白質(氨基酸序列)的傳遞。
(3)本節的主要知識是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學習過程中要以問題為主線,從細胞水平、分子水平、場所、時間、空間、連續性等多個層面認識轉錄和翻譯的過程,把握其實質。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由dna分子蘊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學物質是( )。
a.核糖、堿基、磷酸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氨基酸、葡萄糖、堿基 d.脫氧核糖、堿基、磷酸
2.對一個動物個體來說,幾乎所有的體細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細胞與細胞之間存在功能的差異,這是因為它們合成不同的( 。。
a.轉運rna b.信使rna c.組蛋白 d.核糖體
3.右圖所表示的生理過程的名稱、堿基數、核苷酸數依次為( 。
a.rna復制、4種、4種 b.dna轉錄、4種、4種
c.dna復制、5種、5種 d.rna轉錄、5種、8種
4.dna分子復制與遺傳信息轉錄的相同之處是( 。。
a.利用的模板都相同 b.利用的原料都相同
c.所利用的酶都相同 d.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5.下列關于對蛋白質的翻譯過程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以細胞質中游離的氨基酸為原料
b.以核糖體rna作為遺傳信息模板
c.以轉運rna為氨基酸運輸工具
d.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質
6.在信使rna中,決定一個氨基酸需要的堿基數為(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7.(xx年上海市高考題)某蛋白質由n條肽鏈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a,控制該蛋白質合成的基因含b個堿基對,則該蛋白質的分子量約為( 。
8.反密碼子是指( 。。
a.d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對 b.mr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
c.trna上的三個堿基 d.rrna上的三個堿基
9.dna的復制、轉錄和蛋白質的合成分別發生在( 。
a.細胞核、細胞質、核糖體 b.細胞核、細胞核、核糖體
c.細胞質、核糖體、細胞核 d.細胞質、細胞核、核糖體
10.密碼子的組成是( 。。
a.由a、t、g、c四種堿基中的任何三個做排列組合
b.由a、u、g、c四種堿基中的任何三個做排列組合
c.由a、t、c、g、u五種堿基中任何三個做排列組合
d.由a、u、g、t四種堿基中的任何三個做排列組合
11.從單尾鰭鯉魚的成熟卵中提取一種rna,注入雙尾鰭金魚受精卵中,結果幼小金魚中有一些出現單尾鰭性狀。這種rna之所以對性狀遺傳有明顯的作用,是因為( )。
a.它是魚類的主要遺傳物質
b.它以密碼子的形式攜帶特定遺傳信息
c.它是有關蛋白質合成的工具
d.它是核糖體的基本的化學成分
12.在雙鏈dna中,已知其中一條(a+g)/(t+c)=0.4,那么以它的互補鏈為模板,轉錄成的mrna中(a+g)/(c+u)應是( 。。
a.2.5 b.1 c.0.4 d.1.25
13.下列關于遺傳信息的物質基礎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從根本上講,遺傳信息的物質基礎是基因中的特定脫氧核苷酸序列
b.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中核糖核苷酸序列也是遺傳信息的物質基礎
c.mrna翻譯形成的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序列也是遺傳信息的物質基礎
d.在dna分子中,堿基對的特定排列順序同樣是遺傳信息的物質基礎
14.細胞內的dna分子轉錄的產物不包括( 。。
a.mrna b.atp c.rrna d.trna
二、非選擇題
15.圖4-2表示dna的一部分和rna的一片段,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以甲鏈為模板合成乙鏈的過程稱為 ,圖中9處發生的作用是先由 ,然后與周圍游離的 ,最后以 連接。
。2)以甲鏈為模板合成丙鏈的過程稱為 ,丙鏈自下而上四個堿基的化學名稱依次為 。
。3)乙鏈和丙鏈都是以甲鏈為模板合成的,但二者之間在化學組成上存在的明顯不同之處是:
;
。4)填寫下頁表:
16.下圖是蛋白質合成的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轉錄是在 中進行的,它是以 為模板合成 的過程,翻譯是在 中進行的,它是以 為場所,以 為模板,以 為運載工具,合成具有一定 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
(2)密碼子是指 。
(3)信使rna上的一段堿基序列是augcacuggcguug,則轉錄該信使rna片段的dna的模板鏈的堿基序列是:
。
17.下圖表示dna為模板轉錄rna的過程圖解。圖中4、5表示兩種功能不同的酶。請根據圖分析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在玉米的葉肉細胞,則能夠進行該生理過程的細胞結構有 。
。2)轉錄過程中dna首先在[ ] 的催化作用下,由 提供能量,將dna分子中堿基對內的 斷開,該過程稱為 。
(3)然后在[ ] 的催化作用下,以其中的 鏈作為信息模板,以[] 為原料,由 提供能量,按照 原則,合成出[。荨 。
。4)通過轉錄,dna分子中的遺傳信息被準確地轉移到 中。
(5)在真核細胞的細胞核中,轉錄的產物通過 進入細胞質中,與 結合在一起直接指導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過程。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b 3.d 4.d 5.b 6.c 7.d 8.c 9.b 10.b 11.b 12.c 13.c 14.b
二、非選擇題
15.(1)dna的復制;解旋酶的作用使氫鍵斷裂;脫氧核苷酸互補配對;氫鍵(2)轉錄尿嘧啶、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3)乙鏈中含有胸腺嘧啶和脫氧核糖,而丙鏈沒有;丙鏈中含有尿嘧啶和核糖,而乙鏈沒有。(4)填表如下:
16.(1)細胞核 dna的一條鏈 信使rna 細胞質 核糖體 信使rna 轉運rna 氨基酸
。2)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堿基
。3)tacgtgaccgcaac
17.(1)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2)[5]解旋酶 atp 氫鍵 解旋
(3)[4]rna聚合酶 甲。3]四中游離的核糖核苷酸 atp 堿基互補配對
。2]信使rna(4)信使rna(5)核孔 核糖體
- 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機物 第三節 蛋白質和維生素
第三節 蛋白質和維生素教學要求:1.知道蛋白質、維生素都是有機化合物,知道蛋白質的組成元素;2.了解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關系,知道蛋白質是分子結構復雜的高分子化合物,通過簡單實驗了解蛋白質的一些性質特征;3.了解蛋白質的營養作用,知...
- 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
第2節 課標解讀dna分子的結構特點是dna特定功能的基礎,因此在本小節教材的一開始就,聯系其結構講述了dna分子的復制功能。這部分知識是理解后面幾節內容的基礎,因此是本節教材的教學重點。...
- 第一節 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
[課標要求]嘗試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 [知識梳理]一.背景知識 1.常用的蛋白質分離提純技術有 和 等。其中 技術最為快捷靈敏,簡便易行。 2.電泳現象: 。 3.電泳技術分離蛋白質的原理: 。 4.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age): 。...
- 第2節 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
第二課時 溫故而知新 提問學生回答:1、dna復制的定義2、復制的過程3、復制所需條件,完成表格:4、dna復制發生的場所?是 生物的性狀是通過 來體現的,那么基因攜帶的遺傳信息是如何通過蛋白質表達的呢?基因在 內,蛋白質的合成發生在...
- 第二節 細胞中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第二節 細胞中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第一課時)【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說出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及基本組成單位(a) 2、說明氨基酸的種類(a)3、簡述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蛋白質的過程(a)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 糖類 蛋白質
第三章 糖類 蛋白質 教學目的要求: 1. 使學生掌握糖類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纖維素的組成和重要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變和跟烴烴的衍生物的關系.2. 使學生掌握蛋白質的基本性質,掌握氨基酸的兩性和了解多肽和肽鍵的初步知識...
- 化學教案-糖類 蛋白質
第三章 糖類 蛋白質教學目的要求: 1. 使學生掌握糖類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纖維素的組成和重要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變和跟烴烴的衍生物的關系.2. 使學生掌握蛋白質的基本性質,掌握氨基酸的兩性和了解多肽和肽鍵的初步知識...
- 滬教版:第八章第三節蛋白質和維生素
課題蛋白質和維生素課型新授第三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知道蛋白質、維生素都是有機化合物,知道蛋白質的組成元素;(2) 了解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關系,知道蛋白質是分子結構復雜的高分子化合物,通過簡單實驗了解蛋白質的一些性質特...
-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精選2篇)
第2節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1課時?)一、教學目標:【知識】: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情感態度】: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關注蛋白質的新進展二、教學重、難點...
- 五年級數學《蛋白質含量》教案(精選5篇)
教學目標: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百分數化成小數、分數的必要性,能正確地將百分數化成小數、分數。2、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精選4篇)
第1節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一、 教學目標 1.概述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2.運用數學方法,分析堿基與氨基酸的對應關系。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過程。2.教學難點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
- 一種以朊毒體形式活動的蛋白質閱讀理解附答案
朊毒體是人與動物的非常規致病因子 ,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的慢性進行性破壞,那么關于一種以朊毒體(prion)形式活動的蛋白質閱讀理解附答案是怎樣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一種以朊毒體(prion)形式活動的蛋白質閱讀理解附答案...
- 高三化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