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酶的特性
1.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概述酶的特性和影響酶活性條件的知識體系。能力目標:進行酶的特性、影響酶活性的條件、控制變量的實驗探究活動。情感目標:養成勇于質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科學探究精神。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建構酶的特性知識體系,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難點:影響酶活性條件的實驗設計與實施3. 課前準備學生分組實驗材料用具:質量分數為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新鮮的質量分數為20%的豬肝研磨液,質量分數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體積分數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體積分數為5%的鹽酸溶液,體積分數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熱水,蒸餾水,冰塊,碘液,斐林試劑,試管,量筒,小燒杯,大燒杯,滴管,試管夾,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溫度計,火柴。實驗小問題、知識應用題及教學流程的演示文稿(ppt)。4. 教學流程4.1 建構:酶具高效性[教師活動]提問:通過fe3+、h2o2酶催化h2o2分解速率比較的實驗探究,同學們已經建構出酶具有什么特性?[學生活動]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4.2 探究活動1:酶具專一性。[教師活動]提問:假如將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實驗作如下更改,實驗結果又將如何呢?①更換酶──將豬肝研磨液換成淀粉酶。②更換底物──將h2o2換成淀粉液。并請1、2兩大組的同學實驗探究①,3、4兩大組的同學實驗探究②。[學生活動]分組實驗。[教師活動]觀察學生實驗,若學生有關實驗操作不規范,如量取液體的方法不規范等,則予以糾正。同時啟發:加底物的量為多少?加淀粉酶或豬肝研磨液的量為多少?如何檢測淀粉是否分解?……用以指導學生的實驗操作。待學生實驗結束后,提問:探究的結果如何?[學生活動]1、2組“換成淀粉酶后不產生氣泡”,3、4組“換成淀粉后變藍色”。[教師活動]提問: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什么?[學生活動]不同的酶不能催化同一底物反應,同一種酶不能催化不同底物反應。[教師活動]總結:即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這就是酶的專一性。[教師活動]提問:有關酶的催化作用,除剛剛探究的受底物的種類和酶的種類的影響外,同學們還有哪些需要進一步探究的問題呢?并提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討論,將問題寫在紙上,然后大家一起交流。[學生活動]相互討論,羅列問題,并推代表交流問題。如:“會不會受溫度的影響”?“會不會受ph的影響”?“會不會受底物濃度的影響”?“會不會受酶濃度的影響” ?……[教師活動]從學生提出的眾多問題中,選擇“酶的催化作用會不會受ph和溫度的影響”兩大問題作為進一步探究的問題。4.3 探究活動2:ph對酶活性的影響。[教師活動]提問:“酶的催化作用會不會受ph的影響”的假設是什么?[學生活動]酶的催化作用受ph的影響。[教師活動]提出要求:請同桌的兩位同學協作,設計以h2o2為底物的驗證實驗方案,待方案完成后,請自告奮勇投影展示,并對設計方案進行說明。[學生活動]協作設計驗證實驗方案。[教師活動]巡視指導,并通過如下問題引導學生:“本實驗的自變量是什么”?“將要控制哪幾種ph”?“應選擇幾支試管”?并即時交待“為了使酶處于過酸、過堿的環境下,建議hcl、naoh的使用量為1ml”。“一支試管加hcl,一支試管加naoh,那么還有一支試管如何處理,才能既為中性,又符合對照實驗的等量原則”?“能否在沒有控制ph之前將豬肝研磨液滴入h2o2中” ?……待學生設計基本完成后,讓一學生主動上前將設計方案投影展示并加以說明。[學生活動]投影展示設計方案,并作必要的說明。[教師活動]待學生展示、說明完畢后,提問全班學生對該同學的方案有無修正意見,若有,則請加入說明。若學生設計程序中出現“未調h2o2的ph就加入豬肝研磨液”,且沒有學生能予以修正,教師則啟發學生思考“在調ph之前,會不會發生反應”?從而糾正為先調h2o2的ph再滴加豬肝研磨液。通過全體師生共同點評,從中完善出如下的設計方案。取三支試管編號123分別加入h2o22ml2ml2ml分別加入1ml(搖勻)蒸餾水hclnaoh分別加入豬肝研磨液2滴2滴2滴實驗結果 實驗結論 [學生活動]進行實驗。[教師活動]巡回觀察學生實驗,并對部分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如:分別量取2mlh2o2注入1、2、3三支試管,再量取1mlh2o注入1號試管搖勻,再量取1mlhcl注入2號試管搖勻,將量筒洗凈,再量取1mlnaoh注入3號試管搖勻,最后向三支試管各滴入2滴豬肝研磨液搖勻,觀察實驗現象。待學生實驗結束后,提問:實驗探究的結果如何?[學生活動]1號試管產生大量氣泡,2號試管無氣泡產生, 3號試管無氣泡產生。[教師活動]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什么?[學生活動]酶的催化作用受ph的影響。4.4 探究活動3:ph由過酸、過堿恢復到中性,酶的活性是否恢復?[教師活動]提出問題:處于過酸、過堿環境中的酶,在恢復到中性時,酶的活性是否能恢復呢?[學生活動]討論回答:過酸或過堿環境下的酶恢復到中性,酶的活性能夠恢復。[教師活動]提問:驗證實驗方案如何?[學生活動]討論并回答。學生回答的方案可能有如下兩種:① 將1試管與3試管混合。②往2試管中加1mlnaoh,往3號試管中加1mlhcl。[教師活動]通過“這兩種方案是否都可行呢?” 的提問,引起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若學生能達成共識最好,若學生爭執不休,教師則用如下問題加以啟發:①方案如能恢復,能否說明是過酸下恢復,還是過堿下恢復,還是兩者都恢復?這樣學生很自然地得出最佳方案。[學生活動]進行實驗。[教師活動]提問:結果如何?[學生活動]沒有氣泡產生。[教師活動]由此探究可得出什么結論?[學生活動]處于過酸或過堿環境下的酶恢復到中性,酶的活性不能恢復。[教師活動]出示 ph對酶影響的主體知識體系:酶的催化活性受ph的影響。過酸、過堿都會使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且不能恢復。4.5 探究活動4: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教師活動]出示“酶的催化作用會不會受溫度的影響”的探究問題,并提問:假設是什么?[學生活動]酶的催化作用受溫度的影響。[教師活動]請學生參照ph探究方案設計格式,以小組為單位,協作設計以60℃為最佳溫度的驗證實驗方案,完畢后,請學生主動上前投影展示并加以說明。[學生活動]協作設計實驗方案。[教師活動]巡視并通過如下問題進行引導:“能不能用h2o2作為底物”?“將控制幾種溫度”?“其中一組溫度控制為60℃,其他兩組溫度應控制為多少℃” ?“是在控制溫度前將酶與底物混合,還是在控制溫度后將酶與底物混合”?“為確保酶與底物混合后所控制的溫度不發生變化,應如何控制溫度”?“由此,應取的試管數和編號方法”?“混合以后要不要保溫”?“用什么檢測反應有沒有進行” ?……待學生設計完成后,讓一學生主動投影展示設計方案并作說明。[學生活動]邊投影展示設計方案邊進行說明。[教師活動]待學生展示、說明完畢后,提問全班學生對該同學的方案有無修正意見,若有,則請加入說明。若學生設計程序中出現“未控制溫度就將淀粉酶加入淀粉液中”和“沒有分別控制淀粉酶、淀粉液的溫度”,而其他學生又沒有對此指出與修正,則啟發學生思考“控制溫度前就混合,會不會在控制溫度前就已經發生反應”?“溫度不同的酶與底物混合后,溫度還能維持在所控制的溫度嗎” ?從而糾正為先分別對酶與底物控制溫度再混合。通過點評,完善出如下設計方案。取六支試管編號11’22’33’分別加入1ml淀粉淀粉酶淀粉淀粉酶淀粉淀粉酶分別保溫5min0℃60℃100℃將兩試管混合搖勻1’加入1中2’加入2中3’加入3中分別保溫5min0℃60℃100℃取出冷卻滴加碘液1滴1滴1滴實驗結果 實驗結論 [學生活動]進行實驗至第一次保溫。[教師活動] 巡回觀察學生實驗,并對部分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如:先分別量取1ml的淀粉液加入1、2、3號試管,洗凈量筒,再分別量取1ml的淀粉酶溶液加入1’、2’、3’試管中。待開始第一次保溫后,出示知識應用之1、2題,讓學生對前面已建構知識進行應用。[學生活動]獨立解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練習。待保溫達5min時,提請進行下一步實驗。[學生活動] 將1’加入1中,2’加入2中,3’加入3中,并進行第二次保溫。[教師活動] 待開始第二次保溫后,出示知識應用之3題,讓學生對前面已建構知識進行應用。[學生活動]獨立解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練習。待保溫達5min時,提請進行下一步實驗。[學生活動]取出試管,冷卻后滴加碘液,觀察現象。[教師活動]提問:結果如何?[學生活動]1號試管變藍色,2號試管不變藍色, 3號試管變藍色。[教師活動]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什么?[學生活動]酶的催化作用受溫度的影響。4.6 探究活動5:低溫、高溫下的酶恢復到正常溫度,酶的活性是否能夠恢復?[教師活動]針對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同學們有沒有需要進一步探究的問題呢?請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討論,將問題寫在紙上,然后大家一起來交流。[學生活動]討論并羅列問題。如,“將處于低溫、高溫環境下的酶恢復到正常溫度,酶的活性是否能夠恢復”?“控制其他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與0℃、100℃有無區別”?……[教師活動]從學生的許多問題中選擇 “將處于低溫、高溫環境下的酶恢復到正常溫度,酶的活性是否能夠恢復?”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問“對于這個問題的假設是什么”?[學生活動]將處于低溫、高溫環境下的酶恢復到正常溫度,酶的活性不能夠恢復。[教師活動]提請學生設計驗證實驗方案。[學生活動]討論并回答“將處于0℃、100℃環境下的試管在60℃下保溫5min。”同時進行實驗。[教師活動]利用保溫這段時間,出示知識應用之4。[學生活動]獨立解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練習。待保溫達5min時,終止練習,并提問“結果如何?”。[學生活動]1號試管藍色褪去, 3號試管藍色不變。[教師活動]由此探究可得出什么結論?[學生活動]將處于低溫環境下的酶恢復到正常溫度,酶的催化活性會恢復,將處于高溫環境下的酶恢復到正常溫度,酶的活性不能恢復。[教師活動]出示溫度對酶影響的主體知識體系:酶的催化活性受溫度的影響。過高溫度會使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且不能恢復。低溫會使酶的催化活性顯著降低,但不會失活,溫度恢復,酶的催化活性會恢復。即酶特性的第三點“酶作用條件較溫和”。[教師活動]出示知識應用5。[學生活動]獨立練習。[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練習。5. 板書設計(1)、酶具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約是無機催化劑的107~ 1013倍。 (2)、酶具專一性: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 (3)、酶作用條件較溫和: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 (4)、酶活性受溫度、ph影響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