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精選2篇)
第1節 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 篇1
第1節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一、知識結構
二、教學目標 1、簡述雜交育種的概念,舉例說明雜交育種方法的優點和不足。 2、舉例說出誘變育種在生產中的應用。 3、討論遺傳和變異規律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三、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及解決方法[教學重點] 遺傳和變異規律在改良農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種等方面的應用。[解決方法] 通過育種實踐的實例,使學生理解遺傳變異規律在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的價值,進而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2、教學難點及解決方法[教學難點] 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的優點和局限性。[解決方法] 讓學生討論雜交育種的不足,針對這一方法的不足,教師介紹人工誘變育種,結合實例分析誘變育種的優點,在此基礎上,進而引導學生分析誘變育種方法的不足。四、課時安排 1課時。五、教學方法 講解法、啟發式。六、教具 相關資料、圖片。七、學生活動 1、學生思考、討論回答相關問題。 2、通過具體事實,啟發學生發現事物的規律性。八、教學程序 (一)明確目標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導入:大約在一萬年以前,古人就開始馴化野生動物,栽培植物。在生產實踐中,人們知道要挑品種好的個體來傳種。而這些優良的品種都是人們利用生物的變異,通過長期選擇,汰劣留良獲得的。選擇育種不僅周期長,而且可選擇的范圍是有限的。在實踐中,人們逐漸摸索出許多優良的育種方法。一、雜交育種[問題探討]學生分組討論教材p98相關討論題。 雜交育種依據的遺傳學原理就是: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即通過雜交,把生物不同品種間的基因重新組合,以便使不同親本的優良基因組合到一起,從而創造出人類有益的新品種。出示課本中的小麥雜交圖解:親代 高產、不抗病 低產、抗病 ↓雜種第一代 高產、不抗病 ↓ 第二代 高產、抗病,中產、抗病,中產、不抗病,低產、不抗病 如果高產(a)對低產(a)是顯性,不抗病(b)對抗病(b)是顯性,親代都是純合子,將上圖改為基因型圖解,叫兩位學生到前面板畫。
提問: 1、第二代中的高產抗病品種能代代相傳嗎? 2、怎樣才能得到可以代代遺傳的優勢品種? 由此可見,雜交育種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 學生閱讀教材p99相關內容了解我國在雜交育種方面的成就。 [思考與討論]雜交育種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組,按需選擇,并不能創造新的基因。雜交后代會出現分離現象,育種進程緩慢,過程復雜。有沒有更好的育種方法來彌補這些缺陷呢?二、誘變育種 學生閱讀教材p100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人工誘變育種? 2、人工誘變有哪些方法? 3、人工誘變育種的原理是什么? 4、人工誘變育種有什么優點?有什么局限性?如何克服這些局限性? 5、我國在人工誘變育種方面有哪些成果? 教師總結歸納。(三)總結 雜交育種 誘變育種 多倍體育種 單倍體育種 處理 雜交 用物理、化學因素處理生物 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花藥離體培養 原理 通過基因重組,把兩個親本的優良性狀組合在同一個后代中,從而產生符合要求的新類型 用人工方法誘發基因突變,產生新性狀,創造新品種或新類型 抑制細胞分裂中紡綞體的形成,使染色體的數目加倍后不能形成兩個細胞 誘導精子直接發育成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加倍成純合子 優缺點 方法簡單,容易操作,不能創造新的基因,育種過程緩慢,過程煩瑣 能提高變異的頻率,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變異性狀較穩定,可加速育種進程。有利變異少,需大量處理供試材料,誘發突變的方向難以掌握,突變體難以集中多個理想性狀 器官較大,營養物質含量高。發育延遲,結實率低 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可縮短育種年限(2年)。方法復雜,成活率低 實例 小麥高莖(易倒伏)抗銹病的純種與矮莖(抗倒伏)易染銹病的純種進行雜交,培育出矮莖抗銹病小麥品種 青霉菌經x射線、紫外線照射以及綜合處理,培育出青霉素產量很高的菌株 三倍體無子西瓜,八倍體小黑麥 抗病植株的育種
第1節 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 篇2
學習導航
1.學習目標
(1)簡述雜交育種的概念,舉例說明雜交育種方法的優點和不足。
(2)舉例說出誘變育種在生產中的應用。
(3)討論遺傳和變異規律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2.學習建議
1.本節是在學習了生物遺傳變異的基礎知識和遺傳變異基本規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有關知識用于指導生產實踐、提高和改善生產技術。在學習時,要針對典型的育種實例(小麥優良品種的選育),以及育種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解決方法,分析其中蘊含的遺傳學規律。應用遺傳學規律和遺傳圖解,對特定的雜交組合進行理論分析,推測可能的選育過程和結果,進而分析討論雜交育種方法的不足之處及其解決方法(單倍體育種)。
2.結合具體實例分析誘變育種的基本原理和過程,并通過與雜交育種的比較,分析誘變育種的優點。在此基礎上,進而分析誘變育種方法的不足,并應用所學的遺傳變異知識設想解決的辦法。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誘變育種優點的是( )。
a.可以提高變異的頻率 b.育種年限顯著縮短
c.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 d.需大量處理供試材料
2.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主要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 )。
a.染色體變異 b.基因連鎖互換 c.基因自由組合 d.基因突變
3.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所不能引起的變化是( )。
①提高突變頻率②獲得無子果實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④抑制細胞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⑤獲得單倍體植株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 d.①③
4.在育種上既要得到更多的變異,又要使后代的變異性狀較快地穩定,最好應該采用( )。
a.單倍體育種 b.多倍體育種 c.雜交育 d.誘變育種
5.下列各項中,可能產生新基因的是( )。
a.用離體花藥培養玉米植株 b.用低溫處理誘導染色體加倍
c.通過雜交培養抗病小麥品種 d.用x射線處理鏈孢霉
6.可獲得無子西瓜、青霉素高產菌株、矮稈抗病小麥的方法分別是( )。
①誘變育種 ②雜交育種 ③單倍體育種 ④多倍體育種
a.①②④ b.④①② c.②①③ d.④①③
7.蘿卜和甘藍雜交,得到的種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發現有個別種子種下去后能產生可育的后代。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基因自由組合 b.基因突變 c.染色體結構變異 d.染色體加倍
8.用雜合體種子盡快獲得純合體植株的方法是( )。
a.種植→f2→選不分離者→純合體
b.種植→秋水仙素處理→純合體
c.種植→花藥離體培養→單倍體幼苗→秋水仙素處理→純合體
d.種植→秋水仙素處理→花藥離體培養→純合體
9.常規雜交育種依據的主要遺傳學原理是( )。
a.染色體變異 b.基因重組 c.基因互換 d.基因突變
10.對生物進化意義最大的變異是( )。
a.基因突變 b.基因的連鎖 c.染色體變異 d.基因重組
11.在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培育無子西瓜是利用生長素促進果實發育原理
b.培育八倍體小黑麥是利用染色體變異的原理
c.培育無子番茄是利用基因突變的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產菌株是利用基因重組的原理
12.育種工作者從純“南特號”品種的稻田中偶然發現一株矮稻,并由此培育出“矮稈南特號”新品種。矮稈水稻新品種的產生是由于( )。
a.染色體加倍 b.基因的自然突變 c.基因的人工誘變 d.基因重組
13.某地區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長整齊而健壯,果穗大、子粒多,因此這些植株可能是( )。
a.單倍體 b.三倍體 c.四倍體 d.雜交種
14.一般地說,干旱條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種,適于在干旱地區種植;潮濕條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種,適于在潮濕地區種植。在這里,干旱和潮濕條件所起的作用是( )。
a.誘發基因 b.引起染色體變異 c.選擇基因型 d.導致基因重組
15.我國曾捕捉到一只罕見的白色雄猴(隱性突變),要想在短期內利用這只白色雄猴繁殖更多的白色猴,最佳方案是( )。
a.讓該白雄猴與棕雌猴交配,再用f1互交產生白猴
b.讓該白雄猴與棕雌猴交配,f1即可產生白猴
c.讓該白雄猴與棕雌猴交配,在f1中選出雌猴與該白雄猴交配
d.讓該白雄猴與棕雌猴交配,在f1中選出白雌猴與該白雄猴交配
二、非選擇題
16.在家兔中黑色(b)對褐色(b)為顯性,短毛(e)對長毛(e)為顯性,這些基因是獨立分配的。現有純合黑色短毛兔和褐色長毛兔。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試設計培育出能穩定遺傳的黑色長毛兔的育種方案(簡要程序):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2)f2中黑色長毛兔的基因型有 和 兩種,其中純合體占黑色長毛兔總數的 ,雜合體占f2總數的 。
(3)此題屬于基因的 定律。
17.右圖縱軸表示青霉菌的菌株數,橫軸表示青霉菌產生的青霉素產量,曲線a表示使用誘變劑前菌株數與產量之間的變化,曲線b、c、d表示使用不同劑量的誘變劑后菌株數與產量之間的變化。請根據圖61回答下面的問題。
(1)曲線b和a相比,說明了 。
(2)b、c、d3條曲線比較,說明了 。
(3)比較b、c、d3條曲線的變化,最符合人們的菌株是 ,從中我們可得到什么啟示?
18.右圖是表示農業生產上關于兩對相對性狀的兩種不同育種方法的過程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中a→b→c→d所表示的育種方法是 育種,其顯著的優點是 。
(2)從f1到f4連續多代自交的目的是提高 的含量;從f2開始逐代進行人工選擇是為了淘汰 ,為什么這種選擇必須從f2開始而不能從f1開始? 。
(3)圖示的兩種育種方法都是從親本雜交開始,這樣做的目的是: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a 3.c 4.d 5.d 6.b 7.d 8.c 9.b 10.a 11.b 12.b 13.d 14.c 15.d
二、非選擇題
16.(1)黑色短毛兔×褐色長毛兔雜交得f1 f1自交得f2 在f2中選出黑色長毛兔連續自交,選出純合黑色長毛兔 (2)bbee bbee 1/3 1/8 (3)自由組合
17.(1)誘變劑可以引起青霉菌發生基因突變,使青霉素的產量提高(2)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3)d曲線對應的青霉素株人們可以通過反復誘變,不斷地從誘變產生的突變中篩選出高產菌株,從而提高青霉素的產量。
18. (1)單倍體 顯著縮短育種時間(2)純合子表現型不符合育種目標的個體f1不出現性狀分離,f2才出現性狀分離(3)兩個親本控制的優良性狀的基因集中到f1中,再從f1 →f2的過程中發生基因(性狀)重組,培育出符合育種目標的優良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