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生物教案 > 高中生物教案 > 高一生物教案 > 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精選2篇)

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

發布時間:2023-08-21

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精選2篇)

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 篇1

  第五章  基因突變與其他變異

  第一節  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

  一、知識結構

  二、教材分析

  1.本節在引言部分,指出生物的變異具有普遍性,變異可以分為可遺傳變異和不遺傳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

  2.本小節介紹了基因突變的概念、意義和特點,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以及基因重組的概念和意義。

  教材從實例引入基因突變的概念,是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介紹基因突變的普遍性、隨機性、自然突變率低、有害性和不定向性等特點時,教材也舉了具體的實例。

  旁欄設置的思考題和小資料,也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基因突變特點的理解。

  人工誘變在育種上有重要用途,教材通過介紹我國在誘變育種方面取得的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教材在學生已知的知識基礎上,介紹了兩種常見的基因重組。以基因的自由組合引起的基因重組為例,闡述了基因重組對于生物進化的重要意義。

  教材還把重組dna技術作為小字內容,安排在基因重組的正文之后,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能夠多了解一些先進的生物技術。

  4.本節內容可為第七章《生物的進化》中有關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學習打下基礎。基因重組的內容需要本章第二節中的自由組合定律與連鎖和交換定律的有關內容作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a: 知道);(2)基因突變的概念、特點和意義(b:識記);(3)基因重組的概念和意義(b:識記)。

  2.能力目標: 通過對課本中實例的分析,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邏輯推理能力。

  四、重點•實施方案

  1.重點:(1)基因突變的概念和特點;(2)基因重組的概念。

  2.實施方案:(1)通過實例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2)讓學生在課前搜集有關在誘變育種上取得的成就,進一步突出重點內容。

  五、難點•突破策略

  1.難點: 基因突變的概念。

  2.突破策略: 通過舉例放映有關的投影和錄像的方法,讓學生對抽象的概念有一個具體的理解。

  六、教具準備: 投影片、錄像片、投影儀、錄像機、多媒體設備。

  七、學法指導: 本小節內容為抽象,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師生互動,通過實例舉證來理解抽象概念和特點。

  八、課時安排:2課時

  ------------------------------------------------------------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程序

  導言

  在前面我們學習了生物的遺傳問題:

  了解了性狀為什么會遺傳以及性狀在向后代遺傳時所要遵循的規律特點。

  知道了性狀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性狀的表現除了與遺傳物質有關外,還與外界條件有關。而且性狀由親代傳遞給子代時,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差異,這就是生物的變異。

  那么生物的變異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又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生物的變異》的有關教學內容。

  [二] 教學目標達成過程

  1.播映投影片:

  上圖是一個普通的玉米種子在萌發長成植株的過程中,水、肥、光特別充足,所結種子大而飽滿,但這樣的種子種下去,結出的是普通種子。

  下圖是太空椒(普通青椒種子遨游過太空后培育而成)與普通青椒對比,果實明顯增大,種植下去,仍然是肥大果實。

  2.質疑:

  (1)籽粒飽滿的種子與普通種子相比,太空椒與普通青椒相比,性狀有明顯的差異,原因何在?(回答:發生了變異)

  (2)把子粒大而飽滿的種子種下去長不出同樣好的種子,而是普通種子;把肥大的太空青椒籽種下去可以結出肥大的青椒。這些現象說明什么問題?(回答:生物的變異有的不能遺傳,有的可以遺傳。)

  3.從上述可以看出,生物的變異有這樣兩種類型: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

  我們知道生物的表現型與基因型和外界環境條件有關。像玉米這樣,子粒大而飽滿是由于水、肥和光充足引起的(也即由外界環境條件引起),這種變異是不可遺傳的。而太空椒遨游過太空,宇宙輻射改變了其遺傳物質,因而改變了其性狀,這個變異性狀是可遺傳的。

  可遺傳的變異是生物變異的主要類型。它的來源主要由三個方面: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4.組織學生觀看關于正常紅細胞的基因突變形成鐮刀型細胞貧血征的錄像。了解基因突變的概念、產生過程及導致生物變異的過程。

  觀看錄像的同時指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正常紅細胞是什么形狀?有什么功能?

  答:圓餅狀,運輸氧的功能。

  (2)鐮刀型細胞貧血癥(hbs)的紅細胞呈鐮刀狀,對功能的完成有沒有影響?

  答:有。運氧能力降低,易破裂溶血造成貧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5.投影鐮刀型細胞貧血癥(hbs)病因的圖解,師生共同探求正常紅細胞變成鐮刀型紅細胞的原因。

  控制血紅蛋白質的dna,上一個堿基對發生改變,導致該基因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發生了改變,導致基因結構改變。因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因此基因結構改變最終導致控制血紅蛋白的性狀發生改變,紅細胞也就由圓餅狀變為鐮刀狀。

  6.組織學生討論,引起基因結構改變的原因除堿基對的替換外,還有哪些原因?(從dna片斷考慮)

  指導學生寫一dna片斷,分析說明當dna中堿基對增加或減少時,也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進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也就是說,dna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均會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即基因中脫氧核苷酸順序發生了改變,因而遺傳信息也隨之改變,通過轉錄、翻譯形成的蛋白質也就發生了改變,性狀自然會發生改變。可見,基因結構的改變會使生物發生變異。也即基因突變造成生物的變異。

  7.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基因突變的概念。指出基因突變是染色的某一位點上基因的改變。基因突變使一個基因變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通常會引起一定的表現型變化。因而會產生一些新性狀。這些新性狀是生物從未有過的性狀,因此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也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這就是基因突變的意義所在。

  8.放映“基因突變”的投影片(一):

  玉米高莖→矮莖、普通羊→短腿羊、正常人→白化病、果蠅長翅→殘翅、家鴿羽毛白色→灰紅色、正常棉花→短果枝。

  放映“植物個體發育過程”的投影片(二);

  放映“小鼠毛色變化與基因突變關系”的投影片(三)。

  組織學生邊看投影片邊討論總結基因突變的特點。

  投影片(一)說明植物、動物、人都可能發生基因突變,也即基因突變是普遍存在的。這種突變在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叫自然突變,在人為條件下誘發產生的叫誘發突變。

  投影片(二)說明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和生物體的任何細胞。而且突變發生越早,表現部位越多;反之則相反。再有一條是只有生殖細胞的突變才會遺傳給后代。

  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p49的內容,得以結論:

  (1)基因突變率很低,且不同生物的基因突變率、同一種生物不同的基因突變率均不同。

  (2)基因突變絕大多數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數有利。這些涉及到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問題。在此給學生可留一伏筆,為《生物與環境》一章打基礎。

  投影片(三)說明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一個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發生突變,產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但是,每一個基因的突變都只能限定在其相對性狀的范圍內,不會超出限制。

  以上內容總結起來就是基因突變的特點。

  [三] 教學目標鞏固

  1.生物的變異有兩種:       和           。前者指                       。后者指                                                     。

  答案:可遺傳的變異  不遺傳的變異  變異現象是由于生殖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引起的,能夠遺傳給后代  變異現象是由于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的,并沒有引起生物體內遺傳物質的變化,因而不能夠遺傳下去

  2.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    、    、    。

  答案: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  染色體變異

  3.基因突變是指                 ,通過基因突變使一個基因變成它的      ,并且通常會引起—定的                 。

  答案:染色體的某一位點上基因的改變  等位基因  表現型變化

  4.基因突變的意義是                                       。

  答案:生物變異的根本和主要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5.基因突變有以下特點:(1)    ;(2)    ;(3)    ;(4)    ;(5)    。

  答案:普遍性  隨機性  低頻性  多害少利性  不定向性

  [四] 布置作業

  * p46復習題一,二、1、3,三、1。

  [五] 總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掌握的內容有“基因突變的概念和基因突變的特點”。基因突變是由于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而引起的基因結構改變。基因突變的特點有:普遍性、隨機性、突變率低、多害少利、不定向性。

  [六]板書設計

  ------------------------------------------------------------

  第二課時

  [一] 教學程序

  導言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基因突變的概念、意義和特點”。明確“性狀變異是由于基因突變”。請大家回答基因突變具體有哪些特點?(回答略)

  放映投影片:如棉花短果枝、雞腳葉,水稻矮桿、糯葉,果蠅的白眼、殘翅,人的白化病、色盲。

  這些基因突變如果是在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叫---自然突變;在人為條件下誘發產生的叫---誘發突變。

  那誘發突變的人為條件是什么? 我們知道基因突變大多是有害的,為什么要人工誘發突變? 這有什么用呢?

  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下面一個內容---“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

  [二] 教學目標達成過程

  1.閱讀書p44,劃出“人工誘變的概念”:人工誘變就是在人工條件下誘導基因發生突變。

  人工條件有兩種:物理方法包括x射線、紫外線、激光等;化學方法有亞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應用這些方法怎樣去處理生物使之發生基因突變呢?產生的這些突變又有什么用呢?

  下面讓我們看一段錄像片,這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用人工方法處理農作物發生基因突變的一段內容。

  看了錄像片,大家清楚了怎樣用各種射線和化學物質去處理生物,也看到了生物突變的具體性狀的表現了。

  讓學生說明這些方法誘導基因突變有什么好處?

  回答:可提高突變率,創造人類需要的突變類型,從中選育出優良新品種。

  2.通過人工誘導方法培育出的農作物新品種,具抗病力強、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

  例如,黑龍江農科院用輻射方法處理大豆,培育成黑農五號大豆品種,含油量比原來的品種提高了2.5%,大豆產量提高了16%。大家看書p52圖,太空椒就是利用宇宙空間強烈輻射而發生基因突變培育的新品種。

  人工誘變不僅在農作物育種上起作用,在微生物育種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如青霉素,最初產量為20單位/ml,后經人們多次用射線等綜合處理,目前產量已是50000~60000單位/ml了,可見人工誘變對生物育種起著巨大作用。因此我們研究基因突變確實有很重要的應用價值。

  3.生物變異不只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基因重組也會造成生物變異。

  基因重組造成的生物變異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呢?又有什么特點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基因重組。

  什么是基因重組呢?

  基因重組是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關于基因重組我們在前面學習自由組合定律和連鎖定律時已經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黃色圓粒與綠色皺粒作親本雜交,產生后代的過程。

  放映投影片:

  讓學生看投影并分析:f2中除黃色圓粒、綠色皺粒外,還有兩種親本所沒有的新性狀:黃色皺粒、綠色圓粒,這兩種性狀與親本相比是不是變異性狀?(是)它們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在f1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形成的。)

  讓學生畫出以上過程的染色體圖,總結出:基因重組可以發生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接著回憶果蠅的灰身長翅和黑身殘翅雜交,其子一代雌性個體測交后代的表現型的遺傳過程。

  放映投影片:

  分析說明:測交后代有兩種類型是親本所沒有的:灰身殘翅和黑身長翅。這兩種變異的性狀是由于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進行交換、重新組合的結果。這種情況也屬于基因重組,它發生在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是由于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了局部互換而造成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

  4.以上是基因重組的兩種類型,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類型的基因重組都是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實現的。

  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由于父本和母本遺傳物質基礎不同,當兩者雜交時,基因重新組合,就使子代產生了變異,這就是基因重組造成的變異。

  5.閱讀課本p45,指導學生討論分析:由基因重組引起的變異有什么特點?(非常豐富)為什么?(回答:父本和母本遺傳物質基礎不同,自身雜合性越高,二者遺傳物質基礎相差越大,基因重組產生的差異可能性也就越大。)

  課本上介紹:具有10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進行雜交時,如只考慮自由組合引起的基因重組,f2就可能出現210=1024種表現型。而在生物體內尤其是在高等動植物體內控制性狀的基因數目是非常巨大的,由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局部交換引起的基因重組在自然界中也十分常見。如果把這些因素都考慮在內,那么生物通過有性生殖產生的變異就更多了。豐富多彩的變異形成了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對生物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 教學目標鞏固

  1.人工誘變是指                   。

  答案:在人工條件下誘導基因發生突變

  2.人工誘變的條件有哪些?                    。

  答案:有兩種。物理方法包括x射線、紫外線、激光等;化學方法有亞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3.基因重組是指                        ,它是通過           過程實現的,主要有    和                     兩種類型。

  答案: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組合  有性生殖  自由組合  交叉互換

  4.舉出幾個基因重組引起生物變異的例子。

  答案:略。

  5.玉米的非糯性、糯性分別由基因w、w控制,基因型為ww的玉米經輻射處理后,變成為ww基因型的玉米,這種變異屬于                     ,這種培育新品種的方法稱為                     ,其優點是                       。

  答案:基因突變  誘變育種  提高突變率,創造新類型,培育新品種

  6.下列變異中,屬于基因突變的是(    )

  ①人類的色盲  ②無籽西瓜  ③果蠅的白眼  ④小黑麥  ⑤無籽番茄  ⑥棉花中的短果枝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答案:b

  [四] 布置作業

  p46復習題:二、2、4    三、2。

  [五] 總結

  我們用兩課時學習了可遺傳變異的來源中的兩種: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知道了變異的兩種類型及其來源。請大家一起歸納總結一下: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引起的變異有什么區別?

  (1)基因突變是基因內部結構的改變,它能產生新的基因,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其過程發生于:dna復制時;特點是:普遍性、隨機性、低頻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組是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不產生新基因,可形成新的基因型,是生物變異的主要來源。其過程發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特點是非常豐富。

  還應該注意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特別要注意了解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

  課本p46最后一段以小字方式簡要介紹了“重組dna技術”,同學們也應稍加了解。

  [六] 板書設計

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 篇2

  第五章  基因突變與其他變異

  第一節  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

  一、知識結構

  二、教材分析

  1.本節在引言部分,指出生物的變異具有普遍性,變異可以分為可遺傳變異和不遺傳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

  2.本小節介紹了基因突變的概念、意義和特點,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以及基因重組的概念和意義。

  教材從實例引入基因突變的概念,是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介紹基因突變的普遍性、隨機性、自然突變率低、有害性和不定向性等特點時,教材也舉了具體的實例。

  旁欄設置的思考題和小資料,也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基因突變特點的理解。

  人工誘變在育種上有重要用途,教材通過介紹我國在誘變育種方面取得的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教材在學生已知的知識基礎上,介紹了兩種常見的基因重組。以基因的自由組合引起的基因重組為例,闡述了基因重組對于生物進化的重要意義。

  教材還把重組dna技術作為小字內容,安排在基因重組的正文之后,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能夠多了解一些先進的生物技術。

  4.本節內容可為第七章《生物的進化》中有關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學習打下基礎。基因重組的內容需要本章第二節中的自由組合定律與連鎖和交換定律的有關內容作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a: 知道);(2)基因突變的概念、特點和意義(b:識記);(3)基因重組的概念和意義(b:識記)。

  2.能力目標: 通過對課本中實例的分析,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邏輯推理能力。

  四、重點•實施方案

  1.重點:(1)基因突變的概念和特點;(2)基因重組的概念。

  2.實施方案:(1)通過實例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2)讓學生在課前搜集有關在誘變育種上取得的成就,進一步突出重點內容。

  五、難點•突破策略

  1.難點: 基因突變的概念。

  2.突破策略: 通過舉例放映有關的投影和錄像的方法,讓學生對抽象的概念有一個具體的理解。

  六、教具準備: 投影片、錄像片、投影儀、錄像機、多媒體設備。

  七、學法指導: 本小節內容為抽象,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師生互動,通過實例舉證來理解抽象概念和特點。

  八、課時安排:2課時

  ------------------------------------------------------------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程序

  導言

  在前面我們學習了生物的遺傳問題:

  了解了性狀為什么會遺傳以及性狀在向后代遺傳時所要遵循的規律特點。

  知道了性狀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性狀的表現除了與遺傳物質有關外,還與外界條件有關。而且性狀由親代傳遞給子代時,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差異,這就是生物的變異。

  那么生物的變異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又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生物的變異》的有關教學內容。

  [二] 教學目標達成過程

  1.播映投影片:

  上圖是一個普通的玉米種子在萌發長成植株的過程中,水、肥、光特別充足,所結種子大而飽滿,但這樣的種子種下去,結出的是普通種子。

  下圖是太空椒(普通青椒種子遨游過太空后培育而成)與普通青椒對比,果實明顯增大,種植下去,仍然是肥大果實。

  2.質疑:

  (1)籽粒飽滿的種子與普通種子相比,太空椒與普通青椒相比,性狀有明顯的差異,原因何在?(回答:發生了變異)

  (2)把子粒大而飽滿的種子種下去長不出同樣好的種子,而是普通種子;把肥大的太空青椒籽種下去可以結出肥大的青椒。這些現象說明什么問題?(回答:生物的變異有的不能遺傳,有的可以遺傳。)

  3.從上述可以看出,生物的變異有這樣兩種類型: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

  我們知道生物的表現型與基因型和外界環境條件有關。像玉米這樣,子粒大而飽滿是由于水、肥和光充足引起的(也即由外界環境條件引起),這種變異是不可遺傳的。而太空椒遨游過太空,宇宙輻射改變了其遺傳物質,因而改變了其性狀,這個變異性狀是可遺傳的。

  可遺傳的變異是生物變異的主要類型。它的來源主要由三個方面: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4.組織學生觀看關于正常紅細胞的基因突變形成鐮刀型細胞貧血征的錄像。了解基因突變的概念、產生過程及導致生物變異的過程。

  觀看錄像的同時指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正常紅細胞是什么形狀?有什么功能?

  答:圓餅狀,運輸氧的功能。

  (2)鐮刀型細胞貧血癥(hbs)的紅細胞呈鐮刀狀,對功能的完成有沒有影響?

  答:有。運氧能力降低,易破裂溶血造成貧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5.投影鐮刀型細胞貧血癥(hbs)病因的圖解,師生共同探求正常紅細胞變成鐮刀型紅細胞的原因。

  控制血紅蛋白質的dna,上一個堿基對發生改變,導致該基因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發生了改變,導致基因結構改變。因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因此基因結構改變最終導致控制血紅蛋白的性狀發生改變,紅細胞也就由圓餅狀變為鐮刀狀。

  6.組織學生討論,引起基因結構改變的原因除堿基對的替換外,還有哪些原因?(從dna片斷考慮)

  指導學生寫一dna片斷,分析說明當dna中堿基對增加或減少時,也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進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也就是說,dna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均會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即基因中脫氧核苷酸順序發生了改變,因而遺傳信息也隨之改變,通過轉錄、翻譯形成的蛋白質也就發生了改變,性狀自然會發生改變。可見,基因結構的改變會使生物發生變異。也即基因突變造成生物的變異。

  7.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基因突變的概念。指出基因突變是染色的某一位點上基因的改變。基因突變使一個基因變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通常會引起一定的表現型變化。因而會產生一些新性狀。這些新性狀是生物從未有過的性狀,因此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也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這就是基因突變的意義所在。

  8.放映“基因突變”的投影片(一):

  玉米高莖→矮莖、普通羊→短腿羊、正常人→白化病、果蠅長翅→殘翅、家鴿羽毛白色→灰紅色、正常棉花→短果枝。

  放映“植物個體發育過程”的投影片(二);

  放映“小鼠毛色變化與基因突變關系”的投影片(三)。

  組織學生邊看投影片邊討論總結基因突變的特點。

  投影片(一)說明植物、動物、人都可能發生基因突變,也即基因突變是普遍存在的。這種突變在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叫自然突變,在人為條件下誘發產生的叫誘發突變。

  投影片(二)說明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和生物體的任何細胞。而且突變發生越早,表現部位越多;反之則相反。再有一條是只有生殖細胞的突變才會遺傳給后代。

  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p49的內容,得以結論:

  (1)基因突變率很低,且不同生物的基因突變率、同一種生物不同的基因突變率均不同。

  (2)基因突變絕大多數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數有利。這些涉及到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問題。在此給學生可留一伏筆,為《生物與環境》一章打基礎。

  投影片(三)說明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一個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發生突變,產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但是,每一個基因的突變都只能限定在其相對性狀的范圍內,不會超出限制。

  以上內容總結起來就是基因突變的特點。

  [三] 教學目標鞏固

  1.生物的變異有兩種:       和           。前者指                       。后者指                                                     。

  答案:可遺傳的變異  不遺傳的變異  變異現象是由于生殖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引起的,能夠遺傳給后代  變異現象是由于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的,并沒有引起生物體內遺傳物質的變化,因而不能夠遺傳下去

  2.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    、    、    。

  答案: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  染色體變異

  3.基因突變是指                 ,通過基因突變使一個基因變成它的      ,并且通常會引起—定的                 。

  答案:染色體的某一位點上基因的改變  等位基因  表現型變化

  4.基因突變的意義是                                       。

  答案:生物變異的根本和主要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5.基因突變有以下特點:(1)    ;(2)    ;(3)    ;(4)    ;(5)    。

  答案:普遍性  隨機性  低頻性  多害少利性  不定向性

  [四] 布置作業

  * p46復習題一,二、1、3,三、1。

  [五] 總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掌握的內容有“基因突變的概念和基因突變的特點”。基因突變是由于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而引起的基因結構改變。基因突變的特點有:普遍性、隨機性、突變率低、多害少利、不定向性。

  [六]板書設計

  ------------------------------------------------------------

  第二課時

  [一] 教學程序

  導言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基因突變的概念、意義和特點”。明確“性狀變異是由于基因突變”。請大家回答基因突變具體有哪些特點?(回答略)

  放映投影片:如棉花短果枝、雞腳葉,水稻矮桿、糯葉,果蠅的白眼、殘翅,人的白化病、色盲。

  這些基因突變如果是在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叫---自然突變;在人為條件下誘發產生的叫---誘發突變。

  那誘發突變的人為條件是什么? 我們知道基因突變大多是有害的,為什么要人工誘發突變? 這有什么用呢?

  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下面一個內容---“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

  [二] 教學目標達成過程

  1.閱讀書p44,劃出“人工誘變的概念”:人工誘變就是在人工條件下誘導基因發生突變。

  人工條件有兩種:物理方法包括x射線、紫外線、激光等;化學方法有亞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應用這些方法怎樣去處理生物使之發生基因突變呢?產生的這些突變又有什么用呢?

  下面讓我們看一段錄像片,這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用人工方法處理農作物發生基因突變的一段內容。

  看了錄像片,大家清楚了怎樣用各種射線和化學物質去處理生物,也看到了生物突變的具體性狀的表現了。

  讓學生說明這些方法誘導基因突變有什么好處?

  回答:可提高突變率,創造人類需要的突變類型,從中選育出優良新品種。

  2.通過人工誘導方法培育出的農作物新品種,具抗病力強、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

  例如,黑龍江農科院用輻射方法處理大豆,培育成黑農五號大豆品種,含油量比原來的品種提高了2.5%,大豆產量提高了16%。大家看書p52圖,太空椒就是利用宇宙空間強烈輻射而發生基因突變培育的新品種。

  人工誘變不僅在農作物育種上起作用,在微生物育種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如青霉素,最初產量為20單位/ml,后經人們多次用射線等綜合處理,目前產量已是50000~60000單位/ml了,可見人工誘變對生物育種起著巨大作用。因此我們研究基因突變確實有很重要的應用價值。

  3.生物變異不只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基因重組也會造成生物變異。

  基因重組造成的生物變異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呢?又有什么特點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基因重組。

  什么是基因重組呢?

  基因重組是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關于基因重組我們在前面學習自由組合定律和連鎖定律時已經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黃色圓粒與綠色皺粒作親本雜交,產生后代的過程。

  放映投影片:

  讓學生看投影并分析:f2中除黃色圓粒、綠色皺粒外,還有兩種親本所沒有的新性狀:黃色皺粒、綠色圓粒,這兩種性狀與親本相比是不是變異性狀?(是)它們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在f1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形成的。)

  讓學生畫出以上過程的染色體圖,總結出:基因重組可以發生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接著回憶果蠅的灰身長翅和黑身殘翅雜交,其子一代雌性個體測交后代的表現型的遺傳過程。

  放映投影片:

  分析說明:測交后代有兩種類型是親本所沒有的:灰身殘翅和黑身長翅。這兩種變異的性狀是由于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進行交換、重新組合的結果。這種情況也屬于基因重組,它發生在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是由于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了局部互換而造成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

  4.以上是基因重組的兩種類型,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類型的基因重組都是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實現的。

  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由于父本和母本遺傳物質基礎不同,當兩者雜交時,基因重新組合,就使子代產生了變異,這就是基因重組造成的變異。

  5.閱讀課本p45,指導學生討論分析:由基因重組引起的變異有什么特點?(非常豐富)為什么?(回答:父本和母本遺傳物質基礎不同,自身雜合性越高,二者遺傳物質基礎相差越大,基因重組產生的差異可能性也就越大。)

  課本上介紹:具有10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進行雜交時,如只考慮自由組合引起的基因重組,f2就可能出現210=1024種表現型。而在生物體內尤其是在高等動植物體內控制性狀的基因數目是非常巨大的,由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局部交換引起的基因重組在自然界中也十分常見。如果把這些因素都考慮在內,那么生物通過有性生殖產生的變異就更多了。豐富多彩的變異形成了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對生物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 教學目標鞏固

  1.人工誘變是指                   。

  答案:在人工條件下誘導基因發生突變

  2.人工誘變的條件有哪些?                    。

  答案:有兩種。物理方法包括x射線、紫外線、激光等;化學方法有亞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3.基因重組是指                        ,它是通過           過程實現的,主要有    和                     兩種類型。

  答案: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組合  有性生殖  自由組合  交叉互換

  4.舉出幾個基因重組引起生物變異的例子。

  答案:略。

  5.玉米的非糯性、糯性分別由基因w、w控制,基因型為ww的玉米經輻射處理后,變成為ww基因型的玉米,這種變異屬于                     ,這種培育新品種的方法稱為                     ,其優點是                       。

  答案:基因突變  誘變育種  提高突變率,創造新類型,培育新品種

  6.下列變異中,屬于基因突變的是(    )

  ①人類的色盲  ②無籽西瓜  ③果蠅的白眼  ④小黑麥  ⑤無籽番茄  ⑥棉花中的短果枝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答案:b

  [四] 布置作業

  p46復習題:二、2、4    三、2。

  [五] 總結

  我們用兩課時學習了可遺傳變異的來源中的兩種: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知道了變異的兩種類型及其來源。請大家一起歸納總結一下: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引起的變異有什么區別?

  (1)基因突變是基因內部結構的改變,它能產生新的基因,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其過程發生于:dna復制時;特點是:普遍性、隨機性、低頻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組是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不產生新基因,可形成新的基因型,是生物變異的主要來源。其過程發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特點是非常豐富。

  還應該注意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特別要注意了解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

  課本p46最后一段以小字方式簡要介紹了“重組dna技術”,同學們也應稍加了解。

  [六] 板書設計

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第5章(學案)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能力拓展

    【例題分析】例1(xx年全國理綜)自然界中,一種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種突變基因決定的蛋白質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蘇氨酸脯氨酸突變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蘇氨酸脯氨酸突變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蘇氨酸...

  • 第5章(學案)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能力拓展

    一、選擇題1.將純種小麥播種于生產田,發現邊際和灌水溝兩側的植株總體上比中間的長得好。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a.基因重組引起性狀分離b.環境引起性狀變異c.隱性基因突變成為顯性基因d.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發生了變化2.下列各項中,不...

  • 5.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精選5篇)

    第1節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一、 教學目標1.舉例說明基因突變的特點和原因。2.舉例說出基因重組。3.說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意義。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1)基因突變的概念及特點。(2)基因突變的原因。...

  • 第1節(學案)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學習導航1.學習目標(1)通過對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認識弄清下列問題:基因突變的時間是dna復制過程中;有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幾種類型;結果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產生新的基因,可能使生物出現新的性狀。...

  • 5.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第1節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一、 教學目標1.舉例說明基因突變的特點和原因。2.舉例說出基因重組。3.說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意義。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1)基因突變的概念及特點。(2)基因突變的原因。...

  • 第五章第1節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一、教材分析《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遺傳與進化》第5章第1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基因突變的概念、特點和原因,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意義。...

  • 第1節 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精選2篇)

    第1節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一、知識結構二、教學目標 1、簡述雜交育種的概念,舉例說明雜交育種方法的優點和不足。 2、舉例說出誘變育種在生產中的應用。 3、討論遺傳和變異規律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 神經調節(精選13篇)

    高中生物第一冊(必修)學案第25課時 人和高等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神經調節知識精華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與應激性的區別)⑴種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⑵結構基礎——反射弧: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

  • 第3章 基因的本質(精選2篇)

    本章主要講述了四部分內容:《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na分子的結構》、《dna的復制》以及《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內容的編排基本上按照從“宏觀到微觀”,即從發現dna的過程開始,進一步研究dna的結構特點與功能,最后分析基...

  • 高一生物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黄色片一级 | 精品色欧美色国产一区国产 | 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av再线观看 | 国语久久 | 欧美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蜜月 | 国产久卡久卡久卡久卡视频精品 | 靠比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xxxxwwww欧美 | 69免费网站 | 欧美激情在线有限公司 | 久久网一区二区 |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 在线欧美一级视频 | 久久久久久成人网 |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久 | 性欧美videos喷潮 | 不用播放器的av网站 | 亚洲综合欧美另类 | 超碰欧美 | 逼逼爱插 |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女人的高潮国语对白 | 日本在线a视频 | 午夜四虎| 亚洲15页| 天天摸天天添人人澡 | 免费视频在线视频观看1 |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 成人国产第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一级片大全 | 中文字幕视频网 | 又大又爽又黄无码A片在线观看 | 操操操综合网 |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情爆乳 | 看免费的毛片 | 色婷婷夜夜躁狠狠躁麻豆免费 |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大柠檬导航香蕉导航巨人导航 | 99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