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設計的一般原則第一課時
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二節 設計的一般原則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主要闡述了產品設計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以及各原則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本節內容是全章的重點。設計的一般原則既是設計的規范,又是評價的尺度。學生通過對設計的一般原則及原則之間關系的理解,內化為初步運用設計的一般原則評價產品的能力,并為“能制定符合一般原則和相關設計規范的完整設計方案(課標要求)”作知識準備。
二、教學對象分析
高一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能夠模仿生活中已有產品進行一些簡單的設計制作,但大多是一些零碎而非系統的模仿技能。在上節課上,學生合作設計制作了“便攜式小凳”,對設計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并不自覺運用了某些設計的原則。而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人們長期設計實踐的總結,是設計時必須要考慮的因素。通過本節的學習,學生可以系統地掌握設計基本原則及相互間的關系,能用此原則來評價某一產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
(2)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存在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個產品。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善于思考、自主學習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團結協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技術素養,增強面對技術世界的信心以及對個人、社會、環境的責任心。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正確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及其關系。
(2)會應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些產品。
2、難點:對設計原則之間主次、制約、相互聯系關系的理解。
五、教學策略與方法
1、在本節的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主導—主體”的設計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知識建構和能力拓展。總體教學流程為:“情境導入——合作探究——自主發現——能力展現——總結提升”。
2、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
3、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技術世界因設計而愈加精彩,設計是技術發展的關鍵。有些產品因設計而成功,有些卻因設計而失敗。那么如何去評價一個產品的設計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就像如何評價我們設計出來的便攜式小凳符合要求的。設計是否有一定的原則可遵循呢?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在生活之中,做事情往往都要遵循一些規律和原則。同樣的,一個成功的設計,除了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設計過程外,還應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則,人們在長期的設計實踐中,逐漸總結出了一些設計的一般原則,即創新、實用、經濟、美觀、道德、技術規范、可持續發展等等,它們是指導設計過程和進行設計評價的基本準則。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設計的一般原則。
二、講授新課
1、創新原則
“你的手機換了嗎?”聽到這句廣告詞,你一定會聯想到電話機的發展變化。
從老式手搖電話機到現代的電話機;從磚頭式的手機到現代小巧玲瓏、功能齊備的手機,這一切都是創新設計的成果。從無線電應用到電話領域出現了手機,這一新的通信工具,幾年前這東西還是一部分人身份的象征,可今天它已經成為我們主要的通信工具。手機從它誕生到今天才走過了短短30年的時間,手機的設計者們別出心裁設計出花樣繁多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