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常見的技術圖樣 (第一課時)
(二)新課教學
1、投影:介紹幾種投影
教師:同學們都知道任何不透明的物體在光的照射下都會有影子,我想大家都玩過手影,下面請一位同學來表演一下手影。
學生:在投影儀幫助下表演手影。
教師:這位同學表演的非常精彩,讓我們用掌聲感謝他。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剛才這位同學表演的時候,有時候“手影”大,有時候小,有時候手影又是斜的;再者你分別站在早晨八九點鐘和中午12點左右的陽光下,地上的影子有何不同?
學生:思考后回答。
教師:這些現象就是投影(展示幻燈片)。
用實物演示不同光源、不同角度下物體投影形狀、大小的變化,引出投影線、投影面、斜投影、正投影等概念。
教師:在正投影中,一般一個視圖能不能完整地表達物體的形狀和大小 ,能不能區分不同的物體?
展示圖片:
學生:看到圖片后比較回答——不能。
教師:所以:根據對投影三要素與投影物體位置關系的討論,可以發現為確定物體結構形狀,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
引出視圖和三視圖的概念。
板書:“正投影與三視圖”
展示實物或圖片,提問:如果你從前、后、上、下、左、右看這個物體,分別得到哪些不同的圖形?
教師:同學們分析一下得到的這幾個圖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其中前和后,上和下,左和右得到相同的圖形。
教師:所以一般我們用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就可以表達一個物體。那么三視圖又是怎么得來的呢?
2、三視圖的形成
為了確定物體的長、寬、高和結構形狀,通常采用三個相互垂直相交的投影面(正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側投影面w)建立一個三投影面體系,再用正投影法將物體(所有面)同時向三投影面投影形成圖形。
演示。
三視圖的三個投影面相互垂直相交,為了在同一張圖紙上繪制三視圖,三個投影面須展開:正投影面不動,水平投影面向下旋轉90°,側投影面向右旋轉90°。如圖:
三視圖展開
(1)三視圖的投影關系:
(3)去掉投影
(4)物體三視圖的對應關系
(5)物體三視圖的方位關系
物體與三視圖的對應關系:
a、主、俯視圖都反映了物體的長度,即主、俯視圖長對正。
b、主、左視圖都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即主、左視圖高平齊。
c、左、俯視圖都反映了物體的寬度,即左、俯視圖寬相等。
板書:“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3.繪制三視圖
在黑板上板書或用課件展示:模型房三視圖的畫法和步驟。
學生活動
教師給出物體的組合,學生畫三視圖,(三個學生黑板畫圖,其余學生在草稿紙上畫)
4.三視圖在各個領域的應用:
5.課后探究
給出某一個物體的三視圖要求學生想象出物體的形狀并畫出事物的立體圖形。
構思過程:
八、教學反思
1. 采用情景劇導入的方法,學生在觀看同學詼諧的表演過程中不自覺地將自己置身于劇情中,不僅感受到技術語言交流的重要性,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并能保持到課程結束。好的情景往往觸人深思,這也符合中學生的心理。
2.用手影游戲的方式引入投影的概念,頓時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有幾個班的學生手影做的非常好,引起了同學們極大的贊賞。
3.學生由正等軸測圖直接繪制成三視圖,識讀三視圖還有一定困難,細致嚴謹的態度還需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