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試驗及其方法》的教學設計
3、在處理“技術試驗方法”這部分內容時,不需要面面懼到,只側重講一兩個方法即可。
4.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試驗,初步掌握簡單技術試驗的方法和試驗報告的寫作。
5. 教學時間:2課時
七、教學準備:
準備一段神州飛船發射的錄像、汽車破壞碰撞試驗視頻。
八、教學過程的設計:
1、引入新課
教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第二章第三節----技術試驗及其方法”,我們現在已經能夠運用新材料、新工藝和現代科學技術、制造出許許多多高精尖的機器設備。就拿飛行器來說,經過短短一百多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從萊特兄弟制造的最簡單的飛機(1903)發展到飛向太空的宇宙飛船,而這一系列的發展過程,都要經過一系列的科學技術試驗才能完成。技術試驗是技術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什么是技術試驗?為什么要進行技術試驗呢?請同學們看
案例分析--技術試驗衛星
技術試驗衛星是進行新技術試驗或為應用衛星進行試驗的衛星,人造衛星在發射上天前必須經過一系列的地面試驗,以考驗衛星的技術性能,但是地面試驗畢竟不同于天上,在地面上試驗完了還必須上天試一試,無論哪個國家在發射每一種應用衛星之前,都要發射一些技術試驗衛星。
教師:例如我們每天看到的中央和其他省市的電視節目都是通過通訊衛星傳送的,而每天的天氣預報則是根據氣象衛星測出的,這些衛星在投入正式運營以前都要經過一系列的試驗。自從我國在1970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不但可以發射各種用途的衛星,在xx年我國又成功發射了神州6號宇宙載人飛船,下面請看一段有關神州6號的錄像:
(播放神州六號飛行錄像)
中國“神舟”飛船發射歷程
中國于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飛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載人飛船和高可靠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制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
1999年11月20日,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航天試驗飛船“神舟”號發射成功,經過21小時11分的太空飛行,“神舟”號順利返回地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xx年1月10日,“神舟”二號無人飛船發射升空,10分鐘后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飛船按照預定軌道在太空飛行近七天,環繞地球一百零八圈,并順利完成預定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任務。
xx年3月25日,“神舟”三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神舟”三號是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狀態完全一致。
xx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飛船發射,是中國“神舟”飛船在無人狀態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飛行試驗: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承擔的航天員系統和飛船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分系統全面參加試驗,將進一步驗證飛船內載人環境參數和環控生保分系統飛行狀態。
xx年10月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及順利返回。教師: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在最短的時間內,在最少的試驗次數下成功的進行了載人的航天飛行。通過上面的試驗我們知道:
一項新產品設計生產出來后,其設計是否合理,性能和質量是否符合要求,都需要通過(技術試驗)來驗證。那么,何為技術試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