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與設計
一、控制的含義:控制是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過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標發展。
師:師生分析控制的三要素:有目的、有對象、有手段
舉例:一群孩子一塊玩,有一人想控制其他 遙控器、電燈開關……
大禹治水:[目的]泄洪 [手段] 疏通河道,泄洪為主 禹的父親鯀(gǔn)
二、控制的分類
人工控制:人工紡紗、普通自來水龍頭,旋轉按鈕打開電燈、駕駛汽車等;
自動控制:數控機床、飲料自動裝罐生產線、花房恒溫控制、十字路口紅綠燈的轉換等 ,按照執行部件的不同,控制分為:機械控制、氣動控制、液壓控制、電子控制等 ;
對于自動控制,按控制方式分為:開環控制、閉環控制
1、開環控制——我行我素(學生理解的用成語表達開環控制系統的特點,有趣)
控制系統的輸出量不對系統的控制產生任何影響。如:紅綠燈、電風扇的速度控制
聯系《算法與程序設計》,是順序結構
[實例]自動門的控制系統:人走近門時,門上方的紅外裝置檢測到人體熱輻射發出的紅外信息,控制電路接收到該信號后,便會發出相應的指令,啟動電機運轉,從而帶動門自動開啟,當門開啟后,控制電路將做出判斷,如果沒有人在門四周,就通知電機做反向運轉,使門關閉。
[分析]輸入量(給定量):紅外裝置是否檢測到人體熱輻射發出的信號;控制器:電路;執行器:電機;被控對象:自動門;輸出量:門開啟或關閉
2、閉環控制——隨機應變、見風使舵
把系統的輸出量返回到輸入端并對控制過程產生影響。
聯系《算法與程序設計》,是循環結構
實例:飲水機
簡單的自動水位控制裝置
在工廠化的家禽飼養中,由于飼養的空間很小,家禽密度很高,飲水槽不可以做的很大,否則將被家禽踐踏而使引水受到污染。但又要保持有充足的水量,不斷的自動補充新鮮的飲水。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就是需要一套自動水位控制系統,使得很小、很淺的飲水槽中始終有水而且水位維持不變。
這個水位控制系統其實非常的簡單,基本結構如下圖所示
由于蓄水桶上方密閉的空間氣壓比外界大氣壓強低,所以能夠保持蓄水桶中的水位高于水槽中的水位,當水槽中的水被飲用之后,外部的空氣將通過蓄水桶的下方桶口進入到桶上方的密閉區域中,增加了密閉區的壓強,蓄水桶中的水位降低,補充了水槽中的水,直至水槽中的水平面高過蓄水桶下方的桶口。
這個水位控制系統,非常可靠,而且極其簡單,似乎沒有如前所述的檢測裝置和反饋環節。
其實,這個系統巧妙地利用了空氣壓力的變化作為“檢測信號”,蓄水桶下部桶口的邊緣高度就是水位的“給定量”; 進入到桶上方的密閉區域中的空氣就是“反饋信號”,通過空氣的反饋,達到控制水位的目的,非常巧妙的設計。
10)this.width=10" border=0 twffan="done">
三、干擾的概念
1.
【涵義】:干擾就是對控制系統的行為造成影響的有害的信號及擾動,即除給定量外,引起被控量量值變化的各種因素。
要點:系統行為、被控量量值變化;引起變化的各種因素。
干擾因素
真正的控制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還會存在很多的因素影響。在控制系統中,除輸入量以外,引起被控量變化的各種因素稱為干擾因素。
(1)在電冰箱的溫度控制系統中,下列情況是否屬于影響其溫度控制的干擾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