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設計的一般原則第二課時(精選2篇)
第二節---設計的一般原則第二課時 篇1
第三章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二節設計的一般原則第二課時
新課引入
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設計的一般原則中的創新、實用、經濟和美觀原則。下面請同學們看一下這個臺燈,能發現在這個臺燈有什么特點嗎?這是一個不用電的“電燈”,它有無需電源 、永不停電的特點。這體現了什么原則?再看下面的圖片,同學們認為體現了什么原則?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同學們無電燈是真的無電嗎?它是接在電話線上,利用電話線中的低壓電來發光的。也就是說利用電信公司的電來為自己照明,這里有什么問題?而染發所用的產品中都有“對苯二胺”這種化學制劑,而有一部分人是對“對苯二胺”過敏的,為了防止過敏應該和注射青梅素一樣要進行皮試。當實際染發時美發師進行皮試的次數少得可憐。這里又存在什么問題?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這里存在什么問題呢?道德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設計的一般原則的第五個原則,道德原則。
新課講授
5、道德原則:產品設計必須考慮它與人、社會、環境的關系,必須遵循道德原則。要有尊重他人知識產權、技術成果的道德觀念。
設計者必須具有寬廣的眼界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那我們在設計時應注意那些道德上的問題呢?
[ppt展示] 不能單純為了謀取利益而損害人類所居住的環境。造紙、化工、醫藥。
[ppt展示] 不能為了私利而設計制造低級趣味的產品。整人玩具:癢癢粉、越洗手越臟香皂 、噴蟲口香糖、噴嚏粉、辣牙簽、辣茶葉、假可樂等。
[ppt展示] 不能設計制造假冒偽劣產品。假酒、假煙等。假酒大多是利用回收來的真酒瓶,用工業酒精加自來水勾兌而成,工業酒精的主要成分是甲醇,輕度甲醇中毒時,病人可呈現醉酒狀態。中度中毒者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出現視聽幻覺、視物模糊等癥狀。重度中毒者,可有面色蒼白、發紺、呼吸和脈搏加快、出冷汗、意識模糊、休克,最后因呼吸和循環衰竭而死亡。
[問題]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假冒偽劣的產品,我們作為消費者應該如何防偽呢,大家知道一些什么樣的防偽方法?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手機短信防偽
更不能設計生產有毒食品、藥品。大頭娃娃奶粉事件,阜陽市xx年5月1日以后出生、以奶粉喂養為主的嬰兒中沒有嚴重營養不良的嬰兒,共有輕中度營養不良嬰兒189例,其中因并發癥死亡的13名,劣質嬰兒奶粉主要是以各種廉價的食品原料如淀粉、蔗糖等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精等添加劑進行調香調味制成的,并沒有按照國家有關標準添加嬰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劣質奶粉中蛋白質等營養素全面低下是造成嬰兒患病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在農村和偏遠地區對嬰兒的危害相當嚴重。
xx年齊齊哈爾第二制藥公司生產的“亮菌甲素注射液” 假藥事件,該廠的假藥也是造成多人死亡。
[問題] 前面我們講到了利用回收來的真酒瓶來來造假酒,這無疑是不道德的,是違法的。那么酒廠自己回收酒瓶呢?玻璃可以回收利用嗎?如果都不回收將會怎樣?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酒廠自己回收酒瓶自己回收酒瓶當然是好事了,好的回收回去后通過清洗可以再利用,體現了循環經濟的概念,所謂循環經濟,就是物質要盡可能的發揮它的效用,要高效益、低能耗。破的玻璃酒瓶也是可以再利用的,目前玻璃容器工業在制造過程中約使用20%的碎玻璃,以促進融熔以及與砂子、石灰石和堿等原料的混合。
廢棄玻璃轉型利用 1.非加熱型。非加熱型利用也稱機械型利用。其具體方法是根據使用情況直接粉碎或先將回收的破舊玻璃經過清洗、分類、干燥等預前處理,然后采用機械的方法將它們粉碎成小顆料,或研磨加工成小玻璃球待用。
2.加熱型
加熱型利用是將廢玻璃搗碎后,用高溫熔化爐將其熔化后,再用快速拉絲的方法制得玻璃纖維。這種玻璃纖維可廣泛用于制取石棉瓦、玻璃缸及各種建材與日常用品。
如果不回收的話,那我們身邊可能會到處看到各種廢棄玻璃瓶。
講到了回收,請大家看看這位女士是誰?
[ppt展示] 張茵女士
[教師評析] 她是xx年胡潤富豪榜中的中國首富。知道她是怎樣成為中國首富的嗎?她是靠廢紙回收起家,是全美廢紙回收出口大王,后來又占領了中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再生紙原料市場。再進而進行造紙,成為中國牛卡紙的大王。
[問題] 同學們她現在已經不是中國首富了,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介紹她嗎?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因為張茵女士的事業高度的體現了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
6、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原則是指產品的設計要考慮到人類長遠的發展,關注生態、環保和資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以犧牲后人的利益和長遠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需求。
[ppt展示] 漂亮的紙制賀卡
[教師評析] 每年都因制作賀卡而砍伐大片森林,我們作為21世紀信息社會的青年,是不是用電子賀卡代替更有意義?
[ppt展示] 產品過度包裝案例
[問題] 產品過度包裝好嗎?為什么?有人說產品過度包裝錯在消費者,你怎么認為呢?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不好,因為①浪費資源;②污染環境;③損害消費者利益;④助長奢華消費。這里還要建議一下同學們,不要買陶瓷灌裝的商品,因為碎陶瓷只能是垃圾,況且陶瓷瓶本身不結實,稍有磕碰就掉瓷。陶瓷的燒制對能源利用來講,是高耗能的,特別對于粗制陶的燒制,由于工藝落后,還屬于高污染的企業,消耗寶貴的能源;污染不堪重負的環境制造的酒瓶,僅僅是一次性使用,這在當前構建節能環保型和諧社會是極不相稱的。
[ppt展示] 綠色包裝案例
[教師評析] 馬糞紙包裝,馬糞紙也是用稻草和麥秸等原料做的,只是在造紙的時候加工得比較粗,新型可降解一次性餐具。
[問題]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還有沒有一些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案例呢?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現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我們身邊也有了更多的循可持續發展的案例。新一代抽水馬桶的沖水量:大6升、小3升,使用這種馬桶一個家庭一個月可以節水近升,差不多有3600多瓶水。
科技新產品:光導管,采集太陽光的光導管綠色照明系統能夠把白天的太陽光有效地傳遞到室內陰暗的房間或者易燃易爆不適宜采用電光源的房間,改變目前很多建筑“室外陽光燦爛,室內燈火輝煌”的局面,可以有效地減少電能消耗。光導管還可以用于辦公樓、住宅、商店、旅館等建筑的地下室或走廊的自然采光或輔助照明,并能取得良好的采光照明效果,是太陽能光利用的一種有效方式。
節能燈:節能燈的發光率是白熾燈的4~5倍,如果將一盞40瓦的白熾燈換成10瓦的節能燈,按每天亮燈4小時計算,一個月照明可省電3.6度,一年可節電43.2度。
[問題] 同學們,剛才我們講到了節能燈,同學們想一下,如果我們設計生產的節能燈的燈頭的大小和原來的白熾燈不一樣的話,會怎么樣?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如果燈頭大小不一樣的話,那么我們的節能燈就沒有辦法使用,如果要使用就必須要換相應的接口。這樣是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的。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我們在設計生產過程中還必須有下面的原則:
7、技術規范原則
“技術規范”是有關開發產生技術的知識、領域、方法和規定的總和。
[案例分析] p64案例分析。
[問題] 請結合上述案例說明技術規范為什么應隨著設計的發展而發展?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技術規范如果不隨著設計的發展而發展的話,是不能適應新產品的要求的。
[ppt展示] 重要的產品認證標志。
[問題] 你能辨認這些標志嗎?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案例分析] 美泰公司曾先后3次在全世界范圍內召回數千萬件中國產玩具。前兩次召回的多萬件中,按照美國進口商的要求設計和生產的占85%;因為鉛含量不符合美國要求的占15%。第三次被召回的所有玩具的油漆中鉛溶出量都合格。
[問題] 玩具的生產要不要遵守技術規范?為什么第三次玩具是合格的,也被召回了?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技術規范有強制性的,也有推薦性的,有時我們不但要滿足強制性的,為了更好的取信消費者,我們還要有一些更高的推薦性的技術規范要達到。
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美國玩具安全標準。這些標準對材料品質、易燃性、毒性 、電/熱能、脈沖噪音、小對象、可接觸利邊等提出了要求。而且技術規范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的提高而發展的。
[ppt展示] tco是電腦的標準認證。tco92:低輻射、節電、防火、防電。tco95:環保、人體工程學。tco99:可回收。tco03:新技術。
小結:在這一節中,我們一共學習了七個設計的一般原則,這些原則有些是想到制約的,如一味地追求美觀,可能就會影響到實用,反之亦然。有些原則之間則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系,如在產品設計生產中,如果使用很高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來提高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就會在開發之初花費更多的技術費用和精力,看起來使經濟原則不能很好的得到體現,但是這樣做降低了次品率,減少了產品損壞維修的工作量,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使產品能得到消費者的贊賞,從而得到更多的市場,得到更多的利潤。
第二節---設計的一般原則第二課時 篇2
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二節 設計的一般原則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主要闡述了產品設計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以及各原則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本節內容是全章的重點。設計的一般原則既是設計的規范,又是評價的尺度。學生通過對設計的一般原則及原則之間關系的理解,內化為初步運用設計的一般原則評價產品的能力,并為“能制定符合一般原則和相關設計規范的完整設計方案(課標要求)”作知識準備。
二、教學對象分析
高一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能夠模仿生活中已有產品進行一些簡單的設計制作,但大多是一些零碎而非系統的模仿技能。在上節課上,學生合作設計制作了“便攜式小凳”,對設計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并不自覺運用了某些設計的原則。而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人們長期設計實踐的總結,是設計時必須要考慮的因素。通過本節的學習,學生可以系統地掌握設計基本原則及相互間的關系,能用此原則來評價某一產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
(2)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存在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個產品。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善于思考、自主學習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團結協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技術素養,增強面對技術世界的信心以及對個人、社會、環境的責任心。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正確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及其關系。
(2)會應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些產品。
2、難點:對設計原則之間主次、制約、相互聯系關系的理解。
五、教學策略與方法
1、在本節的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主導—主體”的設計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知識建構和能力拓展。總體教學流程為:“情境導入——合作探究——自主發現——能力展現——總結提升”。
2、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
3、課時安排:2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同學們回顧一下上節課學習的內容,我們講到了設計的一般原則的前面四個基本原則,分別是哪四個呢?
學生答:創新原則、實用原則、經濟原則、美觀原則。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設計的其他幾個主要原則。現在我們先來看下設計的第五個原則。
二、講授新課
5、道德原則
產品設計必須考慮它與人、社會、環境的關系,必須遵循道德原則。要有尊重他人知識產權、技術成果的道德觀念。產品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要而產生的,因此產品的設計應始終堅持為人服務的宗旨,不能處于某種不道德的目的而設計。
案例分析:毒瓜子,毒大米,毒豆芽、黑心湯圓、毒火腿、用工業染料染黃的腐竹、死雞做成的扒雞、黑心棉、假酒、假煙、“大頭奶粉”等等
補充案例:盜取銀行卡密碼器——假鍵盤套取客戶密碼
思考提問:道德原則對于產品設計有何意義?(維護社會治安、完善社會倫理道德、推進人類文明)
強調:道德是人類的起碼需求,不道德的產品設計將被一票否決!
6、技術規范原則
你知道為什么具有全球漫游功能的移動電話可以在全世界上百個國家自由地漫游通話?因為這些國家都使用相同的移動電話技術規范來建設它們的電話信號收發設備,所以手機就可以在世界各地暢通無阻地使用。你知道火車為什么能安全地運行在鐵軌上嗎?一個重要因素是鐵軌都是按照嚴格的技術規范標準設計制造的。鐵路的鋪設、火車的車輪間距離都有嚴格的技術規范標準,否則火車就無法在鐵軌上運行。各行各業都必須有一些設計的技術規范,這些規范往往是實踐經驗及科學理論的總結,在進行設計活動時必須遵循。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廣告宣傳,我們的產品安全性能好通過了國際iso9001等等的認證。這里涉及技術設計的規范性原則。
技術規范:有關開發產生技術的知識、領域、方法和規定的總和。
技術規范有強制性的,也有推薦性的。
思考提問:技術設計規范性原則有什么意義呢?(技術的規范往往可以降低成本,減少工作量;對消費這選購產品以及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也有很大的幫助。)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經驗的不斷積累,技術規范也會相應地發展,新的技術規范也會不斷地產生。
7、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就是要克服傳統產品設計的不足,使所設計的產品既能滿足產品功能的要求,又能滿足適應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其基本思想是,在設計階段將環境因素和預防污染的措施納人設計之中,將環境保護作為產品的設計目標和出發點。
產品的設計要考慮到人類長遠的發展,資源與能源的合理利用,生態的平衡等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技術產品是與生態、環境、資源等等緊密相連的。
案例分析:可降解的塑料袋;汽車尾汽排標準;汽車供油由化油器改為電噴裝置;城市公交汽車改燃液化汽。
提出問題:除了此七項原則外,設計還需要遵循哪些原則?(科學性原則、安全原則、經濟原則等等)
歸納:技術設計的一般原則
上述設計的一般原則,也是評價一個技術產品最基本的標準,對設計的成敗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下面根據設計的這些原則,來評價你們設計的便攜式小凳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
8、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的關系
那么這些原則是孤立的嗎?它們能同時遵守嗎?其實,在實際運用中,設計的各種原則并不是各自獨立的,它們之間有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關系。
案例分析:禮品、裝飾品的設計
三、課后總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設計的一般原則的七個主要原則,即創新、實用、經濟、美觀、道德、技術規范、可持續發展等原則,同時也知道了這些原則之間的相互聯系。希望同學們學完這一節之后,會運用這些原則來設計出一些比較優秀的、成功的產品。
來源:陳金德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