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設計的一般原則第二課時
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二節 設計的一般原則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主要闡述了產品設計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以及各原則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本節內容是全章的重點。設計的一般原則既是設計的規范,又是評價的尺度。學生通過對設計的一般原則及原則之間關系的理解,內化為初步運用設計的一般原則評價產品的能力,并為“能制定符合一般原則和相關設計規范的完整設計方案(課標要求)”作知識準備。
二、教學對象分析
高一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能夠模仿生活中已有產品進行一些簡單的設計制作,但大多是一些零碎而非系統的模仿技能。在上節課上,學生合作設計制作了“便攜式小凳”,對設計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并不自覺運用了某些設計的原則。而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人們長期設計實踐的總結,是設計時必須要考慮的因素。通過本節的學習,學生可以系統地掌握設計基本原則及相互間的關系,能用此原則來評價某一產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
(2)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存在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個產品。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善于思考、自主學習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團結協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技術素養,增強面對技術世界的信心以及對個人、社會、環境的責任心。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正確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及其關系。
(2)會應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些產品。
2、難點:對設計原則之間主次、制約、相互聯系關系的理解。
五、教學策略與方法
1、在本節的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主導—主體”的設計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知識建構和能力拓展。總體教學流程為:“情境導入——合作探究——自主發現——能力展現——總結提升”。
2、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
3、課時安排:2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同學們回顧一下上節課學習的內容,我們講到了設計的一般原則的前面四個基本原則,分別是哪四個呢?
學生答:創新原則、實用原則、經濟原則、美觀原則。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設計的其他幾個主要原則。現在我們先來看下設計的第五個原則。
二、講授新課
5、道德原則
產品設計必須考慮它與人、社會、環境的關系,必須遵循道德原則。要有尊重他人知識產權、技術成果的道德觀念。產品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要而產生的,因此產品的設計應始終堅持為人服務的宗旨,不能處于某種不道德的目的而設計。
案例分析:毒瓜子,毒大米,毒豆芽、黑心湯圓、毒火腿、用工業染料染黃的腐竹、死雞做成的扒雞、黑心棉、假酒、假煙、“大頭奶粉”等等
補充案例:盜取銀行卡密碼器——假鍵盤套取客戶密碼
思考提問:道德原則對于產品設計有何意義?(維護社會治安、完善社會倫理道德、推進人類文明)
強調:道德是人類的起碼需求,不道德的產品設計將被一票否決!
6、技術規范原則
你知道為什么具有全球漫游功能的移動電話可以在全世界上百個國家自由地漫游通話?因為這些國家都使用相同的移動電話技術規范來建設它們的電話信號收發設備,所以手機就可以在世界各地暢通無阻地使用。你知道火車為什么能安全地運行在鐵軌上嗎?一個重要因素是鐵軌都是按照嚴格的技術規范標準設計制造的。鐵路的鋪設、火車的車輪間距離都有嚴格的技術規范標準,否則火車就無法在鐵軌上運行。各行各業都必須有一些設計的技術規范,這些規范往往是實踐經驗及科學理論的總結,在進行設計活動時必須遵循。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廣告宣傳,我們的產品安全性能好通過了國際iso9001等等的認證。這里涉及技術設計的規范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