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導學案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跟速度的改變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變量的區別。
3.知道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能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義。
4.通過對速度、速度的變化量、速度的變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較,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2.加速度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關系
3.區別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速度的變化率
4.利用圖象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
難點: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
三、教學方法
比較、分析法
四、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起動的車輛
初始時刻的速度(m/s)
可以達到的速度(m/s)
起動所用的時間(s)
小轎車
0
30
20
火車
0
50
600
摩托車
0
20
10
教師引導學生三種車輛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分析比較發現:三種車輛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們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那么,如何比較不同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呢?從而引入加速度。
(二)新課內容
1.速度的變化量
提問: 速度的變化量指的是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 要比較速度改變的快慢,必須找到統一的標準。也就是要找單位時間內的速度的改變量。
2.加速度
學生閱讀課本,教師引導學生得出:
(1)定義:速度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的時間的比值
(2)物理意義:指進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
(3)單位:米/秒2(m/s2)
(4)加速度是矢量,方向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
(5)a不變的運動叫做勻變速運動。勻變速運動又分勻變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曲線運動。
[例題1] 做勻加速運動的火車,在40s內速度從10m/s增加到20m/s,求火車加速度的大小。汽車緊急剎車時做勻減速運動,在2s內速度從10m/s減小到零,求汽車的加速度。
分析:由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所以我們計算的時候必須先選一個正方向。一般選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
分析討論:
(1)火車40s秒內速度的改變量是多少,方向與初速度方向什么關系?
(2)汽車2s內速度的改變量是多少?方向與其初速度方向有何關系?
(3)兩物體的運動加速度分別為多少?方向如何呢?
練習:課本p31,第1題
思考課本p31,第2題
a.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卻不等于0。
總結:加速度與速度沒有直接關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為零(某瞬時);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為零(某瞬時);
b.兩物體相比,一個物體的速度變化量比較大,而加速度卻比較小。
總結:加速度與速度的變化量沒有直接關系:加速度很大,速度變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變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變化率”——表示變化的快慢,不表示變化的大小。
c.物體具有向東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卻向西。
總結:物體是否作加速運動,決定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關系,而與加速度的大小無關。加速度的增大或減小只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程度增大或減小,不表示速度增大或減小。
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時,物體作加速運動,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來越快;若加速度減小,速度增大得越來越慢(仍然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