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的教學設計
教師將學生所說內容寫在黑板上,并從中找出關鍵詞語引出在對外交往中,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師講解外交政策的含義。(屏幕顯示:外交政策:主權國家在對外活動中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教師過渡:我們班上的一些同學,非常關注中國的對外交往活動,下面就請他們將他們關注和研究的成果與大家分享。
學生之間互動交流:中美建交30年的發展歷程和中非關系的發展歷程。
教師提問:①中美關系為什么“一波三折”?②非洲人民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國,中國與非洲真誠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教師進一步設疑,請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思考:維護國家利益與我國外交政策的關系。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在歷史上我國曾飽受戰亂之苦,深知戰爭只能對社會造成巨大的破壞。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們只有維護和平,才能促進社會發展;這不僅需要我們維護國內的穩定,也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爭取國際和平環境與維護世界和平結合起來,既維護自身利益,也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屏幕顯示:我國外交政策的依據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
教師過渡:我國的外交政策是我國外交活動的指南,在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引下,我國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播放視頻:中國領導人頻頻出訪,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維護世界和平作貢獻。
教師提問:結合同學的成果展示和觀看的視頻資料,說一說:我國是如何踐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
(屏顯:發展中美建設性戰略伙伴關系;發展中非友好合作關系……中國領導人頻頻出訪,足跡踏遍五大洲;外國領導人頻頻到訪,客人來自全世界……從上合組織的日漸壯大到六方會談中的積極斡旋;從聯合國執行維和任務到印度洋海嘯災難救助;從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召開到各項重大協定的簽署;從周邊睦鄰友好關系的深化到大國間高層戰略對話的推動……)
學生討論后回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歸納出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標、基本立場、基本準則,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屏幕顯示新中國外交圖片,教師過渡:新中國取得的成就,世界人民給予了高度贊譽。“中國貢獻”、“中國聲音”等成為國際社會熱議的焦點。大家議一議:我國在外交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呢?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經濟的快速增長、國際地位的提高、綜合國力的增強、正確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