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的教學設計
三、三維目標,和諧統一
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目標從縱向而言分為三個層次:總目標,即宏觀目標,它統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方向和總要求;模塊目標,即中觀目標,它規定特定課程內容的教學主題和具體要求;專題目標,即微觀目標,它規定專題內容的特有價值和教學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目標從橫向而言分為三個維度: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三維目標是一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各自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只有縱向、橫向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課程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課教學所要達到的預期教育功能。
新課程要求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優先考慮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知識目標是支撐全部課程目標實施的基礎,服從并服務于能力目標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但是在教學中如何確立和實現這一目標,絕不是簡單地寫在白紙上的幾行黑字,而是教師的一種教學追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打開心扉的鑰匙,是溝通心靈的橋梁。當學生被教學內容和教師豐富的思想情感所吸引時,就會情不自禁地進入美的境界中,體驗著美的情趣,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高尚的、健康的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學中應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使師生在情感交融中達到思想的交流和心靈的溝通,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從而主動接受教育。
在本課教學中,師生共同選取了58張體現中國外交成就的圖片和兩段視頻。依照選取經典的可用于深入分析的、且適合本校或本班學生實際的材料的原則,我們對教學資源的選用進行了反復推敲。教師從即將迎來共和國的60華誕導入,從中引出外交成就是60年輝煌歷程中濃墨重彩的一頁,并喚起學生說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外交活動;到創設情境讓學生概括出一組體現中國外交主張的“關鍵詞”;從對學生互動內容的解讀到視頻解讀以及中國外交取得輝煌成就原因的分析;從“來自國際社會的聲音”到體現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畫面展示,再到教師充滿激情地引導大家欣賞歌曲《中國大舞臺》感悟中國外交風采。所有這些環節的設計,都以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的呈現,并以實現三維教學目標的和諧統一為最高追求。
學生是教育的核心元素,他們不僅是教的對象,而且是教學中最活的教育資源。因為最好的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最好的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僅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更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利于學生在充滿教學民主的過程中提高主動學習和發展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運用在研究性學習小組活動中收集的資料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交流,不僅充分利用了本校資源,而且達到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目的。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生有個性地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將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同學、把自己的價值判斷與大家分享,在互動中喚起大家關注國際社會、關注中國在國際社會中地位和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最終目標瞄準的不是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因此,我追求實現課程目標和教育元素相統一的教學,以期更好地促進教學整體目標的實現,促進師生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