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稅和納稅教學設計
教師點評:強制性是稅收區別于其他財政收入的主要標志。
(2)無償性。國家取得稅收收入,不需要償還納稅人,納稅人也不能提出回報要求。
(3)固定性。稅收是無償的、強制的,處理不好就會引發社會矛盾,因此,國家征稅之前必須依法律形式,規定好征稅對象和稅收數額之間的比例,不能隨意變動、征收。當然,國家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稅收政策。
稅收的這三個特征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
教師點評:無償性要求必須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強制性、無償性決定了必須具有固定性。
【2】. 我國稅收的種類
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具體稅收項目?
總結:增值稅、所得稅、營業稅、關稅等等。根據稅收的征稅對象,目前我國的稅收分為五大類,共20多種。請大家看教材69頁“名詞點擊”,了解一下五大類稅收的特點,看看它們都是針對什么對象征收的。
教師:在這些稅收種類中,影響最大的是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下面我們重點學習一下這兩種稅收。
1. 增值稅
增值稅屬于流轉稅,是以生產經營中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稅收。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其基本稅率是17%
計稅方法:增值稅=商品銷售額×稅率-上一環節已繳稅金(知識擴展)
教師:同學們想一想,這樣繳稅有什么好處呢?
(可以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防止前一環節企業偷漏稅,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和體現公平競爭,有利于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2. 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稅收。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居住滿一年,從我國境內外取得所得的個人,以及不在我國境內居住和居住不滿一年,而從我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
請大家看教材“相關鏈接”及有關圖表,了解個人所得稅有關征稅項目、發展情況和計稅辦法。
教師總結:近二十多年來,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發展迅速,這也反映了我國經濟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有了較大提 高。與增值稅的計稅方法不同,個人所得稅采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稅辦法,就是個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納稅人個人收入越多,繳納個人所得稅越多。
教師點撥: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辦法是分段計算的,個人收入1600元以內不計稅,多余1600元以上部分,按不同稅率分段計稅。請同學們計算教材所列題目。
教師:同學們想一想,這樣計算個人所得稅有什么意義呢?
教師點撥:有利于增加財政收入,有利于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
【3】.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教師點撥:
1. 依法納稅的必要性
稅收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國家賴以存在和實現其各項職能的物質基礎。
我國的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有了收入,才能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因此,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自覺誠信納稅,這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也是公民愛國的具體表現。
2. 偷稅、欠稅、騙稅、抗稅是違法行為
(1)偷稅
偷稅是指納稅人有意違反稅法規定,用欺騙、隱瞞等方式不繳或少繳應繳稅款的行為。如偽造、銷毀、涂改帳本和票據,隱瞞銷售收入等。
(2)欠稅
欠稅是指納稅人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沒有按時繳納而拖欠稅款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