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我國的宗教政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合作,我會學】
材料一 跨越兩岸的佛教盛事: XX年3月28日至4月1日來自50多個國家的千名高僧大德,在5天的時間內跨越兩岸參加第二屆佛教論壇,論壇在無錫開幕,臺北閉幕。本論壇的宗旨是為世界佛教徒搭建一個交流、合作、對話的高層次平臺,為國際佛教交流提供良好的契機。
材料二 在藏區,群眾日常的宗教活動享有充分的自由。在中央的關懷下,西藏一批重要的宗教場所得到修繕。西藏自治區民宗委主任說,為進一步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確保群眾的信仰自由,自治區先后制定了8個地方性法規,將宗教活動的管理逐步納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
閱讀上面兩段材料并思考:材料是如何體現我國的宗教政策的?
【我訓練,我鞏固】
1、某中學高一年級同學就"如何理解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舉行了一次課堂討論.下面是四位同學提出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
a.宗教信仰自由是對信教者而言的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著可以到宗教場所宣傳無神論
c.國家保護一切宗教活動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在有各種宗教信徒1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8.5萬余處,宗教團體3000多個。宗教團體還辦有培養宗教神職人員的宗教院校74所。這一事實充分說明( )
a.國家保護、支持正常的宗教活動 b.宗教與社會主義制度是相適應的 c.宗教團體可以有組織地到學校開展傳教活動 d.我國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護
3、在我國,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的宗教界人士有17000余人。這說明 ( )
a.在我國,信教群眾和不信教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b.我國鼓勵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信仰宗教
c.宗教已經與社會主義相適應、融和 d.宗教與政治相互結合,共同發展
4、在我國,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之所以能夠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因為( )
①我國宗教實行獨立自主自辦的方針②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④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宗教已經從本質上得到改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是指 ( )
① 要求宗教信徒放棄宗教信仰 ② 要求信教群眾愛黨、愛國、愛教結合起來
③ 宗教活動要遵守憲法和法律 ④ 用馬克思主義思想取代迷信思想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③
6、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