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教案 前言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政治活動,正確區分政治現象。
(2)正確理解政治的科學含義,從政治與經濟、與階級、與國家政權三個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3)簡單了解本課程的主要框架內容。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運用基本原理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
(2)通過事例說明政治與經濟的關系,能夠運用“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理論分析現實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現象。
(3)通過學習這門課程,獲得相關知識,提升學生參與政治生活的素養和能力,增強公民意識和國家觀念。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理解一切政治活動都是圍繞著國家政權展開的,政治核心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和方法,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
(2)促進學生了解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內容,明確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發參與熱情,提高學生政治參與技能。
二、教材分析:
1、教學重難點
(1)政治的科學含義。
(2)我國當前最大的政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
(2) 階級性是政治的根本屬性;
(3) 政治核心問題是國家政權的問題。
2、教學工具:傳統教學工具(黑板、粉筆)和多媒體課件。
3、教法:設問法、事例說明法、講授法、多媒體演示法等。
三、--
『導入 新課』
設問:同學們寒假“政治”作業 做完沒有啊?(答略)我們這里說的政治作業 是不是我們這學期所要學到的政治模塊呢?(引起學生思考,重點理解政治含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說到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態度等都包含“政治”二字,這學期我們要學習政治生活這模塊,首先也要弄明白什么是“政治”?可是,“政治”二字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清楚的,要從多方面來理解。
『講授新課』
一、政治的科學含義(重點)
馬克思主義認為,政治與經濟、政治與階級、政治與國家政權有著密切的聯系,應該從這三個方面來理解:
1、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
(1)政治根源于經濟,由經濟決定。
(2)政治是為經濟服務的,又反作用于經濟。
(3)任何階級和社會集團的政治活動,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和維護本階級、本集團的根本經濟利益。
2、政治的實質是在階級社會中,表現為階級之間的關系和階級斗爭。
階級:人們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對生產資料占有不同。階級實際上是社會經濟關系的人格承擔者,是經濟范疇的人格化。由于經濟地位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關系,這種政治關系就是經濟關系的集中表現。為了實現和維護各自階級、集團的根本經濟利益,則勢必發生激烈的階級斗爭。從這個意義上講,政治就表現為各階級之間的斗爭。在階級生活中,政治的實質是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