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教學設計
生2:那也不是政府管的吧。那是我們那的物業(yè)搞的。
師:實際上,小區(qū)內(nèi)設施的建設是由業(yè)主出資興建、開發(fā)商承辦的。
我想再問下大家,前不久通過了一部保護私有財產(chǎn)的法律,大家知道是什么嗎?
生(齊答):《物權法》……
師問大家:法律是不是由政府制定并通過的?
生1:應該不是的。
生2:我記得老師說過是由立法機關制定通過的。
師:是的,生2說對了,《物權法》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通過的。這些問題我們在后面的學習中會給大家做詳細的介紹。
看來政府并不是事事都管。
政府不是包辦一切的。有些事情政府辦不了,也不該辦。從政府的角度來說,政府只有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能,做到“不失位”(也就是管該管的)、“不越位”(不去管不該管的)、“不錯位”(不能什么都管),才能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更好的為民服務。從公民的角度來說,遇到事情會不會找政府,知不知道找哪個政府部門,則是政治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下面我們一起來玩?zhèn)小游戲,在38頁有一張圖表,我們來一起填一填。
比如,路燈壞了應該找哪個部門?
生:市政部門。
師:買到假貨應該找哪兒?
生:工商部門。
師:對了。
【評議政府,回歸社會生活】
師(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探討了政府的主要職能,也懂得了政府不是包辦一切的。我們從中了解和明確了很多道理。看大家的樣子,討論了這么久,似乎還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這樣吧,我這兒還有一個話題,大家一起帶回家和家人一起探討如何?
生:好。
師:很簡單,就是對我們市政府的相關部門履行職能的表現(xiàn)進行一下評議。可以具體的談談這些職能部門是不是依法辦事?是不是符合有關規(guī)定?履行職能的最后效果如何?這問題我們下一次來討論。
(下課鈴聲響起)好,這期節(jié)目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教學反思
課題研究方向是:新課程下如何使政治教學回歸社會生活。課后本人進行了反思,認為本節(jié)課在如何解決預設的問題方面還是有一定的亮點和創(chuàng)新點的,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 這節(jié)課教學設計的亮點、創(chuàng)新點在于:
a) 設計了較新穎的形式。在教學設計中,本人考慮用一種較為新穎的形式——主持訪談節(jié)目的形式導入新課,設置“我看政府”欄目,以引起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興趣;并且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錄象、視頻等資料。
b) 設計了生活化的話題。在一整節(jié)課的教授過程中,選擇怎樣的話題導入新課、如何使話題貫穿全課是相當重要的。本人最終選定今年元宵期間“福州市南后街燈展”這一話題,因為此次燈展影響力較大,學生參與人數(shù)較多,時間也不遠,貼近生活。
c) 設計了交流互動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尋找身邊的職能政府”的學生活動來檢驗學生對政府主要職能的了解情況:在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所知道的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實例,并將材料帶進課堂與師生進行互動、展示和分析。
二、 通過本節(jié)課教學,較成功地解決了一些問題、較成功地實現(xiàn)了預設的一些亮點及創(chuàng)新點:
在形式實施方面,學生較為接受這么一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在開始上課時,當我宣布今天來模擬一次電視訪談節(jié)目時,學生都感覺比較新鮮;當我拿著話筒走近他們時,很多學生表現(xiàn)出強烈的發(fā)言欲望;
在話題討論方面,學生對燈展這一貼近生活的、剛剛發(fā)生的事情比較感興趣。許多學生都比較興奮地回憶起當時場面,該情景創(chuàng)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話題的深入,學生基本都能推出將要學習的結論,較好地實現(xiàn)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