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1
幻燈片三:南京市政府電子政務網站首頁
(這種電子政務的優點是:方便、快捷、透明、工作效率高。)
幻燈片四:行政仲裁、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之比較
行政仲裁 行政復議 行政訴訟
不同點 當我們與別人發生糾紛無法協調時,向政府申請行政裁決。 當我們不服政府機關的某一執法行為時,可以向該機關的上級申請裁決。 當我們不服政府機關的某一執法行為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裁決。
相同點 都屬于我國行政司法的主要內容。
都是公民求助或訴訟的重要法律途徑。
(優點:提供法律途徑)
通過以上的幻燈片讓學生初步了解公民求助政府的幾個途徑并感悟它們各自的特點。
2.公民學會向政府部門求助或投訴的作用和意義。
課堂設問:上面的這些途徑對公民有什么用?公民向政府求助有何意義?
提示:有了政府提供這些求助的途徑,公民就可以向政府部門進行求助,對于公民來說,有助于解決自己面臨的困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于政府來說,可以讓他們不斷改進工作。
【教學總結】
一、對教材知識的歸納總結
演示本課知識體系:
通過本節歸納第三課內容,把握二條主線:一是從政府職能和責任回歸一點,我們的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通過切實履行各項職能,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從而體現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二是公民應該學會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并懂得通過政府為公民求助或投訴而提供的途徑與方式去求助政府,監督政府,從而增強自己的政治責任感和參與能力。
作業設計:作業本練習
板書設計:
二、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
(一)解讀一個市長的承諾
(二)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1. 我國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原則及其依據
(1)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2)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3)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三)求助有門,投訴有道
1. 方式和途徑
2. 公民學會向政府部門求助或投訴的作用和意義
教學反思
1,本節學習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比較密切,因此,教學中要注意雙向互動,鑒于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中盡量挖掘一些能打動學生的正面事例,讓學生深入實際了解情況,聯系現實生活體會教材的政治學道理。
2,在教學案例的選取上,堅持把國家大事和學生身邊小事結合起來的原則,既讓學生了解當前的時政,關注國家政治生活大事,又增強學生參與身邊政治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3,最后在練習在設計上突出集體教學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適應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要求,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