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最佳的選擇,
2、對公民: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鍛煉參與決策的能力,增強關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責任感。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22頁課堂探究,討論如果你來組織這一聽證會,應該邀請哪些人參加?如何設置會議程序?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思考討論。
教師點評:(略)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內容講述了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和重要意義,通過學習,要自覺樹立決策參與意識,不斷提高參與決策的能力。
(四)實例探究
[例1]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主要前提是 ( )
a. 召開信息發布會 b. 調查研究,拓寬民意反映渠道
c. 賦予公民廣泛的政治權利 d. 決策者的決策能力
答案:b
[例2] 下列對政府決策的理解正確地是( )
a.是政府的事情,與一般群眾無關 b.要從國家利益而不是群眾利益考慮
c.要考慮各方面利益,反映人民意愿 d.由專家學者論證決策即可
答案:c
[例3]實施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的依據是,公民有對涉及公眾利益決策的 ( )
a.知情權 b.決策權 c.監督權 d.表決權
答案:a
[例4] 下列對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理解正確地是:(1)有利于把人民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點 (2)有利于充分發揚民主,反映民意 (3)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和貫徹執行 (4)有助于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 )
(1)(2)(3) b.(2)(3)(4) c.(1)(2)(4) d.(1)(2)(3)(4)
答案 d
★課余作業
比較民主決策的不同方式
方式
含義
主要方式
依據
主要目的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專家咨詢制度
社會公示制度
社會聽證制度
★教學體會
本節學習的有關知識,與學生實際參與問題聯系比較密切,教學中注意雙相互動,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民主參與的方式和意義,提高參與能力,切忌機械記憶。
2.3 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