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最佳的選擇,
1、識記村委會、居委會及其作用
2、正確理解基層民主管理中公民民主參與的形式
3、聯系實際分析公民在基層管理組織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提高公民參與民主管理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體驗參與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重點
村委會、居委會及其作用,公民在基層管理組織中的參與的形式和作用
★教學難點
公民在基層管理組織中的參與的形式和作用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建議
本框題涉及的實際生活內容較多,建議教師多采用具體材料、數據等輔助學習、理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民主選舉、民主決策都是民主管理的要求,保證人民群眾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是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本節將進一步學習民主管理方面的內容。
(二)進行新課
一、最廣泛的民主實踐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第23頁材料,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這些材料展示了我國基層民主自治的發展進程。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作為我國基層民主的自治機構,是人民群眾參與民主管理,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務重要實踐形式,得到了國家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證,對于保障、擴大基層民主有重要意義。
1、農村的村民委員會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3-24頁內容,說明農村的基層民主形式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內容?
(1)含義: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務的機構。
在村民委員會的帶領下,廣大農民實行村民自治,在實踐中學習、掌握管理村務的本領,切實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
(2)村民自治的內容:
村民直接投票選舉自己滿意的人擔任村委會干部。這是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
村民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發表意見,參與本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決策與管理。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會議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討論決定。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這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管理村里日常事務的有效途徑。
運用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干部、村委會定期報告工作等形式,監督村干部和村委會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24頁圖表,思考所提的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積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