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復習綱要
c征稅的過程實質是物質財富從個人單位無償地轉給國家。
d稅收是國家財政的基本形式。國家的財政的部分來自于稅收。
稅收的本質:
稅收是國家按照法律規定向納稅單位和個人無償地征收實物或貨幣所形成的特殊分配關系。集中反映了國家和各個階級和階層的經濟利益關系。
(2)稅收的基本特征
強制性
a強制性含義:稅收是憑借國家權力依法強制征收的。是依據國家的政治權力,而不是財產權力。
b稅收強制性表現:表現在稅收是國家通過法律形式確定的,征稅必須有法律依據,納稅人拒不納稅要受法律制裁。
c認識稅收強制性的意義: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依法納稅是公民的義務。
因為稅收有強制性特點,所以它是國家取得財政的最可靠的形式。
無償性
a稅收無償性的含義:國家征稅是無條件的。就具體征稅過程說,征稅為國家所有,既不存在償還,也不需要對納稅人付出任何代價。
b、稅收的無償性是相對的。對納稅人講,納稅后沒有取得任何報酬。從這個意義看,稅收不具有償還性。但從財政整體看,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具有為人民謀福利的性質。
固定性
a固定性的含義:在征稅前,就以法律形式,預先規定了征稅對象和征收數額之間的比例關系。不經過國家批準就不能更改。
b稅收固定性意義:
稅收固定性是對國家的約束,也是對納稅人的約束。對國家約束表現在國家只能按照法律規定征稅,不能無限度地征稅。對納稅人約束,表現在納稅人只要取得應稅收入、應稅財產或發生應稅行為都得按照標準納稅,不得自行降低標準。
c稅收的固定性是相對的。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具體的征稅標準是可以改變的。
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緊密聯系的,不可分割的。稅收的無償性需要強制性保障。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他的固定性。
2、我國稅收的種類
(1)我國稅收的劃分
根據征稅對象的劃分,我國稅收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資源稅、財產稅和行為稅等五大類。
流轉稅:是以商品交換中,交易額和勞務收入額為征收對象的稅種。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和關稅等。
所得稅:是以各種所得額為征稅的對象的稅種。如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資源稅:以開發和利用特定自然資源為征稅對象的稅種。如開礦。
財產稅:是以納稅人擁有或支配的財產為征稅的對象的稅種。
行為稅:是以納稅人的某些特定行為征稅對象的稅種。如屠宰稅。
重點要理解兩大稅種:
(1)增殖稅:是以生產經營中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
它的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業務。及進口貨物的單位或個人。增值稅的基本稅率為17%。
增值稅只對增值額征稅。可以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也可以防止前一企業生產環節的偷漏稅行為。有利于促進生產專業化和體現公平競爭。有利于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
(3)個人所得稅:
a、定義: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一種稅。
b、納稅對象:它的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有住所,或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從我國境內外取得所得的個人。在我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滿一年而從我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
稅率:按照應稅項目不同,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實行累進稅率,納稅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
案例:
個人月工資,減去XX元,應交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