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復習綱要
發展生產力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2)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
a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是我國的根本任務。
堅持黨 的基本路線,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地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b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中不相適應的部分,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通過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各項制度,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探索:
請結合以下觀點談談自己的認識:
觀點一: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加快生產力的發必須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
觀點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
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
(1)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2)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圍。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鐵路、交通運輸、電力、鋼鐵廠、能源工業等關系國計民生的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基礎。)。
我國公有制經濟的范圍是: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3)國有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國有經濟是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以國家所有制的形式存在),同較高生產力的水平相適應。
(4)集體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集體經濟是由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經濟。包括各種形式的合作社、集體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
集體經濟的地位:是我國農村主要的經濟形式。也廣泛存在于城鄉的工業和服務業中。
集體經濟作用:可以廣泛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發展集體經濟對發揮公有制的主體作用有重大意義。
(5)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含義
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其中的國有成分,集體成分,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尋找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實現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以作為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可以增強公有制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主體作用。
(6)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體現
一是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二是國營經濟控制國民經濟的命脈,對經濟起主導作用。
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的稀缺資源的能力上。 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營經濟占支配地位。
2、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我國除公有制經濟外還有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
(1)、個體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個體經濟是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占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支配。
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的補充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