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復習綱要
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推進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的流動,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村發展。
d、統籌區域發展
我國地域發展不平衡,地區發展差距在擴大,必須統籌區域發展,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北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部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和我國加入世界經貿組織,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立足國內、放眼世界,加快社會主義建設。
一、面對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a生產全球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的一個環節。
案例:歐洲共同體生產的“空中客車”,是英法、荷蘭、西班牙、比利時等國生產的零件,在法國組裝的。
b貿易全球化
隨著各國對外開放的發展,世界各國都卷入了國際商品交換中,國際貿易額擴大,參與交換的商品的的種類多,范圍廣。
案例:1950年世界商品交易額為610億美元,XX年為62400億。世界貿易額的增長速度達到12•5%。
c資本全球化
資本在國際間迅速的流動,資本額和流動速度都達到全球化。
1997年世界資本市場達到:10256億美元,世界市場的資本交易額每天超過1•5萬億。一年的交易額達到5萬億。
(3)經濟全球化的載體:跨國公司
經濟全球化是通過跨國公司實現的。
跨國公司是指在本國擁有一個總部,并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擁有子公司的國際性企業。
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生產經營方式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圍內流動,推動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
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1)經濟全球化的有利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2)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現階段經濟全球化實質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
發達國家具有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現代信息技術,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
(3)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a經濟全球化擴大了世界各國的貧富差距
經濟全球化使兩極分化更嚴重,一極是發達國家的財富積累,一極是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加劇。
b經濟全球化導致風險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威脅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
案例:1997年泰國貨幣貶值引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損失。
(4)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抓住機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迎接挑戰。
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1、對外開放的新階段
(1)、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
世界世貿組織成立與1995年一月一日,是世界三大經濟組織之一,(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