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公民的政治參與 (新課標高一政治生活)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回答問題。教師總結:(1)選擇選舉方式要根據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文化水平來確定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眾的民主素養不高,我國只在鄉鎮人大代表選舉中實行了直接選舉。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的民主意識增強,政治參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國將直接選舉的范圍擴大到縣級人大代表選舉,并實行了差額選舉。(2)選舉方式的選擇要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選舉方式。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面對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展不平衡的實際狀況,我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采用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三、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教師活動:同學們看教材第18頁,說明為什么要重視自己的選舉權利?如何重視并使用好自己的選舉權利? 學生活動:閱讀思考討論教師活動:總結講評。行使選舉權的重要性(1)行使好選舉權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是公民政治素養高低的重要標志。(2)選民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選舉權,才能更好的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3)是否積極參與選舉,認真行使選舉權,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標志。教師活動:那種“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意識不強的表現。那么,怎樣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呢?請同學們根據上面的學習,談談自己的想法。學生活動:思考討論教師點評: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1)要不斷提高自己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端正參加選舉的態度,提高選舉能力,選出切實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2)要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和公民參與意識,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自己的選舉權。(3)要不斷提高政治參與能力,在理性判斷基礎上,鄭重投出自己的一票。(三)課堂總結、點評本節內容講述了我國的選舉方式以及如何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的有關知識,懂得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應該增強主人翁責任感,自覺珍惜并運用好選舉權,以促進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四)實例探究[例1] 下列選舉方式屬于間接選舉的是 ( )a. 全班同學投票選舉自己的班長 b.縣人大代表選舉市人大代表c. 某村村民選舉村委會主任 d.某鄉鎮選舉本鄉鎮人大代表答案:b [例2] 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是: (1)物質生活條件 (2)國家性質(3)選民文化水平 (4)候選人的結構構成 ( )a.(1)(2) b.(1)(3) c.(1)(2)(3) d.(1)(2)(3)(4)答案:c[例3]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下,適宜采用的選舉方式是( )a.間接選舉 b.差額選舉 c.直接選舉 d.等額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