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的產生和發展 教案
第四,紙幣比金屬貨幣更容易保管、攜帶、運輸。
師:正是由于紙幣與鑄幣相比有這些優勢,所以世界各國都逐漸取消了金屬貨幣,而由紙幣取而代之。大家知道我國的紙幣最早出現于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名稱是什么?它出現的歷史背景如何?請同學們填空:
我國最早出現的紙幣是北宋(朝代)年間在富有“天府之國”之稱的四川境內流通的交子,它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
是的,隨著商品交換的長期發展,當今世界人們通常已把流通中的紙幣稱為貨幣。我國惟一合法的貨幣叫人民幣。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人民幣和世界上的主要紙幣呢?
(3)我國的人民幣(板書)
(學生看書回答,出示幻燈片)
①人民幣是我國惟一合法的貨幣,國家授權中國人民銀行負責發行;
②人民幣的主幣是圓(元),輔幣是角、分,采用十進位制,以“¥”為符號;
③人民幣的流通,是我國國民經濟、人民生活賴以維持,發展的血脈;
④世界上的主要紙幣:“美元”、“歐元”、“日元”、“盧布”等。
師:但是近年來,我國各地屢屢發現假人民幣,就連XX年10月剛發行的第二批第五套人民幣20元券已發現有假的。假如你遇到假幣應該怎么辦?
當我們遇到假幣時,一是拒收;二是送銀行鑒定;三是如果知道有人偽造人民幣,則應該向公安機關舉報。總之,愛護人民幣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職責。另外,大家知道,香港、澳門回歸后,享有高度自治權,可以發行自己的貨幣——港元、澳元。怎么認識港元、澳元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研究一下。
(創設情景)
有同學說,現在企業經濟不景氣,人們生活水平不高,就是因為沒有錢。假如我當了中國人民銀行的行長,我就下令多印些鈔票,使企業有錢購買生產資料,人們有錢買生活資料,這樣做行嗎?
(學生議論)
師:這樣做是絕對不行的。這就涉及到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公式。
2.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公式(板書)
盡管國家有權發行人民幣,有權規定紙幣的面值,但國家卻無權規定紙幣的購買力,也就是說國家不可以任意發行紙幣,紙幣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實際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度。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受規律支配的,它同商品的價格總額與正比,同貨幣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見幻燈片)
商品的價值總額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
貨幣的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總量×價格水平
=
貨幣的流通速度(單位時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