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必修2第八課《走進國際社會》
2.XX年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國家出席會議并發表了題為《通力合作 共度時艱》的重要講話。指出:國際社會應該認真總結這場金融危機的教訓,在所有利益攸關方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革。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應該堅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營造有利于全球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
【真題演練】
例1.(XX年江蘇高考,24)目前,發展經濟是中國和東盟各國最為關心的問題,由于地域和經濟關系等因素,雙方日益形成一種命運共同體,中國和東盟的戰略伙伴關系進一步得到鞏固。這說明
a.競爭、合作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
b.主權國家是國際關系的主要參加者
c.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和推行對外政策的依據
d.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答案]c
例2.(XX年江蘇高考,11)鄧小平曾指出:“考慮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主要應該從自身的戰略利益出發,同時也尊重雙方的利益。”這段話表明決定國際關系最重要的因素是
a.政治利益 b.國家力量 c.國家安全 d.國家利益
[答案]d
例3.(XX年廣東高考,30)XX年5月22日至23日,中美兩國在華盛頓舉行了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并在增強和深化雙邊經濟關系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這體現了
a.中美兩國存在合作的基礎 b.國家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d.中美是推動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主要力量
[答案]ac
例4.(XX年廣東高考文基,9)氣候變化日漸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許多國家積極尋求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這表明
a.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b.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合作
c.積極尋求合作是各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d.氣候問題是當今時代的主要矛盾
[答案]a
例5.(XX年海南高考,12)在現代國際社會中,一些國家、地區及民間團體之間,通過簽訂正式條約或協議的方式,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國際組織,如歐盟、非盟、東盟、聯合國、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奧委會等。其中聯合國是
a.參加國家和地區數量最多的國際組織 b.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c.負責處理各國經濟危機的國際組織 d.解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政治糾紛的國際組織
[答案]b
例6.(XX年全國高考文綜ⅰ,35)在經歷了近5年的政治冷淡后,中日兩國領導人通過從“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從“迎春之旅”到“暖春之旅”的訪問,融化了兩國關系發展中的堅冰,開創了中日戰略互惠關系全面發展的新局面。中日關系的這種變化主要是由
①各自的國家制度決定的 ②各自的國家利益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