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必修2第八課《走進國際社會》
14.XX年氣候成為全局關注的話題。氣候問題成為世界經濟論壇年會、g8會議、apec會議和聯合國大會的重要議題。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高級別會議上,有關代表就XX年后如何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展開磋商。由于立場上的重大差異,美國與歐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激烈交鋒。中國代表解振華重申了中國的立場,對于某些發達國家一再提出希望將“主要發展中國家”納入到絕對量化的減排指標中,解振華表示了嚴辭拒絕。在當天會議最后一刻,受到廣泛批評的美國代表做出讓步,使得應對世界氣候變化問題相關協議得以通過,多方會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國際關系變化及其原因的?
【思維拓展】
15.材料一 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分別是格魯吉亞的自治共和國和自治州,與俄羅斯接壤,兩者都在蘇聯解體后宣布獨立,并一直與格魯吉亞中央政府處于對抗狀態,但都與俄羅斯保持密切聯系。XX年8月8日,格魯吉亞與南奧塞梯交火,隨即俄羅斯軍隊迅速武裝介入。美國對俄羅斯立即采取切實的懲罰性措施,歐盟也凍結了與俄伙伴關系談判。
材料二 中國國家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表示,中方注意到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局勢發生的最新變化,基于中方一貫堅持的尊重主權、平等協商等原則立場,希望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妥善解決地區沖突。
運用政治生活的相關知識說明我國政府處理國際事務所堅持的政治主張。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 cbbbd 6-10 accbb 11-12 ac
二、非選擇題
13.(1)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權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國家合作取決于各國的國家利益,具有合理性。
(2)各國存在著復雜的利益關系,既存在著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著利益差別乃至對立。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3)考慮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主要應該從國家自身的戰略利益出發,同時也應尊重對方的正當利益,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理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
14.(1)國際關系主要是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
(2)國家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是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緣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3)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際合作的基礎,而利益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符合各國共同利益,因而在最后達成了協議,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國情和利益差別,美國與歐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發生了激烈的交鋒。
15.(1)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
(2)當今世界仍然很不安寧,和平問題依然存在。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