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被子》第一課時說課設計
這—過程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讓他們去獨立動動腦,動動口,讓學生在自己讀、看、比較、思考的過程中初步掌握字詞的音、形、義,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4.檢查自學情況。
(1)看卡片讀生字。
學生易讀錯的字 shào (哨) mèng (夢) fēng (豐),
多音字jiē(結)多讀幾次。
(2)記字形。
比較法:“麥”與“表”相比較,“苗”與“貓”比較
動作演示法:蓋
部件分析法:呼——口十乎,哨——口十肖
筆順分析法:“淘”字右半邊的筆順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出示句式:課文主要講(誰)喜歡(什么)?讓學生說說課文大意。
這一環節的設計,既能讓我們教師有重點地查漏補缺,又讓學生有充分動口的機會,既掌握了新知,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5.學習課文l、2自然段,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讀后討論,并找出共有幾句話。
(3)比較句子:小雪花飛,落在麥地里。
小雪花滿天飛,輕輕落在麥地里。
哪句好?運用語句比較,體會語感,啟發想象,然后進行朗讀指導,“輕輕”應讀得輕些,“滿天飛”應讀重音,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感受課文的美。
(4)“暖呼呼”是什么意思?小麥苗為什么會覺得暖呼呼的?利用投影片(抽拉片)講解科學知識,化難為易,讓學生更易接受。
(5)齊讀第一自然段,然后指導背誦,這樣教學體現從整體——部分——整體的認識事物的規律。
學習第二自然段
(6)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通過朗讀,使學生知道這一段主要講的是什么內容。
(7)比較句子 可是吹不動可是怎么也吹不動
運用語句的比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8)“淘氣”是什么意思?借助簡筆畫幫助學生理解。這個環節的設計形象、生動、激發了學生興趣,加深對雪被子的厚和麥苗喜歡雪被子的理解。
(9)朗讀第二段,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跟錄音讀,配樂讀,小組賽讀,最后齊讀,循序漸進,使全班同學都會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6.復習鞏固。
(1)讀生字卡片,復習6個生字的字形,主要是為了查漏補缺,防止學生在讀音、書寫上出現錯誤。
(2)小結本堂課的學習內容。佼學生再現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加深印象。
(3)作業。
a.比—比,再組詞。
麥( ) 苗( ) 苗( ) 哨( )
表( ) 貓( ) 羊( ) 悄( )
b.抄寫6個生字。
這兩題作業的設計,目的是進一步鞏固生字的字形,提高學生正確的書寫能力。
四、說板書設計
為幫助學生熟記生字、新詞,理解雪被子能給麥苗保溫,使麥子長得好而豐收的道理,我采用了生動、形象、圖文并茂的板書設計。這種板書設計既符合低年級小朋友的年齡特點,又能激發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