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美術《第2課 卡通大亮相》教案(通用2篇)
三年級上冊美術《第2課 卡通大亮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欣賞優秀的卡通片,提高學生對卡通片的鑒賞能力。
2、了解、認識卡通形象的藝術特點,以及簡單的制作過程。
3、激發學生運用所學創作可愛的有個性的卡通形象的*。
4、提高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卡通形象的藝術特點,了解卡通形象設計的基本手法。
2、運用夸張、擬人手法創作簡單的卡通形象。
教學難點:
卡通形象設計的手法認識及實踐運用。
課前準備:
1、教師:動畫片《西游記》影碟及相應VCD音樂光碟、自制課件、多媒體設備、實物投影儀等。
2、學生:課前上網查找自己喜歡的卡通圖片并存在移動盤上帶來課堂、彩筆、32開畫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預備鈴響,學生隨動畫片《西游記》片尾曲《一個師傅三徒弟》音樂聲有序進入教室,按八人小組坐好,并擺放好學具。
二、談話導入
1、師問:同學們剛才聽到了一首什么歌曲?它出自哪里?
學生答:《西游記》里的歌。
師補充:這首歌我們很熟悉,是動畫片《西游記》片尾曲《一個師傅三徒弟》。
2、師播放動畫片《西游記》片斷。
3、師問: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動畫片?(學生自由發言)
師述:你們知道的真多。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為什么?
(學生舉手談)
動畫片深受大家喜愛,是因為它在生活或想象故事中設計了很多生動、有趣的卡通形象。(課件出示部分動畫片中的卡通形象)
4、師明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設計方法,學習第二課《卡通大亮相》。(板書課題)
三、啟發認識
1、課件出示各種卡通形象,學生將課前找到卡通圖進行展示。
2、學生小組討論:卡通形象與生活中真實物象不同在什么地方?(教師參與到各組中聽取意見)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3、比較驗證
教師課件顯示狗的寫真圖與卡通形象圖,引導學生比較,得出最后結論——
卡通形象在狗的外形特點上進行了夸張、擬人等設計,使造型更為有趣,更加人性化,更能貼近人的生活。
四、設計方法
1、教師演示人物與動物的卡通設計各一,學生觀摩感受夸張與擬人方法的運用。
在此過程中學生口述介紹夸張與擬人——
(1)夸張:可加強形象的娛樂性和幽默感。例如日本卡通人物采用的夸張方式是改變人體的正常比例,將身體縮小、五官放大或省略,以達到一種奇妙的滑稽感。
(2)擬人:這種手法在卡通畫中運用得最為廣泛。象我國動畫片《黑貓警長》、《雪孩子》、《藍皮鼠和大臉貓》,美國迪斯尼動畫片《米老鼠與唐老鴨》、《貓和老鼠》等,都是優秀的卡通片。它們的共同特點正是卡通形象擬人化。
2、師生共同設計臺燈的卡通形象。
教師黑板畫一盞臺燈的寫實簡筆畫,口述:同學們愿不愿和老師一起把這盞臺燈變化為一盞卡通燈?(生述:愿意)
那你們說出變化方法,老師畫。(教師按學生所說畫)
學生評價共同設計的作品,教師鼓勵,同時針對學生想法缺陷進行進一步設計完善。
五、自我實踐
1、學生進行卡通形象設計練習,每人設計一個有趣的卡通形象。
教師巡視指導。(不動筆,只在學生需要幫助時啟發、輔助)
2、選一些表現跳、跑等動態的作業利用投影儀展示。
師問:這些形象老師覺得設計得不錯,就是有一點點不足,你們發現沒有?
生猜答,師再問:從它們的表示上能看出跑的速度或跳的高度嗎?(不明顯)
討論: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的設計更明了、生動。
小組討論后匯報。
師課件顯示解決辦法——利用曲線、直線、折線等輔助線條增加動勢效果。
學生根據所學進行設計完善,修改自己畫稿。
六、展示小結
1、各小組互賞互評,選出一幅最能代表小組水平,最有特點的作品拿到講臺前。
2、被選出作品的學生利用投影儀將自己作業展示出來,并自評。其余學生談觀后感,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評價。
3、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對學生學習進行綜合評價。
七、課后拓展練習
鼓勵學生課后嘗試讓自己設計的卡通形象動起來。通過上網、看書等途徑了解動畫片中的形象是怎樣“動”起來的。
全課結束。
板書設計(略)
課后小結:
本課的學習從學生熟悉的動畫片歌曲、片斷著手,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卡通形象的欣賞、設計,使學生在觀察比較、交流實踐過程中了解、認識卡通形象的藝術特點,對卡通圖形的鑒賞能力得以提高,初步學會設計簡單的卡通形象。從學生參與學習態度、作業效果看,這節課不失為一節成功的美術課,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
三年級上冊美術《第2課 卡通大亮相》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學習了解卡通畫的歷史,分析卡通畫的特點。通過學習和觀賞,自己設計一個卡通形象。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認識和了解卡通畫,要求同學們自己動手設計出一個卡通形象。
教學難點:卡通形象的設計、環境畫面的構成,以及學生對進一步創作卡通畫的認識。
三、教學過程:
1、以提問法進入課堂教學
問題:同學們喜不喜歡卡通?想不想看一段動畫片?(引入課堂教學。)
請同學們分析動畫片中的動物形象與真實生活當中的動物形象有沒有區別?(引入課題:卡通畫的特點)
2、講解卡通畫的歷史以及卡通畫的特點
講解卡通畫的歷史、來源。
分析卡通畫的特點:夸張、變形、抓特點、擬人化。(重點)
3、播放各國動畫片,激勵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從小培養學生愛國,與思想品德課進行學科整合,讓學生從各學科都能受到教育)
4、教師演示如何畫卡通畫
5、布置學生作業:對自己喜愛的形象來進行創作。(包括動植物、人物、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
6、讓學生以自己的眼光來點評同學的作業,促進相互間的交流。
7、播放2段具有教育意義的卡通片,來結束本課教學。讓學生認識到動畫片不僅只是起到娛樂的作用,同時也能受到教育。
四、課堂小節
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認識和了解了卡通,同時也創作出自己的卡通形象。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強調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