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精選12篇)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發布時間:2023-09-03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精選12篇)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篇1

  《池上》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的兩個生字“浮、萍”。

  3、理解詩句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村孩子質樸、純

  真的童心之美。

  教學重點:

  1、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教學難點:

  1、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年的純真與快樂,

  與古詩意境產生共鳴。

  2、品味古詩語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蹤跡”等詞語感受詩

  人煉字之妙。

  教學準備:

  1、教學多媒體演示文稿。(文字、圖像)

  2、師生查找詩人、詩作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導入新課。

  1、師:現在已是初夏時節,星期天我路過南湖邊的一個小池塘時,

  看到有幾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臉,我想到了詩人楊萬里《小池》

  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說到池塘、荷花,你們

  還想到哪些詩句呢?

  2、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關于池塘或荷花的詩句。

  3、師: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古詩也是講的夏日池塘上發生的事,它

  的題目就叫《池上》。(板書詩題:池上)相機顧名思義理解詩題:

  荷花池塘里。

  4、學生齊讀題目。

  5、簡介作者白居易。

  (1) 學生說自己知道的關于白居易的生平、詩作、詩風。

  (2) 教師小結: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從小生活清貧,

  生逢戰亂,對社會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較深的了解,他寫了很多詩,揭露統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諷喻詩”。他熱愛大自然,寫

  了不少描寫山水景物的小詩。他的詩質樸自然,通俗易懂,老少

  能讀。白居易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池上》。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檢查初讀情況。

  (1) 指名讀古詩,集體正音。

  ①讀準后鼻音:撐、艇、萍;

  ②學習新詞:浮萍,理解詞義,練習書寫。

  (2)齊讀詩歌。

  (2) 學生簡單說說池塘上發上了一件什么事兒。

  (一個小孩偷采白蓮。)

  3、學生再次自由讀古詩。

  要求: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4、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1) 學生結合前后句和插圖,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句含義。

  (2) 小組逐句內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啟發、補充。

  5、集體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小娃偷采蓮。

  1、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3、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怎樣的荷塘,怎樣的白蓮?

  (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

  起學生對荷花池和嬌嫩蓮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蓮的?

  ①學生暢談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蓮圖。因太想吃那嫩滑、甜

  美的蓮蓬,而不經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撐船去采池中蓮蓬。

  ②看圖,指導學生讀出小娃天真、調皮的感覺樣子。(讓學生為

  “小娃偷采白蓮圖”起個題目)

  ③朗讀前兩句,思考:你最欣賞其中哪個字?

  (“偷”,結合自己小時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惡作劇和頑皮之事,和詩中的小娃產生共鳴,體會孩子的無邪、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自由。)

  ④配樂再次有韻味地誦讀前兩行詩句。

  (二)后兩行——景美童心純

  1、提問:小娃“偷采白蓮”不會被發現嗎?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談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劃開的

  一道浮萍已經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體會小娃純真、質樸,練習讀出情趣。

  四、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學生帶著理解,學生再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池上》賞詩會——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式誦讀古詩。

  3、熟讀成誦。

  五、布置作業 ,鞏固練習。

  1、背誦課文。

  2、默寫《池上》。

  3、依據《池上》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

  配一幅畫。

  板書設計:

  偷采 白蓮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開 童真童趣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篇2

  《池上》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21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詩。詩人用質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細膩傳神地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的“偷采白蓮”的鄉村小娃,小娃天真無邪的形象在詩人的筆下顯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體現了提倡自主閱讀,重視學法指導,體現各方互動,尊重個體感受,恰當運用激勵的教學特色。

  在拓展練習部分,我安排學生運用前面學到學習古詩的學法來分組自學《所見》、《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兩首古詩。一方面為了提高課堂容量,豐富課堂建構,一方面是想讓他們多背一些古詩。多背點經典古詩,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為學生做一種終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古詩文化準備。

  通過上古詩,我覺得教師的語言還應更加簡潔,充分體現精講加練習的原則,盡可能多的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篇3

  設計理念:

  1、我國歷來被稱為“詩的國度”,古詩文是語文教學的永恒話題。語文課堂總能煥發出迷人的光彩,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情”的思路進行教學,努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無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后,希望學生都能以各種形式表現出對古詩的濃厚興趣。我想古詩教學應體現“誦讀為本,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原則,為學生做一種終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古詩文化準備。

  2、享受孩子的童年,那是因為孩子有著非常有意思的創造。《池上》“偷”字用得多好呀!其實那就是真實的,孩提時代,這種“偷”是會經常發生的,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要把這種真實傳遞給孩子,就構成了美好的童年回憶。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的三個生字“撐、艇、萍”。

  3、理解詩句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村孩子質樸、純真的童心之美。

  教學重點:

  1、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教學難點:

  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年的純真與快樂,與古詩意境產生共鳴。

  教學準備:

  1、教學多媒體演示文稿。(文字、圖像)

  2、師生查找詩人、詩作相關資料。

  課前準備:

  展示拍攝的荷塘美景,感染氣氛,激發興趣。

  1、孩子們,夏天快要到了,你們高興嗎?說說為什么?

  2、是啊,老師也非常喜歡夏天,去年夏天,老師還出去游覽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師把它做為見面禮給你們帶來了,愿意和老師一塊分享快樂嗎?看到什么就大聲說出來吧!

  (課件展示: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亭亭玉立的荷花嬌媚動人,鮮嫩的蓮蓬清香誘人,令人賞心悅目的荷塘美景)

  3、看到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說什么?

  【讓“現實生活”這一活的資源與生動的畫面、和諧的音樂結合在一起,調動了學生視、聽等多種感官的結合,轉變了學生對學習古詩那“之、乎、者、也”的枯燥感覺,讓學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悅,為輕松學習古詩奠定了心理基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蓮花,誰不想欣賞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也來到荷塘邊,無意中看到了荷塘里發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就把它寫了下來,題為《池上》。(板書:池上)

  2、齊讀詩題。

  3、解題:“池上”是什么意思?

  (“池上”就是池塘上,這里指的是荷塘之上。)

  4、詩人白居易,你了解多少呢?(請學生交流所搜集的資料。)

  教師介紹: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從小生活清貧,生逢戰亂,對社會混亂和人民疾苦有較深的了解,他寫了很多詩,揭露統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諷喻詩”。他熱愛大自然,寫了不少描寫山水景物的小詩。他的詩質樸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讀。白居易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通過資源,在學生充分感受到荷塘美的基礎上,初步解知詩題,感知古詩的意境。】

  二、初讀古詩,把握基調

  (一)這首有趣的小詩肯定已經撥動了你的心弦,觸動了你對童年無盡的遐想與懷念。那就打開課本,認認真真地讀一讀,努力讀正確,讀流利,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生自由練讀)

  (二)指名讀詩,集體正音。

  1、誰來給大家讀一讀這首詩?(指名幾位學生試讀,相機正音。)

  2、朗讀詩歌時,我們不僅要讀得正確、流利,還要讀出詩歌的節奏、韻味。(師生共讀,感受詩歌的節奏美。)

  【讀準字音,讀出節奏,是品讀古詩,走進古詩的第一步。】

  (三)引導理解 “蹤跡”。

  A、下雨后,人從濕地上走過留下的腳印,這就是“蹤跡”。

  B、小雞從雪地上走過留下的“蹤跡”。

  C、飛機從天上飛過,后面會留下一道白煙,這是飛機的“蹤跡”。

  D、蝸牛從地上爬過留下的粘粘的痕跡,這也是“蹤跡”。

  E、 螞蟻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種特殊的氣味,有了這種氣味,它就不會迷路了,這是螞蟻的“蹤跡”。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讓學生逐步走進古詩,感知詩意。】

  三、品詩解句,入情入境

  (一)品讀前兩行——

  1、讀一讀,你們眼前出現了一個怎樣的小娃?

  (1)引導學生比較“撐”和“劃”動作的區別。“撐”就是用竹篙抵住河床,使船前進。一起撐一撐小艇吧!(眾生做動作)

  (2)學習生字“撐”“艇”。

  (3)娃娃很——小!小艇很——小!而這個小娃娃卻敢一個人撐著小艇,敢冒險。可見他人小——膽不小!

  (4)一個撐著小艇的大膽的小娃娃,很有趣!請你想象著他膽大的樣子讀一讀。(指名讀、男生讀)

  2、讀一讀,品一品,理解“偷”。

  (1)你們覺得這句詩里哪個字最有意思?(板書:偷)

  (2)你們有沒有背著大人“偷偷地”做過什么有意思的事?心情怎樣?

  A、有一天中午,爸爸睡著了,我偷偷地給他扎了一個辮子。

  B、媽媽不讓我吃冰激凌,我就偷偷地在外面買了一個。

  ……

  (3)小娃娃也背著大人去荷塘偷采白蓮,他心情怎樣?

  (4)這里“偷采白蓮”的“偷”和我們平時說的“偷東西”的“偷”一樣嗎?

  (5)你能學學小娃“偷采白蓮”的快樂樣兒嗎?(指讀)

  (6)讓我們跟著小娃一起去偷一偷、樂一樂吧!

  配樂誦讀前兩行詩句(自由讀、齊讀)。

  【利用換位思考的方法,把詩中的小娃和現實中的人物心理進行對比,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感悟整首詩的意境。】

  (二)品讀后兩行——

  1、小娃“偷采白蓮”回去了,大人會不會發現這件事?哪行詩可以知道?

  2、學習生字“萍”。

  3、你能將“浮萍一道開”用動作表演出來嗎?(生做動作)

  指名分角色(小艇、浮萍)合作表演。

  (小艇駛來時,沖開滿池的浮萍,水面波動,浮萍向兩邊漾去,會出現一道長長的痕跡。)

  閉上眼睛想象“浮萍一道開”的樣子,讀一讀。(生齊讀)

  4、“浮萍一道開”就是小艇駛過留下的——(引說:蹤跡)。

  5、大人看到“浮萍一道開”,看到小艇駛過留下的蹤跡,怎么會不知道小娃來過荷塘了呢?小娃娃有沒有想到要“藏蹤跡”呢?你從哪里知道的? (因為詩中說小娃“不解藏蹤跡” ,“不解”就是 “不懂得”。)(板書:不解)

  6、是啊,這就是小娃娃,他還不懂得要“藏蹤跡”呀!這只是他童年的一場游戲。

  7、齊讀“不解藏蹤跡”,讀出小娃的天真。

  【多種方式解讀文本,明詩意,悟童趣,效果應該是比較好的。】

  (三)拓展想象——

  1、白居易在池塘邊偷看這天真、大膽、快樂的小娃偷采白蓮時,臉上的表情怎樣?

  2、他的笑有沒有被小娃娃發現?這是什么笑?(偷笑)

  3、做個“偷笑”的動作。(眾生掩著嘴笑)

  4、小娃娃偷采白蓮偷到了樂趣,在一旁偷看的白居易也偷到了樂趣,讓我們也和這一老一少一起偷著樂一樂吧!

  (配樂,男生讀前兩句,女生讀后兩句。)

  【走到文字的背后,對詩人作詩的意圖有了一定的了解。】

  四、吟誦古詩,積累語言

  1、是啊,小娃多么天真可愛呀,劃著小船去偷摘白蓮時,浮萍暴露了他的蹤跡也不知道。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展現在我們面前那充滿童趣的《池上》吧!(音樂,師范讀)

  2、 孩子們,愿意象詩人一樣吟誦這首詩嗎?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先試試。(生自由練習)

  3、誰愿意來試試?推薦一個。

  (展現詩句意境的畫面,優美的古箏音樂)

  4、男女比賽配詩。孩子們全體起立,一起來吟誦這首詩,能不看屏幕嗎?(音樂)

  5、孩子們,看來你們都是小詩人了。誰已經記住這首詩呢?抽生背誦。

  【結合畫面、音樂這一生動的資源,采用聽朗讀想畫面、看畫面配樂朗讀、比賽吟誦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悟情,在讀中培養語感,讀中熏陶感情,加深對詩句的理解記憶。】

  五、且吟且唱,回歸整體

  1、喜歡這個小娃娃嗎?喜歡這首童趣詩嗎?

  2、老師和你們一樣喜歡他,喜歡這首詩,所以為這首詩譜上了曲,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感受這份快樂吧!(師生共唱、表演,音樂漸弱。)

  3、是啊,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讓人神往的。孩子們,珍惜你們的童年,讓它們多姿多彩吧!

  【簡單的總結性語言,升華了情感。】

  六、課外拓展,積累提高

  1、默寫《池上》,并制成書簽。(評出最佳書寫獎)

  2、搜集其它“童趣詩”讀讀背背。

  【課堂四十分鐘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遠程資源為孩子們課外學習、積累指引了道路,節約了時間。】

  板書設計:

  池 上

  偷 不解

  (黑板板書時可做兩只眼睛圖片貼在詩眼“偷”、“不解”下方)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篇4

  《古詩兩首》教學后記

  《池上》、《小兒垂釣》,兩首兒童詩,適合孩子的閱讀口味,理解難度適中。

  《池上》教學從主題入手——學生自由讀詩,說說詩中的“小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活潑、頑皮)然后讓學生說說從哪看出孩子的頑皮?引導學生回到詩中。先讓學生說出哪些字詞理解上有困難,然后通過查字典或是聯系插圖解決。接下來設置情境,自己就是那個小娃,因何去采蓮?如何去采蓮?用動作、神情來表現自己的理解。在適當的時候,師生共同指出優缺點。在這個過程中,將重點放在了說話練習以及針對重點字的理解上。說話訓練主要是讓學生說說對詩句的理解,以及在引導學生想像荷堂景色時,進行了一些訓練。而詩句的重點字則是“偷”,讓學生思考“偷”字在這是否是偷竊的意思。那么它是什么意思?將孩子的“偷采”與作者的“偷看”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小兒垂釣》從“這首詩中的孩子是否同《池上》中的小娃性格相同呢?”入手——學生讀詩后,每個教學過程與上面的教學大致相同。只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常說的話是:上節課,我們是如何做的呢?為的是讓學生在學習古詩的同時,將學習方法鞏固一下

  最后為了檢查一下學生是否掌握了此類古詩的學習方法,特地找了一首詩讓他們自由學習一下,效果還不錯。

  古詩學習,重在方法!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端正地書寫課后的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詩中的童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愿望。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所表現的童趣。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片、描述課文內容的掛圖(或課件)。

  學生:收集詩人白居易的有關資料和關于兒童生活的古詩,彩筆。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最喜歡玩的游戲是什么?(彈珠子、拍球、滾鐵環、丟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抓棋子、打乒乓、捉螞蚱、養蠶、捕蜻蜓、粘知了、逮天牛、撈螃蟹、挖蚯蚓……)

  2、你們的童年生活多么有情趣啊!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孩子們玩什么嗎?請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古詩,看有沒有寫關于那時候小孩生活的。

  (背誦《小兒垂釣》、《村居》,品味詩中的童趣。)

  3、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學習一首寫古時候小孩情趣的詩,它叫——

  板書課文題目:《池上》

  二、初讀全詩,了解大意

  1、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你了解白居易嗎?給同學們說一說。

  (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詩人,與李白、杜甫齊名,一生寫了2 800多首詩。

  (2)白居易與顧況的有趣故事:白居易16歲時,已經寫出了不少可以傳世的好詩,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詩《賦得古原草送別》。據說白居易初到長安,去拜見老詩人顧況。顧況聽說他名叫居易,便開玩笑說:“長安米貴,居恐不易。”當讀到白居易詩中寫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大為贊賞,說有這樣的文筆,居長安不難。確見白居易才情非凡。

  (3)他每次寫成詩后,都要把詩讀給老人聽,所以他的詩人人都聽得懂,都會讀。

  2、教師:《池上》這首詩也非常容易讀,愿意自己把它讀通嗎?

  3、請學生自由讀古詩,在難讀的字下面作上記號。

  4、教師:把你認為難讀的字告訴同桌,請他教你讀。

  5、教師:你認為哪些字難讀,能提醒一下同桌嗎?(“撐”、“艇”、“萍”都是后鼻韻。)

  6、抽讀生字卡片,讀得好的同學教全班讀。

  7、指名讀全詩、互相評價。

  8、齊讀全詩。

  過渡:讀古詩,不僅要把字音讀準,還要讀出詩的停頓。

  三、再讀古詩,讀出停頓

  1、教師范讀,請小朋友用“/”標出詩的停頓。

  2、與老師標出的停頓對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標正確。

  3、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4、請能正確讀出停頓的同學讀給大家聽。

  5、全班齊讀。

  四、細讀古詩,體會詩意,品味情趣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是誰?在干什么?允許學生多元解說,只要說得有理就行,說得不對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導學生在自讀古詩中得到答案。

  2、自讀古詩,試著理解詩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討論解決。教師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借助圖畫、實物幫助理解;也鼓勵學生互相幫助。

  第一、二句“撐”可先擴詞再對照掛圖理解:撐——撐傘、撐開、撐船、撐桿跳遠……對照掛圖不難理解是“撐船,劃船”的意思。“艇”可查字典理解:輕小的船;聯系“撐”的意思也可理解。

  3、討論:從“偷采白蓮”你想到了什么?

  (1)碧綠的荷葉,映著雪白的荷花,實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愛之情才去偷采白蓮。

  (2)小孩擔心別人不讓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頑皮……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句,讀出小孩對白蓮的喜愛之情,讀出小孩的頑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換詞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蹤跡”可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就是“行動留下的痕跡”。“浮萍”可借助圖片和資料來理解。“一道開”用想象畫畫的辦法理解。

  5、討論:從“不解藏蹤跡”你想到了什么?

  (1)池里這么多白蓮,采一些沒關系,用不著躲躲藏藏。

  (2)采白蓮是因為愛白蓮,用不著藏蹤跡。

  (3)小孩采到白蓮,高興得忘了藏足跡,天真無邪,很可愛……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句,讀出小孩的天真無邪。

  五、給詩配圖,加深理解

  1、給詩配圖,師生評價。

  2、根據配圖,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六、背誦古詩,拓展交流

  1、根據自己所畫的圖背誦古詩。

  2、師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

  七、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描描寫寫(課后第3題)。

  觀察、交流寫好生字的關鍵點,學生練習時教師巡視評議,相機激勵。

  2、填空,再讀一讀(課后第2題)。

  3、請學生把自己想寫的詞語或句子寫一寫(積累好詞好句)。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篇6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古詩教學應當側重于朗讀教學和激發孩子對古詩的興趣。我的朗讀教學主要分成單個步驟:

  一、學習字詞,突出重點。抓住字詞的重點與難點,讓孩子課前注音練讀,課上主要檢測朗讀的準確性。

  二、劃分節奏,讀出韻律。古詩的朗讀的第二層次是讀出節奏感。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孩子,拖腔、連音是他們常出的問題,所以要讓他們學會哦劃分節奏,有節奏地朗讀古詩。

  三、抓住詩眼,情感朗讀。讀詩的最高水平是將詩歌的情感通過聲音、表情等傳達出來。

  當然這是建立在對詩歌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對于第三步,我抓住了詩眼“偷”字,讓孩子說說對于它的理解,讓孩子思考這個字是否可以換成“拿”字,又讓孩子上臺想象并演示小娃“偷”的動作,旨在讓學生理解“偷”字的精當和小娃的天真,進而給每一句詩句配上了感嘆詞,讓孩子愉快地朗讀,也做一回天真活潑的小娃。

  詩歌是留白的藝術,短短的四句,二十個字,其隱藏的語言甚為豐富,學習詩歌就要先將詩歌讀厚,在補白中品味、享受、豐富。詩人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寫了事,寫了景,卻并未直接寫小娃采摘成功后的心情和動作,而只寫“不解藏蹤跡”,可是,去偷采的時候可是“解藏蹤跡”的,為什么回來時就不解了呢?這就給我們留下了大量想象的空間。完全可以想象,小娃一邊撐艇一邊得意,一邊撐艇一邊高興,一邊撐艇一邊低頭欣賞白蓮蓬,一邊撐艇一邊想象和小伙伴們分享的快樂,一邊撐艇一邊已經手舞足蹈,樂不可支了。

  作者不直接寫小娃將小艇劃得有多快,而寫“浮萍一道開”一句,也留下了想象空間,且富有動感和畫面感。所以,如果再上一次,我會在引導學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蓮的過程、采蓮而歸的心情等,通過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感受池塘的美,感受小娃的天真可愛。課前的教學案例設想中,我本來就配好圖畫,想讓孩子將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可惜,由于時間的關系,加之,自己引導的不夠巧妙,孩子對于小娃“興盡”“歸舟”導致“浮萍一道開”的行為、心理理解不透,所以編講故事未能實現,只能留于課后。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篇7

  【教學內容】

  國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古詩兩首:《池上》、《小兒垂釣》。教學時間為一課時。

  【教學理念】

  1.“簡”出三味

  從疏通古詩進行表層解讀,到體悟古詩進入中層解讀,再到挖掘古詩達到深層次解讀,設計既體現古詩學習之“三味”,又把學習的三大目標“球形”融合,所以我設計了三個教學步驟:聊字聊詩,聊意聊趣,聊聊趣事詩。三個步驟中簡練問題,追求簡約而不簡單的教學效果。

  2.“合”出高效

  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在整合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語文綜合素養。求同存異是整合的關鍵,從整合入手解讀古詩,突破古詩教學的習慣模式。分步解讀,則是在整合之間的跨度上,深入感悟意象與情趣。用“總-分-總”的教學模式引出同類“童年趣事詩”的課外拓展。

  3.“聊”出輕松

  兩首古詩都是充滿兒童情趣的絕句,詩意通俗易懂,不需花費太多的時間,把感悟詩中意境和體會童真、童趣作為教學的重點。用聊天的方式,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之中學生入情入境,不僅掌握了知識,體會了作者對小孩的喜愛之情,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在主動參與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教學要求】

  1.知識目標:學會詩中的生字:撐、艇、浮、萍、稚、側。

  2.能力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2)理解詩句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境。

  3.情感目標:感受鄉村孩子的純真、可愛。

  【教學重點】感悟詩中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教學難點】感受古詩語言的精練之美。

  【教學準備】教學多媒體ppt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聊“字”、聊“詩”。

  1.學生自讀,注意讀正確、讀通順。

  2.朗讀古詩,強調:

  ◇《池上》“撐、艇、萍”,后鼻韻母讀清楚。

  ◇《小兒垂釣》“側”,平舌音,“稚”,翹舌音。“映身、應人”注意押韻。

  3.聊字:撐艇萍稚側

  4.聊詩:兩首古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再推敲推敲相同中的不同。

  【整合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唯有將他們所有的感覺、情緒、智慧投入學習的過程之中,才能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我讓學生采用發現古詩的相同與不同,學生興趣盎然,思維活躍起來,變被動的聽講為主動的參與。】

  二、品悟詩眼,聊“意”、聊“趣”。

  1.自由讀詩,聊詩中畫面,解決基本詩意。追問中點撥重點詞的理解:

  《池上》:解、一道

  《小兒垂釣》:蓬頭、側坐、莓苔、映身、借問、遙、應

  2.深入品悟:猜一猜兩個小孩兒各有什么心思。

  《池上》

  ◇緊張。聊“偷”字。

  ◇高興。拓展《荷花》片段:“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及“蓮葉何田田……”詩。)品讀:“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小兒垂釣》

  ◇聊“遙招手”,引導學生發散思維。

  3.把握人物形象:這是兩個什么樣的小娃?

  4、積累兩首詩:看畫吟誦。

  【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兒垂釣》后兩句“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中,“招手”之意歷來存有異議。我以為,這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萌生探究欲望、進而實現自主學習的良好契機。同時感悟古詩,不在于詩句的字面意思,而在于詩句的趣味和意味,引領學生讀出詩句背后的那份意,那份趣。】

  三、得益課外,聊聊 “童趣詩”。

  1.引導學生積累童年趣事詩。

  (1)幼女詞 (2)所見 (3)宿新市徐公店

  2.出示自選作業。

  【為使教學呈現螺旋上升的態勢,設計中抓住古詩主題教學的“輻射點”,通過熏陶與體驗,理解與感悟,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主題學習中獲得質的提升,從而夯實學生語言文化的根基。詩歌的廣闊意境給學生留下自由開掘的空間,而最后多元化的作業樣式則在于激活學生各富色彩的智慧。】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篇8

  作者:風清月朗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72

  《池上》讀寫練筆

  風清月朗 發表

  《池上》這首詩對學生來說,理解上沒什么困難,所以我在引導學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小娃采蓮的原因。這里學生的想象豐富多采,有說是爸爸媽媽身體不好,采了送給他們,盼他們早日康復的,有說是因為跟小朋友鬧了矛盾,想送朵花表示歉意;有說因為學習上求上進,惹先生生氣了,希望先生看了蓮花能消消氣,這先生呀,恰恰是白居易;有說是因為情人節到了,(教師更正,中國的情人節為七巧節)送給爸爸媽媽,祝他們節日快樂……眾說紛蕓,頗有童趣,也體現了孩子們心靈的高潔。然后設想如何采蓮,讓學生課堂表演,孩子們的表演真讓人忍俊不禁,把一個孩童的天真、可愛演得淋漓盡致。最后設想蓮塘主人追蹤而至的情景,更是滑稽可愛,那孩童欲逃無處逃,想辯無法辯,更讓人欣賞到孩子眼里的偷采蓮花的孩童的有趣、天真。最后的練筆就是讓學生按照自己所想象的,把這首詩改編成一個小故事。學生作品異彩紛呈,可惜沒時間一一打出來。先附一篇吧:

  《池上》改編

  新四(5)班錢真

  夏天的一個中午,烈日炎炎,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寶寶撐著一只月牙兒似的小船來到一片美麗的蓮花塘里。在金色的光輝下,潔白的蓮花顯得那么神圣、純潔,他動心了,便把小月牙船向那朵白蓮劃去。他還隨手摘了一片碧綠的荷葉反扣在頭頂上,哈,荷葉成了一頂涼爽的遮陽帽。神圣的白蓮舉在手中,送給誰好呢?他托起腮幫子想起來:對了,把它送給剛痊愈的爸爸吧。爸爸一定會夸我孝順的,他喜滋滋地想著。快樂寫滿臉上。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的小寶寶又拿起了竹篙,飛快地向家里劃去。

  他好開心喲,自己還滿行的呵!采了白蓮還沒人知道哩!可是,這娃娃畢竟還小,不知道忠厚的浮萍是從不撒謊的喲!哎,那分開的一條水路給露餡了!

  主人來找了,羽扇綸巾之間,看得出是個和藹可親的人。但小娃娃啥都會,就不會撒謊:“對不起,我……”他剛要說,機靈的小妹妹踩他一腳,“呃……我沒有摘白蓮。”小寶寶真是不會撒謊,臉紅成豬肝色了耶。詩人白居易風此番情景,情不自禁地吟誦道: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篇9

  教材分析:

  《池上》是一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娃娃生活的一件小事:小娃娃瞞著大人偷偷地劃著小船去采蓮,采到白蓮后高興極了,竟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搖大擺地劃著小船回家去,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經過的痕跡。詩人白居易的詩向來追求“意求深,字求淺”的風格,整首詩雖如同大白話,但極富韻味,充滿童趣。第二句的“偷采”和第三句的“不解”,把一個頑皮、天真無邪的小娃娃形象寫得呼之欲出,活靈活現。

  知識目標:借助拼音認讀5個生字,正確、端正地寫出8個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感受詩中的童趣和古詩的意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愿望以及對美好童年的珍視。 教學重點:認讀5個生字,正確、端正地寫出8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品析人物,抓住“偷采”、“不解”、“藏蹤跡”等詞語感悟詩中的童趣和古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

  邊讀邊想,邊看邊想,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談感受

  2、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蓮花,誰不想欣賞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也來到池邊,還看見荷花池上發生的關于一個小娃有趣的故事,于是,詩人忍不住就吟誦了一首詩 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來一位詩人,吟誦出這首詩《池上》

  2、師:想知道在這個小娃身上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這首古詩。(揭示課題)

  二、循序漸進,掌握字詞句。

  1、課件展示學習要求:自由讀《池上》,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自讀檢查;

  ①合作學習字詞,指出需要注意哪些生字詞的讀音和寫法(我們要 注意哪些生字娃娃的名字,還要注意哪些生字娃娃的外貌呢)

  ②學生當小老師教讀生字,重點指導“萍、艇、撐、蹤”等平翹舌音的讀法,教寫生字,注意“萍”是上下結構的字,“艇”右邊是“廷”。

  ③點名讀古詩 (正音,理清節奏)

  ④齊讀古詩

  三、誦讀詩句,品析人物

  孩子們,生字娃娃我們都已經成為我們的好朋友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去認識詩中的那個小朋友吧。

  1,初讀古詩,認識人物。

  (通過古詩,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小朋友,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嗎?為什么?)給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小組討論。

  3、引導學生分析

  預設:①“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由“偷”引發的爭議(天真活潑——不道德)

  引導;

  ⅰ角色感悟:如果你是那個小娃,你“偷采”了白蓮后 是什么心情呢,并用你的朗讀將那種心情表達出來

  ⅱ看圖片,說人物,體會兒童的可愛

  ⅲ教師質疑: “偷”畢竟不是一種好的行為,連這里的小娃也知道,而我們的大詩人白居易為什么還要花筆墨去描寫這樣一個“不道德”的小娃呢?

  預設:②“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品析詞語“不解”“藏蹤跡”體會兒童的天真無邪 ⅰ讀懂了什么:理解詞語和詩意

  ⅱ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么想?(替小娃擔心、著急) 學生讀出這種心情。

  ⅲ小娃想到這些了嗎?為什么?(因為太高興了)能高 興地讀讀這兩行詩嗎?

  ⅳ你覺得這是怎樣的小娃?(天真、可愛) ⅴ帶著感情,同桌互讀,抽生朗讀,一邊想象畫面一邊 讀詩句。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篇10

  星辰實驗學校    周偉華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學習21課《古詩兩首》,課前老師布置大家預習了課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們知道編輯老師為什么要把這兩首詩安排在一起嗎?

  (出示兩首古詩)

  生1:這兩首古詩都是描寫的兒童。

  生2:我想因為都是寫的小孩子,所以編輯老師把他們放在一起了。

  師:對,是這樣的原因,今天我們就要同時來學習兩首描寫兒童的詩。有人說童年是一支快樂的歌,童年是一幅美麗的畫,童年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一起走進古詩的童年中,去尋找童年的快樂。

  二、讀詩。

  師:這兩首詩大家都預習了,那這兩位作者你們能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一下嗎?

  生1:我來介紹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是唐代著名詩人,他一生寫了許多詩。白居易寫的詩常常讀給小孩和老奶奶聽,所以他寫的詩通俗易懂。

  生2:白居易一生為官清正廉明,杭州西湖的白堤就是他在任時所建造的。

  生3:胡令能是唐代詩人。小時侯家里很窮,但是他仍然用功讀書。其中,我們知道的有四首詩比較有名。)

  師:同學們說得很清楚,看來課前預習花了很多工夫。老師課前也搜集了有關資料,比較簡潔,大家一起讀一讀。(老師出示:

  白居易:唐代著名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寫的詩質樸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讀,一生寫詩3600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胡令能:唐代詩人,其詩富有生活氣息,真切自然,有四首詩流傳至今。)

  (生齊讀)

  師:了解了作者,現在來讀詩,大家會讀嗎?要不,你們先在下面練習一下吧。

  (學生先練讀,老師再指名讀, 中間給“得”、 “應”兩個多音字正音,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齊讀。)

  師:光會讀正確還不算會讀,還應該讀出詩的節奏來。大家看,這兩首詩的節奏會一樣嗎?為什么?

  生1:這兩首詩的節奏不一樣,因為一首是一行五個字的詩,一首是一行七個字的詩。

  生2:我知道一行五個字的詩叫五言詩,一行七個字的詩就叫七言詩。

  師:你們懂的真多,對,它們就是五言詩和七言詩。你們看,這兩首詩都是四行,這樣的古詩就叫絕句。《池上》就是五言絕句,簡稱五絕,那么《小兒垂釣》呢?

  生(齊):簡稱七絕。

  (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講解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的知識。)

  師:五言絕句與七言絕句分別要讀出什么節奏來呢?大家讀一讀,可以用鉛筆在詩上劃“/”作記號。

  (學生各自練習朗讀,并且根據練習時的節奏用鉛筆在書上做記號。

  師:拿位同學給大家讀一讀《池上》?

  生1: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師:(根據學生所讀,用粉筆在黑板上給詩做上記號)

  生2: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師:這種節奏讀得也可以,但老師提醒你,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會破壞古詩的韻味,要注意聲斷氣連,像老師這樣,你們聽——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大家一起來練讀一下。

  (生齊讀,注意到了怎樣運氣。)

  師:對,這樣聽起來感覺很好。這首詩還有其他節奏嗎?

  生:沒有了。

  師:那誰來給大家讀讀《小兒垂釣》?

  生1: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生2: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師:同學們剛才誦讀的節奏都是可以的,現在,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節奏誦讀兩首古詩,并且再次提醒大家聲斷氣連。

  (學生能夠各自用心有節奏地練讀。)

  師:這樣就讀出詩的節奏來了。同學們覺得這樣讀有趣嗎?

  (學生搖搖頭看著老師)

  師:老師想出一個辦法,可以讓你讀詩有趣一些。你們看——

  (師拍手讀詩,生跟著念)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師:這樣讀有趣一些吧?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形式讀詩?

  生1:我想用一邊跺腳一邊讀詩的方式來讀。

  (學生一邊跺腳一邊讀,其他學生也情不自禁地跟著讀。)

  生2:我想一邊拍桌子一邊讀。

  (學生一邊害羞地拍桌一邊讀,其他學生也情不自禁地邊拍邊跟著讀。)

  生3:我想一邊打響指一邊讀。

  (老師和同學們幫助他一邊打響指一邊讀。)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好幾種方式,非常好,但是都是一個人讀的,可不可以采用兩個人一起合作的方式呢?比如,你們最喜歡的拍手游戲,也可以邊玩邊讀詩呀,我們一起來!

  (學生興奮地兩兩組合,邊拍手邊讀詩,興致勃發!)

  ……

  師:同學們想出了很多辦法來把讀詩變得有趣,現在,你們就自由選擇最喜歡的方式,把這兩首詩都美美地讀一讀。

  (學生興致勃勃地用跺腳、拍桌子、拍腿、兩人拍手……等形式誦讀兩首詩)

  (老師在學生練習了一段時間后,指名讀。)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手舞之,足蹈之,搖頭晃腦,你們覺得這樣讀詩讀得有趣嗎?

  生(齊):有趣極了!

  師:那以后,你們也可以用多種形式,把詩讀得有趣一些,讓學古詩變得輕松有趣好不好?

  三、解詩。

  師:這兩首詩我們都會讀了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生:不,我們還要知道詩的意思。

  師:對,我們還要了解詩中寫了什么。你們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意嗎?

  生1:我們可以查字典 和一些工具書,了解詩的意思。

  生2:我們可以再看看書上的插圖,書上都配了圖畫。

  生3:我知道我們的《同步拓展訓練》上有詩的全部解釋,讀了就知道意思了。  

  生4:實在弄不懂的還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那現在就用這些方法試一試自己理解詩意,再把你從詩中讀懂的意思講給你的同桌聽,如果有問題同桌討論,兩個人都不能解決再請教老師。

  (老師在教室內巡視。為學生解決困惑的地方。沒有發現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

  四、品詩。

  (一)品讀《池上》。

  師:兩首詩簡單明了,一讀就懂,但僅僅懂得詩意還遠遠不夠,因為一首詩一幅畫,一首詩一段情,讓我們來細細拼讀這些詩句,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我們先來品讀《池上》這首詩。都說詩中有畫,讀了這首詩,如果讓你來給詩配上一幅畫,你會畫上哪些景物?

  生:我會畫上一個小孩,一條小船,還有白蓮,一些浮萍。    

  師:老師根據你們所說的景物,把這首詩改了改,(出示“  娃撐艇   偷白蓮   不解藏   一道開”),讀一讀,你有什么發現?

  生1:我感覺你改得更簡單了,但意思沒有改變。

  生2:我感覺你改的比原來的詩更簡潔,但意思好象更清楚了,讓人一讀就知道詩中寫了什么。

  師:是呀,老師給詩減了一下肥,這就叫把詩讀瘦了。字數少了,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卻更大了。現在請同學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閉上眼睛……

  情景創設:(幽雅的古箏曲輕柔地響起——老師輕輕地描述:

  一個夏日的清晨,幾朵白云悠閑地飄浮在瓦藍瓦藍的天空,初升的太陽明媚地照耀著大地,湖面吹來陣陣涼爽的清風,滿池的荷花開的格外嬌艷……

  同學們,這美麗的情景你們看到了嗎?這是一池怎樣的荷花?這個小娃娃又是怎樣偷采白蓮的?選擇其中一個情景美美地寫下來。

  生:(在音樂聲中盡情想像,靜靜地描寫。)

  師:同學們可以放下你手中的筆了,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畫面。

  生1: 盛夏,那些荷花在水面上嬌艷地開放著,一陣微風吹過,清香撲鼻而來。在碧綠的荷葉的襯托下,荷花是那樣的迷人。它們有的還是花骨朵,有的已經開放,給人以純潔雅致的感覺。這真是一幅絕美的畫啊!

  生2:碧空如洗,艷陽高照,池塘中一個個大蓮蓬,新鮮清香,多么誘人啊!一位五六歲的小孩劃著小船在偷采白蓮,他迅速采了幾個,準備回家。小艇從池塘上劃過,形成一條“池上小道”。小娃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生3:夏日炎炎,池塘里盛開著清香誘人的荷花。嬌滴滴的,這真是一個陽光快樂的早晨。看,那邊的綠色身影是個小孩兒,他禁不住荷花的清香,蓮蓬的香甜,偷偷地采了好幾朵荷花,然后撐著小艇快速離開。他越劃越遠。可是他不知道身后綠綠的浮萍一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生4:

  ……

  師:同學們你們真會想象,在你們的筆下,我感覺白居易寫的《池上》仿佛變成了一副活的畫向我們走來。此時,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娃?

  生1:我看到了一個調皮又非常可愛的小男孩,他偷偷地采了蓮蓬回來,他真勇敢。

  生2:這個小男孩偷采白蓮可能是為了品嘗里面的蓮子,可是大人又不肯讓他一個人去,他只好偷偷地去,我覺得他很機靈,是個小調皮。

  生3:我看到了一個天真的小男孩,他想到去偷白蓮,可是不知道怎樣讓自己的蹤跡藏起來。

  師:如果他知道偷了蓮蓬還會藏了蹤跡,你們還覺得他有這么可愛嗎?

  生:那就會覺得他是個有心計的孩子了,不那么可愛了。

  師:是呀,正因為他的天真無邪,才會偷采蓮蓬而不解藏蹤跡啊!你們喜歡這個孩子嗎?那就帶著你的喜愛之情,讀這首詩。

  (生有感情地誦讀《池上》)

  (二)、品讀《小兒垂釣》。

  師:詩中有畫,詩中有情。剛才大家用手中的筆再現了《池上》這幅畫,現在我們再細細品讀《小兒垂釣》,展開想象,然后,你們試著用表演,讓這幅畫活起來,好不好?

  生(興奮地):好!

  (各自讀詩以后,同桌互演)

  師:哪一組同學為大家來表演?

  師:(學生表演了一遍以后,老師采訪那個“小兒”):請問,你不說話卻擺擺手是什么意思?

  生:我正在釣魚,搖手表示我不知道,請他快走,不要影響我釣魚。

  (另一組學生上臺表演)

  師:請問,你先搖搖手,后來又向他招招手是什么意思?

  生:搖搖手是叫他不要吵,影響我釣魚,我招招手是想讓他走近一些,我可以輕聲地告訴他。

  師:哦,你真是個好心的孩子。同學們,此時,你從他們的表演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兒?

  生1:我看到了一個專心致志學釣魚的小孩子。

  生2:我看到了一個很認真釣魚又心地善良的孩子,他肯熱心幫助別人。

  師:你們喜歡這個小兒嗎?帶著這份喜愛之情,誦讀這首詩。

  (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師小結:《池上》和《小兒垂釣》分別給我們描繪了這樣兩個知道偷采白蓮卻不知道隱藏自己蹤跡以及小小年紀學釣魚的農家小兒,問問自己,你更喜歡哪個小兒?為什么?

  生1:我喜歡《池上》里的小兒,我認為童年就應該像他那樣天真爛漫,充滿童趣。

  生2:我也喜歡《池上》里的小兒,我不喜歡死板板只會讀書的孩子,像他那樣劃船采蓮,多么幸福的童年啊,可惜,我們做不到。

  生3:我也喜歡《小兒垂釣》里的小兒,他那么專心地做一件事,心地善良,我喜歡他。

  ……

  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歡的那個小兒,想把他們留在自己的腦海中嗎?那就有感情地背誦下來。

  五、拓展。

  師:喜歡他們不僅可以背,還可以唱。大家聽——(老師出示《小星星》和《鈴兒響叮當》的伴奏曲,輕松歡快的旋律,一下子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大家把詩填進去唱。

  學生們高興地唱了起來。

  師:古詩中還有許多寫小兒的詩,都描繪了他們的天真爛漫,老師搜集了幾句,讀一讀。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

  ——楊萬里 《宿新市徐公店》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鼎《村居》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袁枚 《所見》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師:下課后,你們也去搜集描寫兒童的詩句,用我們今天學古詩的方法去讀、去想象、去唱。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篇11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的兩個生字“浮、萍”。

  3、理解詩句的內容,現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村孩子的質樸、純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學重點:

  ①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三、教學難點: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真的純真與快樂,與古詩意境產生共鳴。

  ②品味古詩語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跡”等詞語感受詩人煉字之妙。

  四、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讓學生把課堂中或課外學到的而且會背的古詩背給同學們聽,大家一起分享。

  2、導入: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新的古詩。這就是《池上》。﹙板書課題﹚

  3、簡介作者

  詩歌的作者是白居易,號香山居士,他是我國唐代有名詩人。他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二﹚、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學。

  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懂大意。

  看一看—-觀察課本插圖,圖文對照,揣摩詩意。

  說一說——用自己的話說詩句大意、詩句之美。

  寫一寫——寫出詩意美的感受。

  2、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

  ⑴解字詞

  撐: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進。

  艇:比較輕便的船。詩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隱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葉子扁平,橢圓形或倒卵形,表面綠色,背面紫紅色,葉子的下面生須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詩句

  ⑶明大意

  小娃娃撐著小船,偷偷采了白蓮蓬回來賞玩。他還不懂得該怎樣去隱藏自己不被人發現,那小船輕輕劃過,蕩開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條清清楚楚的水路。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中理解、通過讀來感悟詩的意境。

  (三)、品讀感悟,欣賞詩美。

  1、讀詩

  ⑴學生練讀。

  ⑵評價指點:朗讀要歡快,抒情,要讀出小娃的調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讀

  2、說詩

  ⑴提出問題。

  讀了這首詩,你的感受和體驗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學習成果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嗎?

  ⑵學生練說。

  ⑶教師引導指點。

  ①“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等。

  ②詩歌描寫了一位天真機靈、調皮可愛的小娃形象,通過他的動作、細節,表現了純真美好的童趣。

  3、寫感受

  ⑴提出問題。

  寫下自己對詩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體會。一兩句也行/

  ⑵交流評價。

  設計理念: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活動中,我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形式,讓學生在讀中產生獨特體驗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闡述自己的見解。讀、說、想、寫貫穿整個環節。

  (四)、讀背體會,總結全詩

  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背誦,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古詩的美。

  設計理念:古詩要能熟讀成誦。

  (五)、布置作業

  1、背誦《池上》,并默寫。

  2、用自己的話把詩的大意寫出來。

  3、發揮想象力,為《池上》配上一副畫。

  板書設計

  偷采白蓮回

  池上

  童真、童趣

  不解浮萍開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 篇12

  教學目的:

  知識和能力:會認會寫7個一類字,會認5個二類字。熟讀并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內容。

  過程和方法:通過指導朗讀,使學生感悟詩的意境,想象小娃采白蓮的情景,達到識字、表達與感悟詩意的統一。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無比熱愛之情,讓學生去貼近自然。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對平時身邊的小事勤于觀察,體會童趣。

  教學重點、難點:

  1. 掌握7個一類字。

  2.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進一步學會結合詩中的語句來理解詩意的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音樂磁帶、詞語頭飾。

  教學時數: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熟讀并背誦古詩,理解詩意。認讀一、二類字,識記一類字。完成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我們以前學習過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你還記得嗎?你能背誦給大家聽嗎?(《暮江吟》、《草》、《池上》)。

  今天,我們要共同進一步學習《池上》

  二、指導朗讀古詩:

  1.聽教師配樂范讀古詩。

  2.自己練習讀或在小組內讀一讀。

  3.指名讀,(配樂)。

  三、感悟詩意:

  1、讀過古詩后,你能說一說你的腦海里浮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嗎?

  如果要給這首詩配上一幅畫,應該畫些什么呢?為什么呢?也就是說,你是根據哪句詩這樣畫的呢?

  (老師或學生在黑板上為詩配畫)

  結合圖講詩的大意:小孩劃船把篙撐,自以為很聰明,偷偷去摘白蓮而歸,但離去時不知道,分開的浮萍還沒有合攏,留下了他的痕跡。

  2、再讀古詩,試著背誦下來。

  3、認讀一、二類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四、學習生字。

  五、指導書寫一類生字,完成課后練習:

  1.讀詞語:

  小艇 汽艇 浮萍 萍水相逢 漂浮 浮力 跟蹤 無影無蹤

  2.讀詩句,想詩意.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案例:《池上》(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特殊的葬禮》教案(精選8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培養想象能力,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的樣子、游人的感觸和話語,寫一段話詳細描述。4.引導學生領悟保持生態平衡、保護地球的意義。...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套教案:走我們去植樹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背誦課文。...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案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教學設計[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一面…—面……、“只好”造句。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導學案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 整體備課一、導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組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啟示:人的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資料

    第二單元一、生字詞。 攔腰 生疏 感觸新聞 顯示 本領 瞧著 通常 清晰 隱藏 圖案 魅力 好奇 也許幼兒園 催促 攻克 綿延 思緒 啟發 定稿 修改 焦躁 施工 設計 奔馳 看管 拐入 痕跡 最佳自由覆蓋 路徑 五角星 鋪設 破碎教訓 新式 坦克 超過...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復習資料

    第五單元復習目標: 1、第五元所有詞語 2、課文后面的問題、課文重點段落指導。 教學重點:掌握本單元所有課文的詞語、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課文后面的問題、課文重點段落指導。...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復習資料

    第七單元復習目標: 1、第七單元所有詞語 2、課文后面的問題、課文重點段落指導。 教學重點:掌握本單元所有課文的詞語、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課文后面的問題、課文重點段落指導。...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4單元教案

    第四單元備課★單元名稱:第四單元一、單元概述本單元有4篇課文,一個習作,一個練習。《永遠的白衣戰士》課文條理清晰,詳略得當;語言簡潔流暢,又飽含深情,富有很強的感染力。...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作文習作2教案

    課題習作 2備課日期3月20 日教學目標《推薦他人》要求學生推薦班級里在閱讀、表演、保健、禮儀等方面表現突出的一個人,或推薦每個方面各推薦一個人,為了寫好推薦文章,可以采訪有關的人。如果事例多,要突出主要事跡,做到有詳有略。...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天鵝的故事》教案

    一.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讀懂課后練習中的有關問題,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領悟人與動物(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的道理。...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

    8 三顧茅廬★ 一、教材分析: 《三顧茅廬》選自我國古典長篇小說名著《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改寫的。課文記敘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贊揚了劉備求賢若...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重點詞語句子復習

    重點詞語復習 四(6) 潘逸非 整理1《走,我們去植樹》植樹溝渠回蕩歡聲笑語音符版圖乖乖綠色工廠栽種2 《第一朵杏花》明媚程度鄭重掌握興沖沖綻開估計大概規律頃刻間一株廣泛信仰皺紋3 《燕子》俊俏活潑機靈蕩漾爛漫掠過偶爾圓暈映襯鮮艷...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題 9 祁黃羊 設計 理念 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體會其感情特點;用好教材,把教材作為一種載體,注重課內外相結合。...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11 永遠的白衣戰士★ 一、教材分析: 《永遠的白衣戰士》課文主要描述了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在一聲“沒有硝煙的戰爭”——抗擊“非典”的戰斗中,臨危不懼,身先士座,舍已為人,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跡。...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培訓及第1單元教學建議

    小語四下教材培訓一、整冊教材梳理(一)縱觀教材,把握特點。1、突出學科特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本冊教材與四上教材一樣,還是習慣、課文、習作、單元練習4大塊。...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无码 | 色香色欲天天综合网天天来吧 | 国产毛片精品一区二区 | 另类自拍偷拍 | 11111日本网站 | 老师含紧一点h边做边走在线观看 | 在线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一二三四区在线播放 | sao货调教扇巴掌sm粗口视频 | xxxxxxxxxxxxxxxx日本 | 一级黄色网片 | 小早川怜子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天天综合网页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 | 三a级片 | 好男人蜜桃av久久久久久蜜桃 | 久草久在线 | yy8840私人影院的在线 | 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 | 欧美天堂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 |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最新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移动网络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的 | 情一色一乱一欲一区二区 |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免费视频 | 中文在线亚洲 | 99在线精品国产不卡在线观看 | av777在线观看网站 | 99自拍偷拍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成人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 国产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 四虎剧院永久 | 99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