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6單元教案
第六單元備課
★單元名稱:第六單元
一、單元概述:
第六單元是環保篇,是關于保護環境、改造環境、美化環境的教育。本單元有三篇閱讀課文《沙漠中的綠洲》、《云雀的心愿》、《古詩兩首》、一篇習作和一個練習組成。這三篇課文,用不同的文學樣式表達了同一個主題: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單元20個生字,熟記一些常用的多音字,能在具體的句子中準確地讀準它的讀音。
2.讀懂課文,練習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能用有關詞語造句。
3.通過朗讀、默讀、背誦、復述,把握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受到保護環境、改造環境、美化環境的教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人類家園的情感。
4.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動和形象的語言,與文本展開深層次的對話。
三、教學重點:
1.了解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美好生存環境的壯舉。
2.認識到森林對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及破壞森林給人類帶來的危害。
四、教學難點:
1.感受故事語言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藝術美和自然美的鑒賞能力。
2.學習圍繞中心句,有條理的闡述森林的重要性。
五、分課教學思路
《沙漠中的綠洲》是一篇有關環境改造與保護問題的課文。作者以參觀訪問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為了改造生活環境,辛勤種植并盡心侍弄花草樹木,終于建成綠洲,營造出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表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課文配有插圖,展示出迪拜的美麗風光與沙漠綠洲的整體面貌,便于引導學生觀察,激發學生的情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配合進行寫話練習。
《云雀的心愿》是一片童話故事,以童話的方式介紹了森林的作用。講的是小云雀跟著媽媽飛進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濫成災,心靈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水庫”的重要。故事情節生動,語言通俗流暢,好讀易懂。教學時在學生充分個性化朗讀的基礎上,進行分角色朗讀,還可以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這個童話故事,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地感受森林對環保的重要作用。
《池上》寫鄉村孩童的天真可愛,一是“偷采”,二是“不解”;而《小兒垂釣》中則有“映身”、“遙招手”、“不應人”。教學中要把詩句中寫景和敘事的畫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巧妙地過渡引導,使整首詩的意境渾為一體。古詩教學要著眼于培養學生感知語言的能力,強調以讀為本,通過組織生動活潑、科學有效的朗讀訓練,引導學生感知語言,感悟形象,體驗情感,體會用意。遵循以下思路展開:激趣導入——初讀感知——品讀感悟——讀背體會。
練習六中“處處留心”安排了對噪音的了解,這一題可以說是與本單元的環保主題遙相呼應,“讀讀背背”中安排了兩個內容,一是成語的積累,二是古詩的積累。使這一個“單元主題閱讀學習”形成了更大的版塊,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語文學習的效果。即學生不但扎扎實實地學到了“知識和能力”,而且親歷了學習的過程,運用了多種學習方法,同時還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體驗,較好地把語文學習的三維目標整合到語言文字學習的這個載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