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6單元教案
(一) 欣賞迪拜風光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欣賞圖上風景。
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綠樹成陰,鮮花遍地;人們非常愛惜花草)
3.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綠樹成陰,鮮花遍地”的情景嗎?從哪兒看出人們很愛惜花草樹木?
4.朗讀這一段。
5.小結過渡:
我們可以看出這一片綠洲是那么美麗,那么迷人,人們是如此地愛護綠洲。而這迷人的綠洲卻是在荒蕪人煙的沙漠中,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同學們不禁要問,這沙漠中的綠洲是怎么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下文。
(二) 感受綠洲的來之不易
1.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2.你有什么感受?
3.自己再仔細讀讀這一自然段,說說你從哪里感受到了綠洲的來之不易。在有關詞句下圈圈畫畫。
4.交流:
(1)原來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鹽堿,好像罩著一層硬硬的殼。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簡直是塊不毛之地!
抓住“白花花”“硬硬的”“鹽堿”(理解鹽堿地)“土咸、水咸”“不毛之地”來感受沙漠環境的惡劣,植物根本無法生存,人們生活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
朗讀好這一小段。
小結:如此惡劣的環境,要想綠化談何容易啊!
(2)惡劣的自然環境并沒有難倒阿聯酋人民。……由總水塔輸出的淡水,通過縱橫交錯的自來水管,源源不斷地送到樹木花草的根部。
通過三個“買來”、“挖去”、“填上”、“埋下”等詞語讓學生感受到阿聯酋人民建設綠洲勞動之艱巨、代價之昂貴。
指導朗讀這些語段。
阿聯酋人民付出了多么艱辛的勞動、多么昂貴的代價,才建成如此美麗的綠洲,正如他們自己所說的(引讀)——阿拉伯朋友告訴我們……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
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5.過渡:如此艱巨的勞動,如此昂貴的代價,阿聯酋人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麗。”阿拉伯朋友這樣說。
反復朗讀這句話,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阿聯酋人民對美麗生活堅定執著的追求。盡管自然環境惡劣,盡管培育花草樹木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和艱辛的勞動,但是,阿聯酋人民沒有放棄對美好的環境、美好的生活的追求。)
三、視頻看工人澆水,體會人們侍弄花草的精心。
1.細讀第4-6自然段。
2.這些段落寫了什么?
(工人給花草澆水)
3.你有沒有產生什么疑問?作者看到了這一幕,也產生了這一問題。
4.找出作者的問話,讀一讀
“這下面都有自來水管,還需要澆水?”
這是一個什么句?(反問句)它的意思是(這下面都有自來水管,不需要澆水了。)
5.園林工人用“不”“不”反駁了作者,接著他用他的勞動成果回答了作者為什么要澆水。找出來,讀一讀,說一說。
抓住“雨霧從空中灑下來”、“淋得干干凈凈”、“樹葉更綠,小草更翠,鮮花更艷”來理解,原來澆水的目的還在于把花草上的塵土清洗干凈,使“樹葉更綠”、“小草更翠”、“鮮花更艷”。
我們再來讀讀這些語句,從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阿聯酋人民侍弄花草樹木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
美麗的花草樹木來之不易,阿聯酋人民非常愛惜。
愛惜這些花草樹木,有如愛人們自己。因為有了這些花草樹木,沙漠中的人們才生活在美好的環境中。所以才有了前文寫到的“地上沒有一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的感人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