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我為集體增光添彩》教學實錄與反思
《我為集體增光添彩》教學實錄與反思
有關說明:
《我為集體增光添彩》為語文版小學語文第四冊《語文樂園六》中的一個口語交際題。本題的提示及要求:“同學們都熱愛自己的班集體,都十分珍惜集體榮譽。在學校的每一天,每個同學都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為集體增光添彩。以《我為集體增光添彩》為主題,組織一次中隊會。說說自己和同學們是怎樣為集體添光彩的。”
教學目標 :
1、創設情境,以教師的比喻為契機,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表達。
2、讓學生學會具體、完整、通順的表達一件事情,并養成在交際時認真傾聽的習慣。
3、培養學生熱愛集體、為集體增光添彩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口語交際。
2、講述事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教學準備:
簡單課件(或者用粉筆徒手在黑板上畫代替)、展示板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導入 新課:
1、課件示:一棵蔥郁的大樹。
學生觀察,教師指名描述這棵大樹,互評同學的描述。要求:用完整的句子表達,鼓勵用上優美的詞句。
2、示動畫課件:大樹皺著眉頭說:“同學們,謝謝你們的夸講,我確實很蔥郁,可是你們知道嗎,我是一棵果樹,而現在我的身上沒有一個果子呀!我好難受啊!”(稍停,話鋒一轉)“但是你們別急,昨天我做了一個夢,只要你們做一件好事情,我的身上就會結一個紅通通的果子!好事做得越多,我身上的果子就越多!”
二、交流情感:
1、“果樹與果子”
①、師啟發:同學們!還等什么?好好回憶,快點說出你做過的好事情,讓我們的大樹結滿果子,變成一棵果實累累的果樹吧!
②、學生在小組內回憶、練說。
③、學生發言,教師提醒學生表述的完整、具體。如,
生:昨天我撿了一串鑰匙交到了廣播室。
師:你能拾物交公,真棒!但是,你能不能把這件事情講完整一點、讓大家了解更清楚呢?
生:昨天我在操場上撿了一串鑰匙交到了廣播室。
師:我知道了,你是在操場上撿的鑰匙。這可是一個拾物交公、大膽的舉動啊,可真幫了鑰匙的主人的大忙。我還想知道:你撿鑰匙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能再詳細地說說嗎?
生:昨天體育課的時候,我們在操場自由活動,我看到地上有一串鑰匙,我想:丟了鑰匙的人肯定很著急,于是我就撿了起來交到了廣播室,希望鑰匙能找到它的主人。
師:太棒了!你不光拾物交公,還能用語言將這件事表述得這樣清楚,同學們可要向你學習啊。老師獎勵你給大樹結上一個“拾物交公”的果子。(引導學生上臺點擊課件,大樹上馬上形象的出現一個紅通通的果子,大樹開心的笑了。)
┅┅
④、教師引導學生拓寬交際的面:除了自己,還有誰幫助過你呢?或者你還看到誰做了好事情?請說一說,給他也結上這樣的果子吧!(找好朋友回憶、說一說,再到班上匯報。)
生(任嘉):昨天美術課上,在做手工制作時,我沒有剪刀,是林林借給我的。
師:哦!林林同學這種精神叫助人為樂。你謝謝他沒有?
生(任嘉):我說了謝謝,林林他跟我說沒關系。
師:你們真有禮貌。林林,是這樣嗎?你當時是怎么想的?能說一說這件事情嗎?
生(林林):是這樣的,昨天美術課上,我們在做手工制作,我看到任嘉沒有帶剪刀,正在那里發呆,顯得很不高興的樣子,我想:林林曾經也借過東西給我啊,于是我就毫不猶豫的把剪刀借給了她。
師:你們倆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同學。你幫了我,我也會幫你,原來做好事情也是相互的。同學們,林林說的這件事情你們清楚了嗎?這是因為林林剛才說的時候交代清楚,還談了自己當時的想法,所以我們才能了解得這樣清楚。(引導林林同學上臺點擊課件,大樹上馬上形象的出現一個紅通通的果子,大樹眨眨眼睛、笑了。)
師:我們也象他們一樣,詳細的匯報一些這樣的好事情好嗎?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感受。
繼續匯報┅┅
一會兒,大樹上掛滿了紅通通的、象征著各種“好人好事”的果子。
⑤、引導學生觀察果樹,指名描述這棵果實累累的果樹,激發情感,鼓勵表達時語言的美。
2、“果子與蟲子”:
①、師述:可是有一天,有棵果子里長了一條小蟲子。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位同學上學遲到了,這可不是一個好表現啊,他的這個毛病就象一只小蟲子,如果蟲子不馬上去除的話這棵果子會被蟲子蛀掉的,并且這顆果子有可能會把病傳給其它的果子,會影響整棵果樹!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幫一幫這個“果子”,使它成熟豐收,并使整棵大樹上的果子都健康豐收嗎?
②、學生獻計獻策:
“可以請小鬧鐘幫忙。”
“可以晚上早一點睡覺啊。”
“我建議他早上動作快一點,不拖拉。”
┅┅
師:你們真有辦法!誰能將他們的點子串起來,連貫的表達,勸一勸這位同學呢?
生:我建議他晚上早一點睡,或者睡覺前調好小鬧鐘,早上就不會睡過頭了。早上起來后動作也要快,不能拖拉。這樣就不會遲到了。
③、教師總結啟發:你們就象是可愛的啄木鳥,這位同學按你們的做了,瞧!這棵果子不久又快樂的掛在了樹上!
小朋友們,你們曾經有過什么缺點嗎?如果這些缺點還不改的話,你們的果子也會生這樣的“小蟲子”啊。
學生想象回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交流:
“我曾經有過隨便扔紙屑的習慣,這樣影響了班級衛生,很不好,但是現在我慢慢改了。”
……
三、再創情境,升華情感:(“果樹與果園”)
1、教師描述情景: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的班級就是這棵大樹,你們做了好事給班集體增了光添了彩,就象大樹上結滿的紅通通的果子。瞧,多誘人啊!其實,老師就是這個種樹人,是一名園丁,果實健康、成熟了,我也就豐收了。看到這累累果實,我著實高興。但是,(操作課件:由一棵大樹放大到整個果園)果園里有很多樹,每棵樹都象征著我們學校別的一個班級,它們也都有自己的園丁,那些園丁也要培育他們的果樹。現在,包括我在內的這些園丁要比一比:看誰的果樹上結的果子最多,誰就是“最佳園丁”。你們想不想我贏呢?(此時學生愛集體的情感已被激發,會一齊回答:想!)
我們班的“樹”上結上又大又紅又多的果子我們就贏了!老師要贏就靠你們了。那么,同學們,你們準備怎么做呢?
2、學生組內討論交流:怎樣多做好事為班級的“果樹”結上“果子”,為班級增光添彩。先口頭交流,再整理寫下來,以便監督實施。
3、派代表發言。
四、總結,活動延伸:
同學們,聽了你們的發言,我真高興!你們都一顆為集體爭光添彩的心。
你們看!展示板上有一棵蔥郁的大樹,這是一棵集體的大樹,它正茁壯成長、等著結果子了!老師將這塊展示板掛在教師的墻報欄,從現在開始,你們做一件好事就可以自己貼一個紅通通的果子到大樹上,注意在果子上寫好自己的名字啊。等到期末,我們再來數一數,我們班的果樹上有多少個果子,是不是最多的,讓我們一起努力祝賀我們的果樹大豐收吧!
反思 :
教《我為集體爭光添彩》這堂課后,我有很多思考,覺得認真備課、靈活上課是課改后的必然趨勢。
1、靈活處理教材,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口語交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喜好,及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將枯燥的教學內容形象化:班級——果樹,學校——果園,老師——園丁,好事情——果子,學生的缺點——蟲子,幫別人指出缺點——啄木鳥等等。在這里,沒有班級、學校的概念,而是將學生引入果園,幫果樹結果子。模擬的情境給學生一個生動、活潑、親切的環境,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把他們的興趣吸引過來,就連平時不太愛發言的同學也把手舉得高高的。在情境的籠罩下,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每個學生都處于極度興奮的狀態。學生的口語表達在此得到較好地鍛煉。
2、情感教育落到實處。①、激發情感——活潑的形式,寬松的氛圍,激起了學生的感官,身心引起了共鳴;貼近生活的話題,調起了學生的味口。②、表達情感——在情境、老師、同學的啟發下他們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說你、說我、說他,說好人好事、明不足、談打算,有話可說,有感而發,真情實感洋溢于課堂。他們做“有米之炊”,要為“果樹”結“果子”,要為班集體增光添彩,他們有強烈的欲望,更有表達的自信。熱愛班集體的情感籠罩著整個課堂。③、延續情感——展示板上的那棵“果樹”鼓勵學生課后爭做好事為“果樹”結“果子”、為班級增光添彩,并容易形成競爭氛圍。
3、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處于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小組討論,給膽小、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學生一個空間;小組討論,給學生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平臺;班級交流,讓學生說、評、再說。教師適時的、有梯度的提出不同的說話要求,并引導孩子在交流的同時注意表達的完整、表達的大膽、自信等。教師始終是一個引導者,教師種下了“樹”,結“果子”的事留給了學生;教師授以了方法,學知識的任務交給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