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1 金屬材料 教學案例(1)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代表陳述討論、交流結果,其他同學作補充。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物質的用途與其性質有密切的聯系,得出“物質用途是由其性質決定的”這一重要結論。 使學生學會將生活現象與學科學習有機結合的科學方法、并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問:結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現象回答:物質的性質是否是決定物質用途的唯一因素? 思考、查資料、討論及總結,獨立或集體回答問題。 思考后引導學生得出以下結論: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但這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在考慮物質的用途時,還需要考慮價格、資源存量、是否美觀,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廢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對環境的影響等多種因素。從而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求實態度。提問:1、我們在生活中所見到的金屬是不是純金屬?2、什么是合金?常見的合金有哪些?3、合金與純金屬有什么不同呢?學生閱讀課文第4~5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指導學生分組實驗。總結出合金比純金屬的硬度大、韌性強、熔點低的特性。 學生帶著問題分組實驗,觀察黃銅片和銅片、焊錫和錫的光澤和顏色;將它們互相刻劃、比較硬度,比較焊錫,錫、鋁的熔化溫度。 讓學生通過實驗,感受學習化學的樂趣,體會學習化學的價值。在愉快的心境中學習合金的定義、合金與金屬的區別等知識。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鈦和鈦合金等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 學生閱讀課文第6頁。 激發學生興趣和學好化學的決心,培養學生把知識用于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布置課后作業: 通過上網、進圖書館等渠道查找資料,了解一些新型金屬,寫一篇科普小論文與同學交流。 知識拓展,激發學生求知欲。 【板書設計】第八單元 課題1 金屬材料一、 物理性質1、 共性:常溫下大部分為固體(汞是液體),有金屬光澤,大多為電和熱的良導體,有延展性,密度較大,熔點教高。
2、 特性:
二、性質決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見合金──生鐵和鋼。
2、常見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