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
(4)強化知識和能力的整合。
通過設計高質量的思考題,整合知識和能力。高質量的思考題,不僅能將課堂教學向外延伸,而且能將學生的思維水平引向一定高度。如本節課留的思考題(co還原fe2o3),有三個重要作用。其一是引導復習co的化學性質。其二是應用co的化學性質。其三是整合實驗裝置。將可燃性實驗、還原性實驗、尾氣的處理實驗整合起來,設計一套實驗裝置,這不僅是實驗的整合,更是知識和能力的整合。
課程結束指導:
1.布置學生小結一氧化碳的性質,然后再分別與氫氣、木炭等進行對照。
2.以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為內容,進行討論,著重在如何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毒后的處理措施。
3.辯證認識一氧化碳,了解一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一氧化碳中毒及其救治
教學設計方案一
一氧化碳的性質:
從co和的化學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分子少1個氧原子。由于分子構成的不同,兩者的性質有很大的差別。(結構決定性質)。
【指導閱讀】 閱讀97頁第1自然段(注意與物理性質的比較)。
1.物理性質:co是無色無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
提問:制取co氣體時應如何收集?
歸納:不宜用排空氣法收集,因co的密度與空氣的密度很接近,而且有劇毒。應采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學性質: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現象:發出藍色火焰、放熱。
特別指出:和其他可燃氣體一樣,點燃co之前必須先驗純。
提問:為什么要驗純?怎樣驗純?
明確:若co不純,點燃時可能發生爆炸,因co的爆炸極限是12.5%~74%。驗純的方法同氫氣的驗純。
講述:煤爐里煤層上方的藍色火焰就是co在燃燒時所產生的。(引導學生看圖課本第97頁5-22)。水煤氣是co和的混合氣。
引導回憶:不僅能與氧氣反應,還能奪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如氫氣還原氧化銅。
設問:co是否也能奪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
演示:
指導學生思考:①實驗的儀器、藥品有哪些?②課本上圖5-23、圖5-13、圖5-18有什么明顯區別?③主要操作步驟有哪些?
要求學生觀察:①玻璃管中發生了什么變化?②澄清石灰水溶液中產生了什么現象?
讓學生分析有關現象得出正確結論。
歸納并出示小黑板:
藥品:co、cuo、溶液。
儀器:鐵架臺、玻璃管、單孔橡皮塞、雙孔橡皮塞、酒精燈、導管、細口瓶、氣球。
步驟:
①先通一會兒co氣體;(為什么?)
②點燃酒精燈加熱;
③停止加熱;
④處理收集到的尾氣。
現象:玻璃管中黑色固體變為光亮的紅色固體;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co使cuo還原成cu,同時生成。在該反應中,co是還原劑,表現出還原性。
(2)一氧化碳的還原性:
強調:
①co必須干燥、純凈。這樣有利于反應的進行,也避免了實驗事故的發生。
②增加尾氣收集裝置是十分必要的。因從導管進入細口瓶的氣體中或多或少含有co,而co不允許直接排放到空氣中。
③尾氣的處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課本99頁圖給出了處理尾氣的另一種方法。
提問:還原cuo、c還原cuo、co不原cuo,三個反應有何異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