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教案 (新人教版)
放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的是黃銅,
zn + 2hcl == zncl2 + h2
↑
放入硝酸銀溶液,能置換出銀的為黃銅,
zn+2agno3=== zn(no3)2+2ag
作業:新學案
教后:
課題三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一些常見金屬如鐵、鋁、銅等礦物,了解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
2)會根據化學方程式對含有某些雜質的反應物或生成物進行有關計算。
3)了解金屬銹蝕的條件以及防止金屬銹蝕的簡單方法。
4)知道廢舊金屬對環境的污染,認識回收利用廢舊金屬等金屬資源保護的重要性。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實驗、閱讀資料、聯系實際等方法獲取信息
2)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與討論,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情感與價值觀
1)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
教學重點:
鐵的冶煉,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雜質問題計算,鐵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合理利用金屬資源的意識。
教學難點:
1、對鐵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措施的初步探究
2、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雜質問題計算。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 講練結合 多媒體
課 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情景導入:
展示各種礦物的圖片,從而導入課題
講授新課
一、金屬資源概況(板書)
不同種類的金屬在地殼中含量
二、鐵的冶煉(板書)
1、鐵的冶煉史
2、鐵的冶煉
[探究與活動] 鐵的冶煉
討論:如何將鐵礦石煉成鐵?以赤鐵礦為原料可能使用的方案:
方案一:加熱使fe2o3發生分解反應
方案二:找尋一種物質使其主動奪去fe2o3中的“o”
方案評價:
方案一:要使fe2o3分解,需較高的溫度;又因為鐵在高溫下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要使fe2o3分解還須在非空氣氛圍中進行,成本太高。
方案二:比較切實可行,
討論:選用什么物質才能使fe2o3失去“o”呢?
高溫
講解:h2、c、co等都符合條件,考慮經濟效益等因素,一般選用c或co反應原理fe2o3 +3co==3co2+2 fe
多媒體演示: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
多媒體演示:高爐煉鐵過程。
三、有關雜質問題的計算
講解:課本例題
分析:本題是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但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是純物質之間的數量比,而不表示不純物質之間的數量之比。故計算時須先進行換算。如果題目給出或要求算出不純物質的質量,必須先換算成純物質的質量,或先算出純物質質量再換算成不純物質的質量。
解題過程:見課本
課堂練習:課后習題第4、5題
總結:略
作業:新學案
教后:
第二課時
情景導入:
資料一:據有關資料報道,現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
金屬設備和材料相當與年產量的2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