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
一、 --思路
為了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立足課堂,采取“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的模式,以啟發(fā)、誘導、探究、交流等教學方法,使課堂變?yōu)殚_放的課堂,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探究氛圍,為培養(yǎng)學生逐漸形成善于協(xié)作、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奠定了基礎。在課堂上,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分組實驗等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教案
課題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題1 空氣
授課人
王麗輝
學校
大慶市
第五十五中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空氣的組成。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對空氣組成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能夠設計和完成簡單化學實驗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
重點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難點
探究空氣成分的實驗設計及操作。
教學方法
以學生獨立操作、觀察、歸納為探究主體,教師進行穿針引線引導學生大膽的探究、討論、猜想、嘗試、交流使學生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
儀器、藥品
儀器:鐘罩、水槽、燃燒匙、單孔橡皮塞、集氣瓶、燒杯、乳膠管、導管、雙孔橡皮塞、彈簧夾、酒精燈、木板。
藥品:紅磷、木炭、蠟燭、水。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出示空杯子,問:杯內有沒有物質,如果有,里面的是什么?
空氣是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物質,它與我們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種物質還是多種物質組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究空氣的成分。
【板書課題】
思考、回答問題,醞釀化學思維,
了解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入課題。
【提問】
1.空氣就在你周圍,你能描述一下它是什么樣的嗎?
2.空氣是一種單一物質嗎?它主要由哪些物質組成呢?
用語言進行精煉的描述,對學生進行概括思維的能力訓練。
提出問題使學生產生求知欲,引入空氣組成的討論。
【演示】“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
介紹儀器名稱,操作順序,提示學生觀察要點,紅磷燃燒的主要現(xiàn)象和水面變化的情況(強調煙和霧的區(qū)別)
【注】
1.實驗前,將集氣瓶容積5等分
2.引導學生依據(jù)觀察紅磷燃燒現(xiàn)象的方法觀察、描述燃燒現(xiàn)象,觀察水面上升的情況。
1.觀察、思考、填寫觀察記錄:
紅磷燃燒時有大量 生成,同時集氣瓶內水面逐漸 ,等燃燒停止,白煙消失后,集氣瓶內水面上升了約 體積,剩余氣體約占總體積的 。用燃著的火柴伸入集氣瓶內,火焰 。
2.了解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通過演示,指導學生觀察,明確本次實驗的目的及實驗原理。
【分析討論】
①你觀察到哪些實驗現(xiàn)象?
②紅磷燃燒是哪兩種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③另一種物質具體來自于哪里?
④為什么紅磷要過量,剩余的紅磷為什么不燃燒?
⑤鐘罩或集氣瓶內水面為什么會上升?為什么水面上升只1/5而不是全部?
⑥猜想剩下的氣體具有什么性質?
⑦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結論?
分析、思考、討論、歸納、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