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能源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了解能源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資源。
2、 了解常見的能源。
3、 初步認識化學能轉化電能的原理。
4、 初步了解氫能開發的意義。
教學重點:
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原理
教學難點:
以化學與能源知識為載體,培養學生社會的關注
教學過程: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能源嗎?對這些能源你了解多少?假如世界上一旦缺少能源,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
引入新課:化學與能源
學生相互討論,教師作簡要歸納:
(1) 化石燃料:是指石油、天然氣、煤,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能源,但沒有看全球對能量的不斷使用,必將日趨枯竭,而且這些燃料在使用中,對環境產生大量的污染,如煤燃燒產生的so2,能形成危害極大的酸雨。
(2) 地熱能:
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不斷進行熱核反應,具有非常高的溫度,達6000℃,高溫的熱量通過厚厚的地層,時時刻刻向太空釋放,這種“大地熱”,稱為熱能,地熱能約為全球煤熱能的1.7億倍。
太陽能:太陽表面溫度高達6000℃,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反應,并且以輻射形式向宇宙發出巨大的能量,據估計,每三天太陽向地球輻射的能量,就相當于地球所有礦物燃料燃燒放出的能量。
風能:當太陽輻射能穿越地球大氣層時,大氣層約吸收2×1016瓦能量,其中一小部分轉化為大氣的動能。因為熱帶比極帶吸收較多的太陽輻射能,產生大氣壓力差導致空氣流動形成“風”,風能非常巨大,理論上僅1%的風能就滿足人類能源需要。
核能:是原子核內部發生核變或聚變產生大量熱。
學生交流討論:
(1) 廢電池亂扔亂放,會導致哪些污染?
(2) 你認為廢棄電池應如何處理?
教師簡要總結:
(1) 廢電池亂扔亂放,會導致同時廢棄物和電池中所含汞、鉛等重金屬離子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危害較大。
例:一節1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鈕扣電池能使600噸水受污染,相當于一生的水飲用量。
(2) 廢棄電池應回收重利用,但目前我國沒有一家企業從事廢舊電池處理,因為廢舊電池處理回報率低,效益周期長。
二、氫能:
人們認為氫能是一種極其理想的新能源,氫蘊藏在浩瀚的海洋之中,其產生的熱量是地球上礦物燃料的9000位。1、請你回憶并總結有哪些制備水的方法,并填入空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