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 5石灰石的利用
自學導航
1.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____(填名稱)。自然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珍珠等物質都含有____(填化學式)。堝爐和水壺里的水垢主要成分也是__。
2.石灰石可以作為____。以石灰石為原料的主要產品有___、___、____等國。石灰石經過長期的____,可以變成_____。漢白玉是指____________的大理石。
3.____、____、____、____統稱為碳酸鹽。含有_____的物質都能跟鹽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
4.寫出下列物質的俗名和化學式
(1)氧化鈣____、_____
(2)氫氧化鈣____、____
(3)碳酸鈉_____、____
(4)二氧化碳____、____
5.石灰石經高溫灼燒會轉變成疏松的____和____。生石灰具有強烈的____,因此常用它作____。極易與__反應,轉化為____,同時放出___,也能跟空氣中的____反應生成_____。
6.熟石灰也能用建筑材料,其原理是吸收空氣中的____逐漸變成__從而把磚、___、___、___、牢牢地粘合在一起。
7.在污染較為嚴重、經常下酸雨的地區,為什么一些大理石雕像、建筑、水泥路面都顯得斑斑駁駁?
指點迷津
例題1 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份是一種含鉀的化合物。取少量的草木灰放入試管中,然后向試管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中變渾濁,根椐上述現象推斷草木灰的主要成份。并完成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思路分析:本題實際是碳酸根離子的檢驗,凡是含有碳酸根的物質都能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根椐產生的無色、無味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是co2,從而證明草木灰中含有碳酸根。所以,主要成分為k2co3。化學方程式為:
k2co3+2hcl=2kcl+h2o+co2↑
例題2 明代詩人于謙曾寫了千古的詩篇《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請你用化學方程式表達所述的物質轉化過程。
思路分析:解答本題首先應想到與本節有關的三種物質: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詩中所述體現的是上述三種物質的相互轉變。第一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指石灰石的開采,是物理變化。第二句“烈火粉燒若等閑”指石灰石高溫煅燒變成生石灰;生成的cao 為塊狀固體,它能與水反應生成粉狀的ca(oh)2,因此“粉身碎骨渾不怕”;而ca(oh)2 在空氣中吸收co2轉變為白色的caco3因此有“要留清白在人間”。
答案:caco3 cao + co2 ↑
cao + h2o═ ca(oh)2
ca(oh)2 + co2 =caco3↓+h2o
基礎評價
1.天安門前的華表是用漢白玉雕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 ( )
a.cao b.ca(oh)2 c.caco3 d.caso4
2.下列各組物質,其主要成分都可用同一個化學式表示的是 ( )
a.大理石、石灰石b.方解石、生石灰c.白堊、明礬石 d.漢白玉、熟石灰
3.檢驗某物質含有碳酸根離子最簡便的方法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