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學復習優先反應原理的應用
初中化學中學習了金屬與鹽的反應性質原理:(1)金屬單質必須排在鹽中金屬的前面。(2)鹽必須可溶;還學習了酸與堿能發生中和反應的性質。但在中考中,有很多此類題目超出了此范圍,加大了難度。若利用高中的優先反應原理去解,則可簡化解題。下面就“金屬與鹽的優先置換原理”與“酸與堿的優先中和原理”分別說明中考中此兩類題目的解法。1.優先置換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時含有多種金屬離子,則加入一種金屬時,優先置換出金屬活動性弱的金屬的離子。
〖例1〗、在盛有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的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試管底部有少量固體存在。過濾,向濾液中加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濾渣是()
a.cub.agc.zn和agd.zn和cu
[分析]:由于金屬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是cu>ag,因而加入的鋅粉優先與agno3反應,只有agno3完全反應后,鋅粉才能與cu(no3)2反應,否則不反應。“向濾液中加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的agno3尚未反應完,故cu(no3)2不可能反應,證明鋅量不足,所以濾渣的成分應選b。
〖例2〗、向含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些鐵粉,待反應完成后過濾,下列情況是可能存在的是()
a.濾紙上有ag,濾液中有ag+、cu2+、zn2+、fe2+
b.濾紙上有ag、cu,濾液中有ag+、zn2+、fe2+
c.濾紙上有ag、fe,濾液中有zn2+、fe2+
d.濾紙上有ag、zn、fe,濾液中有zn2+、fe2+
[分析]:鐵粉加入混合液中,可能發生的反應有:fe+2agno3=fe(no3)2+2ag①;fe+2cu(no3)2=fe(no3)2+cu②,根據溶液中的優先置換原理,反應①優先于反應②進行。因此,a選項中,濾液中有ag+證明反應①未完成,自然反應②還未進行,正確;b選項中,濾紙上已經有cu,說明反應②已經發生或已經完全發生,則反應①應完全反應,濾液中不可能有ag+,不正確;c選項中,濾紙上有fe,說明反應①②都已完全,但濾紙上沒有cu,不正確;d選項中,濾紙上由zn,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