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第1課人類的形成-
我們由這種『動物變人』的神話中,可以發現很接近進化論的說法,尤其是美洲神話中說人是猿猴變的,就完全與進化論相吻合,這種巧合,很耐人尋味。
在所有神話中,『泥土造人』的說法最多,也最為流傳,在所有神話里,最引人入勝的泥土造人故事,要數我國的女媧和猶太神話(圣經)的上帝。(展示圖片)誰能講的比我有趣?
這些都是神話故事,我們無從考證其真偽,關于人類的起源,單憑這些口碑相傳的故事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那怎么辦呀?(停頓)
對得找證據。有這么一個人,在經過了多年的考察總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結論……
對呀,此人即為達爾文。(展示達爾文圖像)達爾文的這套學說,奠定了進化生物學的基礎。他還將進化論用于人類發展的思考,闡明了人類在動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動物進化而來的依據,得出了人類起源于古猿的結論。也就是你們剛才說的那個觀點。
但是這個觀點并不是提出后就為人們接受,大家可以閱讀教材第2頁,看看達爾文的觀點遭遇了怎樣的困難?
盡管達爾文的觀點遭到了多方面的謾罵和圍攻,但是這個觀點經過一番激烈的學術和宗教的大動蕩、大爭論后,漸漸被科學界所接受。在以后的歲月里,古生物學家通過對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在達爾文學說的基礎上,形成了現代人類起源說。
我們看看這個學說的觀點是怎樣的?大家閱讀課文。(學生歸納)
在這個觀點中,大家要注意兩個重要的問題。第一,人類是經過長期的進化和勞動,在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中學會了制造工具,這是人類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展示)
第二,人類形成的時間是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展示)
問的很好,現代一般認為,人類是由古猿中的一支進化而來的,古猿早在3000多萬年以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體形較現代猿類小。考古學通常講的“臘瑪古猿”,大約生活在1400萬-1000萬年前,身高僅1米多一點,體重在15-20公斤左右。所謂的“南方古猿”,大約生活在距今500萬—100萬年以前。我們人類就是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化而來的。大約200萬—300萬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脫離了古猿類,朝著人類的方向演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考古學、歷史學的不斷發展,為我們不斷探索人類出現的這個問題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可研究證據。
“露西”是一個西方女性常用的名字,可是,在考古學上,她可是大名鼎鼎。為什么這么說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2頁中間的小字部分。
(展示南方古猿的復原圖)這就是我們的“露西”,就是文章里提到了“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正是他們經過漫長的發展,最終完全形成人。
我在網絡上找到一些資料給大家看看。(逐一展示)
首先,看看南方古猿同大猩猩的頭骨比較,盡管有很多差別,但是很相似。
其次,看看人類同猿類的骨骼對比,人類的骨骼更加適合直立行走。
再次,看看腦,差別不大。
這些都反映出一個問題,人類是由古猿進化來的。(展示進化圖)
講到這里,大家設想一下,是不是南方古猿在進化成為“完全形成的人”的時候,是一蹴而就的?(稍微停頓,給學生思考)
實際上,人類從南方古猿到“真正”的人類或者“完全形成的人”所經歷的幾百萬年也是在逐步發展變化的。我國的考古學家根據化石發現,將這個進化過程劃分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個階段。(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