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課 經濟大危機
6、“羅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對你有什么啟示?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繁榮”及其崩潰
1、1924~1929年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快的表現如何?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處于無政府狀態,壟斷資本家盲目擴大生產,國民生產總值創歷史新高,許多工業部門出現高漲局面,工廠的電氣化程度大大增強,一批新的電器開始進入家庭。
2、后來這種狀態導致什么結果?
一方面由于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人占有制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產的相對過剩造成了生產與銷售的矛盾日益激化 。于是,在“繁榮”的背后孕育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3、1929年經濟大危機爆發的標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樣的災難?(展示插圖,輔助學生觀察思考、探究綜合)
a、標志:美國股票價格連續暴跌,影響了金融、農、工、商業等各個部門,進而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b、.特點:涉及范圍特別廣;持續時間比較長;破壞性特別大。
c、災難:一是工人失業,造成生產力的破壞,勞動人民生活惡化,社會矛盾加深。二是資本家銷毀商品,生產受到破壞。
4、資本家為什么要銷毀商品,而不去救濟貧民? 這暴露了資本家什么本性?
a、銷毀商品的原因:壟斷資本家要保持商品價格,維持利潤。
b、暴露的本性:資本家殘忍、資本主義制度腐朽。
二、羅斯福新政( 演示相關圖片等資料,輔助學生討論分析、評價人物)
1、1933年3月4日,羅斯福總統在就職演說中說:“……嘆交換手段難逃貿易長流冰封;看工業企業盡成枯枝殘葉;農場主的產品找不到市場;千萬個家庭的多年積蓄毀于一旦!彼补膭蠲绹嗣瘢骸皌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讓我們感到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备鶕@些話,你覺得羅斯福怎樣當選為美國總統?
a、形勢需要:嚴重的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資產階級必須尋找出路。
b、個人魅力:知識淵博、口才出眾,克服危機的決心大、辦法多,身殘志堅、不屈不撓、眾望所歸。
2、羅斯福實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
3、“羅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做?
a、中心措施:根據《國家工業復興法》,調整工業。
b、實際目的: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控制與調節。
4、除了調整工業之外,羅斯福還在哪些方面進行改革? 目的是什么?
a、進行改革的其它方面:銀行業、農業、公共工程等
b、目的:通過解決失業救濟問題,緩和勞資關系和社會矛盾,從而消除危機。
5、“羅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對你有什么啟示?
a、效果:美國的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羅斯福新政為后來美國參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奠定了政治和經濟基礎,但它不可能根除資本主義社會爆發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痼疾。
b、啟示:羅斯福新政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先例,成為今天許多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制定政策法規的依據,說明現代資本主義制度具有自我調節和改良的功能。